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丹枫】信不信由你(微型小说)

精品 【丹枫】信不信由你(微型小说)


作者:于报生 白丁,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3发表时间:2019-07-23 21:51:22

【丹枫】信不信由你(微型小说)
   老福头得了一种蹊跷的病。
   每逢左邻右舍家中有喜事,他的病就像魔鬼附身,悄然而至。先是心中郁闷,接着两眼圆睁,牙齿碰撞叮当响,浑身颤抖似筛糠,严重时还口吐白沫,身体僵硬,如死去一般。
   病怪,无人能医。更无人知道病因。
   说起来,他可是又幸福又健康十足的。
   老福头小名叫狗剩,大名叫刘福保。
   他最要好的伙伴有两个,都是同姓邻居家的孩子。一个叫顺保,另一个叫财保。三人同年,从小学到初中,形影不离。
   狗剩脑瓜灵,每当看着他俩抄写自己的作业,心里就乐得开花般地过瘾。无论啥事,狗剩都要占个高杆儿。
   小名是父母为求儿子成人给他起的。大名是自己起的,他为起这个名字很是得意。其一,因父母连生四个女儿,他为刘家续上了香火后,全家人像熊猫国宝似的把他供着。其二,他初中毕业后当上了小队会计,左上衣兜里常别着一支钢笔,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些儿”。混到这个份上,人们还一直“狗剩狗剩”地叫自己,死难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你顺保,他财保,都不如我来一个福保,名字也要比你们好!
   仨伙伴娶妻生子,三个家庭都发生了变化。
   福保姑娘结婚早,亲家是个长期工,儿子也当上社办机械厂的厂长,福保喜上眉梢,走路都一颠儿一颠儿地哼着小曲儿。这时顺保家的女儿还在上大学,财保的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超市,三家儿咋个比还是福保高人一筹。
   若干年后的一天,顺保向左右邻居发出邀请,在家里设宴隆重庆贺女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被京城市人民政府录用为干部,这必然是一个轰动小小山村的爆炸性的大喜事。作为最亲密的弟兄,福保、财保自然当坐首席。
   酒过三巡,只见福保腹痛难忍,差点将满嘴食羹喷于桌前。他女儿见状连忙与财保叔叔将其父架回家中。刚进屋门,福保一阵呕吐,进而浑身颤抖,上下牙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一头裁倒在坑上,昏迷不醒。请赤脚医生诊断也未能查出病因。卧床两天后,福保竟不治自愈,慢慢地好了起来。
   这是他得这一蹊跷病最初的一次。之后凡遇左右邻居喜事,如老陈家儿子娶的媳妇比自家儿媳妇漂亮,或秦家比自家先有了孙子等等,他的病都要或轻或重地发作一番。
   他这怪病最重的一次,是受邀参加财保家儿子在县城的超市商城举办开业庆典。他戴着红花作为特邀贵宾被安排在前排就坐。当他看着富丽堂皇的商城超市,看着一条条飘在高楼上的红色彩带,看着财保儿子和那些气度不凡的领导们登上舞台时,他的心中就开始憋闷起来。“嗵、嗵、嗵……”剪彩的炮声响起,他的病又一次发作,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口吐白沫,栽倒在了舞台下面。
   庆典会场,一阵骚乱,救护车急速将福保送去医院抢救。
   福保醒来,躺在洁白的病床上,两眼盯着天花板,连续不断的问号萦绕脑际。为什么他俩沒我优秀却越老越比我好?为什么他俩的子女比我的子女优秀,当干部的当干部,当老板的当老板,而我的子女却成为下岗职工?老天为什么这样捉弄我,让我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虽然出院了,但福保还是卧床难起,两个眼窝明显地凹陷,身体也消瘦了许多。全家人非常地着急。
   儿子带着福保南下省城,北上京城,求名医,找专家,最终也未检查出病因。于是老伴找来本村的一位“明眼”,这位老妇人在堂前点上腊烛,燃上香裱,眯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并让福保跪下,让他好好想想去地里伤害过什么生命之物没有?福保想了半天,数来算去,说前两年在南沟割圪针时打死一条长蛇。老妇人突然怔住,眼放蓝光,抖动着嘴唇,放出耸听的话语——蛇仙不饶,要来讨命!这可吓坏了全家人,老伴和女儿慌忙跪在堂前,求仙人指点迷津,救人性命。
   老妇人正襟危坐,道出了救命的方子。让他们准备两丈红布、两千元钱、蒸上一桌供、叠上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箔纸元宝、六把香火。并选定了一个日子,先从家里,后到南沟,焚香烧纸,求蛇仙饶命,送蛇仙归天。
   钱也花了,事也办了,可福保的病情咋还不见好转?
   福保儿子孝顺,又托熟人不惜重金从《易经》发源地羑里城里请了一位高人。老先生挂一副老花眼镜,神情庄重,仙风道骨,皱褶的脸上写的全是人情世故。先生首先询问了福保的病情,批了批生辰八字,又掐指算了算命运走势。在家观了阳宅,又到祖坟看了风水。怎么盘算福保也是个有福之人!
   问题出在哪儿呢?雇主出了重金,总得给人家有个说子,这让先生有点犯难。于是又随福保儿子折返家中,进门映入眼帘的是迎壁墙上倒贴着一个大的“福”字。唉,当时在家只顾看阳宅的布局,忽视了这个倒贴的“福”字。接着进屋,屋内堂前和主卧室的墙上也同样倒贴着个“福”字。
   老先生豁然开朗,便胸有成竹地问福保:“你家啥时倒贴的这个福字?”
   “好几个年头了。人常说福到福到,所以我就倒贴了。”福保很自信地回答。
   这下子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福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福字怎么写?左边‘示’字是字部,示表示展示。这右边由三个字组成:一、口、田。古代说文解字,这‘一’代表房梁、房子;‘口’代表人口;‘田’代表田地。有了房子,有了人口,有了田种。那么左边这个示字是把他表示出来,这不就是福吗?”
   “你现在把福字倒贴,这个倒字不是来到的到,是一个带单立人的倒。这样人和房子都到了田地下,那成了什么?这在阴阳学上就犯了大忌。”
   一番话语,把福保全家讲得目瞪口呆!
   老伴这时撇了撇嘴角,剜了福保一眼:“都是你这个老东西逞能遭的灾!”
   “趁现在还未病入膏肓,赶紧把倒贴的福字去掉,换上新福字正贴上去,以弥补对祖宗文化的玷污之罪。”老先生出招道。
   老先生心里明镜一般,松了一口气,临走对福保说了一句话:“相由心生,病由气出,自己的心病还得靠自己去治!信不信由你……”

