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八一】寻找大舅(小说·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寻找大舅(小说·家园)


作者:军旅作家18 探花,12411.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68发表时间:2019-07-22 12:44:50
摘要:母亲内心深处有一个秘密,就是想寻找那一个20多年没有任何消息的哥哥,那是一个曾经在北平上大学的哥哥,比她大六岁。有人说,她的那一个哥哥多年不见了,有文化却没有写信回家,也没有叫哪一个人捎回口信,什么信息也没有,说不定打仗的时候早就不在人世了。

【八一】寻找大舅(小说·家园) 有一句老话,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人从他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来长大了是什么样的人,三五岁就可以看出来到老了是什么情况了。承承小时候聪明伶俐,承承母亲常夸自己的承承长大了有好命,是享福的人。
   承承在本村上小学时,还是很努力学习的。虽然学习不太好,但是他每一次测试,老师都会说他是中等以上的学习成绩,还想靠努力学习去考取一个初中的,推荐去上高中,将来推荐上大学,一毕业就可以有一个工作,拿上一份工资,就可以跳农门了。
   他的母亲教育他,一定要努力学习。他的母亲内心深处有一个秘密,就是想寻找那一个20多年没有任何消息的哥哥,那是一个曾经在北平上大学的哥哥,比她大六岁。有人说,她的那一个哥哥多年不见了,有文化却没有写信回家,也没有叫哪一个人捎回口信,什么信息也没有,说不定打仗的时候早就不在人世了。
   有熟人说:可能去了海外,说不定到了台湾当了什么大官呢。承承的母亲爱听这样的话,承承母亲说:父母亲快要去世的时候,都在挂念着大哥,她自己也梦见过几次大哥,大哥一定还活着,一定还能回来为父母亲上坟烧纸的。有人听了这样的话,就说她想她哥,走火入魔快要神经病了。
   有一次承承在河边为自己的兔子拔草时看到了一张台湾的传单。老师在教室里曾经叫同学们看过这样的台湾传单,老师说那是反动派的胡说八道,那上边说了蒋家王朝在台湾召开的什么会议,如果哪一个同学看到了这样的传单,要交给老师。
   承承拾到了这样的传单,想先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上”初小“三年,后来就没有再去上”高小“,真不认识多少字,但是母亲想看看传单上的照片。承承把台湾的传单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就说:那传单上边的人,不是他舅舅。
   承承完成了母亲想看传单的愿望,就高兴地拿着传单上学去,高年级的师哥看了看说:上边的人是蒋介石。承承来到学校就把这一张传单交给了老师,老师说:宝岛台湾是我们的领土,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老师还表扬了承承。承承没有说自己有一个舅舅可能在台湾的。他真不知道,他的舅舅是不是在台湾,他的母亲也不知道她大哥到底在什么地方的。
   承承如愿上了初中,中学离家三里多地,五个同学一起上中学,他们每一天跑着去学校,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的,虽然辛苦,但是很开心。初中老师告诉同学们说:现在政策好了,每一年都可以考中专考大学了。初中毕业就可以考中专了,一个小中专毕业了,就可以当老师,领工资了。有了工资,就不需要去农田地里出力流汗了。你们要有志气,今年考不上,就复读,明年继续考试,我就不相信,复读几年还考不上中专!25岁还叫考大学,现在你们十几岁,考七八次,总应该考上中专吧?有的决心大了,考三五次,就考上了。今后是一辈子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是自己一辈子的铁饭碗。
   有的老师说:同学们从小一定要树立远大目标,将来一定要当科学家。初中毕业了考一个小中专,没有意思,一定要考上高中,高中毕业后将来坚决考大学,长大后一定要当科学家。
   这一天承承回到家,就看见母亲很高兴,母亲说:承承,我想去问一下你舅舅的同学,他们是一块在北平上大学的,你舅的同学从台湾回来了,给家里的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带来了好多的好东西,人家在台湾有很多的钱。我想去问一问情况,看看他知道不知道你舅舅的什么情况。
