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古琴台之问(散文)
【编者按】 散文《古琴台之问》由一曲《高山流水》的琴声为开场白,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里,自己信步来到位于武汉市汉阳月湖侧畔,琴台路边的古琴台,远远听到《高山流水》那清纯婉丽、古韵悠扬的琴声,触景生情,寻着这琴音,静静地走在古琴台那园子小道上,琴声幽幽,诱我心旗荡漾,寻思那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吧!我知道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这个典故让我如痴如醉,感慨万分……。作品以清新典雅的笔墨,勾勒出了高山、流水、知音的妙曼风情,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号召下,俞伯牙与钟子期被描述得栩栩如生,情深谊长。文中感叹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知己却难逢。联想到历史的天空,被一些像星星一样的人灿烂,因为没有遇到知音,海子走了,川端康成也走了。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总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上天的恩赐。比如苏轼与朝云、李白与杜甫、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惠子遇到了庄子。等等。遐想万千的思绪,合上历史的星空,来到物欲横流的现实,静思现代社会人的物质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感伯牙如子期的这种“知音”价值观,这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面几千年的精髓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为她唱赞美的歌!可以看出,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语言,是一篇发自作者灵魂深处为“知音”叫好的呐喊声,是对千古“知音”的颂歌。文章意境悠远,笔意潇洒,对知音的渴望感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引读者共鸣。问候作者!推荐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7-23 14:50:52
拜读佳作,分享老师知音的美好与灵犀,感谢您投稿柳岸,祝福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2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7-23 17:18:03
好文章,学习欣赏,祝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3 18:45:53
谢谢,向您问好!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4 07:32:16
将一段佳话演绎得如此生动,尽管人们基本了解知音的故事,可在作者笔下有了生动性和吸引力,不仅仅还原一个场面,而是倾诉一段别情。文章将古事事例纳入文中,冠于知音的名下,强调透视的意义,一个人被一个人看懂读透,应该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幸福感,当然反之是失落和无奈。生活里我们需要很多东西,其中知音朋友或许是一个不能少的东西,有人说,一生无忧就在于有朋友也美食,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口欲心欲也。能够得二三同道,快事一桩。这篇散文对古事拿捏入文,叙述简约,深含事理,为题而作,表达深切,显示出思考的深度。怀才抱器拜读留言,问候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4 07:56:24
向怀才老师抱拳问安!谢谢您赏心悦目的留言!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24 10:06:38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07-24 11:35:36
谢谢!向您献茶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