   承承当然开心,如果找到了这一个舅舅,说不定舅舅也是大款,或者大官,将来一定会有惊喜呢。承承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就叫承承到邻居家借一辆自行车,带着母亲去寻找舅舅的同学。
   承承先后到五家邻居家里借自行车,人家都是借口有事,不借给他。承承母亲一看这情况,就亲自出马去借自行车,邻居说:
   “好吧,你的哥哥说不定在台湾当大官了,到时候别忘了是我家的自行车载着你找到的呀。”
   “那怎么能忘了呢?我去问一下,就放心了。人家的哥哥从台湾回来了,我的哥哥说不定也会回来的。”
   星期天,承承穿上了新衣服,母亲也穿上了新衣服,承承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载着母亲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三十多里地,承承骑着自行车带着母亲,累得满头流汗,母亲在后边坐着也不轻松也是提心吊胆满脸流汗,中午时分就见到了承承舅舅的同学,他们一说话,就有了好消息。
   “老妹子,你放心吧。我前几个月还见你哥了,他现在正在日本的大学里给日本的大学生讲学。几个月很快就要回台湾的,老妹子你把自己姐妹兄弟的全家照片,准备好给我,我带回台湾给他老婆孩子看看,家里还有这么多亲人,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承承也高兴了,母亲也高兴了,他们母子两人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已是晚上,这消息把几个兄弟姐妹高兴了好几天,这几天时间他们家都到照相馆来照相,个个眉开眼笑,承承拿回照片,就自己骑着自行车送去了。
   承承母亲开心多了,逢人就说:“我说要去找我大哥哥,大家都不同意,嫌我多找余事。啥是余事?多说这一句话算是余事?这一句话一问,就真是找到我的大哥哥了。大哥哥真是在台湾,真是是大学教授,前十几年说是要回来,就没有心事在台湾找对象,想回来咱们家再找对象的,没有想到等了十多年,三十大几了还是不能回到咱们老家来,台湾的领导也不让大哥写信告诉家里有什么情况,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就在台湾找了一个小对象,比我大哥哥小十六岁的,他们的小孩也很小,比我们承承还小十岁呢。”
   承承在学校,非常高兴的告诉同学这一个好消息,他的大舅舅就在宝岛台湾,还是大学教授,工资很高的,大舅舅很快就会回来,一定拿不少钱的。老师也知道了这一个情况,也是很开心的。有的同学说:你承承就不用考中专了,将来去台湾,你的舅舅就可以教你了,或者给你找一个好工作。
   一个月之后,承承的舅舅就来信了。信中说:在日本讲学,几个月就会回到台湾。同学带来的照片,虽然看不到,但是知道家里有二十多口人,父母虽然不在了,兄弟姊妹都成了家,先给家里邮寄6万元吧。两个弟弟3万元,两个妹妹3万元。等几个月回到台湾后,再邮寄一点钱。
   承承开心了,母亲更是高兴。六万元,就是六个万元户,那时候“万元户”在一个公社几十个大队,也是没有几个的。承承自己村,舅舅的村,姨家的村,这三个村哪一个村,都是没有一个万元户的。承承高兴了,说:自己的舅舅一下邮寄给家里6万元,在家的两个舅舅分三万元,就都是万元户了,自己母亲和姨两姐妹也分三万元,自己家就是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了。
   承承母亲一高兴,就说给了好几个邻居,邻居也是四处宣传。马上就有好几个媒婆登门提亲了。
   第一次登门提亲的,就被承承母亲拒绝了。
   “大6岁?不同意。”
   “大六岁说什么不同意?你看看人家老财主的小儿子,六岁就找了一个大八岁的媳妇。你去看看人家姑娘,长得好看,你要是不同意,人家姑娘也不是嫁不出去,现在登门提亲的人多着呢。现在你不同意,我恐怕你将来是会后悔吧。”
   “后悔什么?我就是不同意。承承今年才15岁,姑娘就21岁了,过几年承承要是去台湾上大学了……”
   “你就这一个儿子,他去台湾上大学,将来再找一个台湾媳妇?将来你老了,谁照顾你呀。家里这两个女孩,女婿才顶半个儿,你不要犯糊涂呀。”
   “这一个姑娘年龄太大了,不行。”承承母亲回绝了。
   几天之后,这一个媒婆又来了,介绍了一个大三岁的姑娘。正在说情况的时候,又来了三个媒婆。
   承承说的是15岁,实际年龄才13周岁。他是冬季11月出生的,一出生就说一岁了,春节一过,大家就说承承两岁了。现在承承才过了13岁的生日。就赶上了春节介绍对象的高峰期,春节农闲,走亲访友小青年结婚,中学生就有人介绍对象了。
   承承在这一个春节,就被介绍对象12次。承承母亲盼着大哥邮寄的6万元早一点来到家,兄弟姊妹分钱,都成了“万元户”,叫大家看看自己过得怎么样?
   钱到了,承承母亲并不开心。因为6万元换成咱们的人民币,才几百元,买四辆自行车就花完了。承承的两个舅,一看钱这么少,就说:承承都花了吧。承承的姨夫、姨也说:承承,都是你母亲操心,都是你跑腿送照片,你马上就应该找对象了,这几百元都就给你吧,你先买一辆自行车,今后就不用借谁家的自行车了,剩余的钱,买砖买瓦,准备盖房子吧。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吃惊不小。登门的媒婆,马上就知道了。媒婆是奔着“万元户”来介绍对象的,现在承承家不是万元户了,就是要按照真实身份来介绍对象的。
   承承母亲叫人写信,告诉大哥:邮寄来的钱,能买四辆自行车,在家的兄弟姊妹一家一辆自行车,承承已经15岁了,没有钱盖房子,娶媳妇就麻烦了。人家在台湾的大哥回家来了,给兄弟姊妹的钱不少的,谁家的钱都能盖新房子了,侄儿、外甥都是“万元户”了,登门提亲的媒婆接二连三的,看看你外甥承承,开始媒婆来了不少,一听说大舅邮寄来的钱,才能买四辆自行车,就不给承承提亲了。家里知道你在外边也不容易,这一次邮寄的钱不多,下一次能多邮寄一点,就多邮寄一点吧。
  

共 36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承承在校成绩平平,母亲希望他能出跳农门,母亲有一个哥哥20多年没有音讯。有一天母亲得知哥哥在北平上大学的同学从台湾回来,想了解下情况,问邻居借自行车,邻居开始不肯借,后来母亲说哥哥有可能当上大官,才同意借给他们,还好没白跑。承承舅舅的同学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承承舅舅还活着,如今是大学教授,在台湾成了家。承承舅舅来信说先给家里邮寄6万元,两个弟弟3万元,两个妹妹3万元。一听说承承家成了万元户,几个媒婆登门提亲踏破门坎,但当得知这6万元换成人民币才几百元,只够买四辆自行车,登门提亲的媒婆听说这么少,也不给承承提亲了。母亲希望下次大舅多邮寄些钱来。作品立意与构思不错,心理描写到位,人物形象丰满,文字娴熟,显示了人间世态炎凉,是一篇精彩的小说。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9-07-22 12:45:49
  欢迎赐稿八一,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1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9-07-22 20:33:35
  感谢老首长辛苦编辑,夏天是很无奈的日子,创作是在河边散步思考出来的,反复修改再三征求提供情况的人参与讨论,最后就定稿了。希望依靠舅舅的承承,不要忘记自己的努力,不要老是向舅舅要钱、要钱、再要钱……
2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19-07-22 20:38:34
  台湾的同胞,特别是从内地老家到台湾的年轻人,三十年没有音讯,不得已在台湾结婚、生子,海峡两岸实行三通之后,就联系到了老家的亲人,亲兄弟姊妹联系了,老是要钱,也会出现许多问题的。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