共 23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因为喜欢攀比而得了怪病的老人,他叫刘福保。他最要好的伙伴有两个,都是同姓邻居家的孩子。一个叫顺保,另一个叫财保。三人同年,从小学到初中,形影不离。后来仨伙伴娶妻生子,三个家庭都发生了变化。福保姑娘结婚早,亲家是个长期工,儿子也当上社办机械厂的厂长,福保喜上眉梢,走路都一颠儿一颠儿地哼着小曲儿。这时顺保家的女儿还在上大学,财保的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超市,三家儿咋个比还是福保高人一筹。若干年后的一天,顺保向左右邻居发出邀请,在家里设宴隆重庆贺女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被京城市人民政府录用为干部,这必然是一个轰动小小山村的爆炸性的大喜事。作为最亲密的弟兄,福保、财保自然当坐首席。酒过三巡,只见福保腹痛难忍,差点将满嘴食羹喷于桌前。他女儿见状连忙与财保叔叔将其父架回家中。刚进屋门,福保一阵呕吐,进而浑身颤抖,上下牙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一头裁倒在坑上,昏迷不醒。请赤脚医生诊断也未能查出病因。卧床两天后,福保竟不治自愈,慢慢地好了起来。这是他得这一蹊跷病最初的一次。之后凡遇左右邻居喜事,如老陈家儿子娶的媳妇比自家儿媳妇漂亮,或秦家比自家先有了孙子等等,他的病都要或轻或重地发作一番。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人物典型,因为攀比,心理扭曲,发人深省!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2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7-23 21:52:05
  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人物典型,因为攀比,心理扭曲,发人深省!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07-23 22:47:48
  还是老先生聪明,一眼就看出福保得的是心病。羡慕嫉妒恨,人性的弱点在福保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3 楼        文友:王博        2019-07-24 04:42:55
  福保的怪病很有代表性。国人几乎人?人或轻或重地患过这种病。攀比甚或嫉,几乎人人都有这种心理。但这并非什么坏事,它是摧人奋进的动力。只要不挖他人墙脚,不坏他人好事,病就病吧,痛在自身,与人无关。如果此病发展到损人利已的地步,那就真要好好治治了。小说允许夸张。夸张能将事态推向极致与高潮而增大小说的感染力。医生检查病人病情不是常用显微镜么?它的作用就是将病菌病毒放大若干倍,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发现病情。中国文学常用夸张这种表现手法。小说不是论文,不是新闻报道,适当运用夸张这种表现手法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4 楼        文友:白常学        2019-07-24 06:49:14
  作者有生活,抓住了老百姓的心理活动。语言杯实流畅,主题新颖别致。作品矧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构恩巧妙,匠心独运。好作品。点赞!
5 楼        文友:白青年        2019-07-24 08:50:55
  于报生老师的佳作朴实无华,行云流水,如诗如画,为于老师精品点赞,期待精品连连,同享同乐!
6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7-24 20:40:49
  恭喜老师获精,祝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7 楼        文友:水木沁园        2019-07-25 09:28:26
  对于福的塑造,可谓是匠心独运。开始做了人尖,给了福一个人生的定势,于是就处处事事为人尖展开文字,在无法容忍两兄弟上做主意。作者这样制造悬念,但并没使用心理描写,而是以犯病的行为,揭示福的阴暗和狭隘。同时,也暗含有农村人的善良,嫉妒的表现只是犯病,折磨自己,却能这样不施与人,成全了这个小人生存的矛盾形象。很有可读性。(大赞)
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25 09:57:55
  社会上爱在心里和别人攀比的人为数不少,老福保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有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家骑马咱骑驴”,知足常乐,不比为高。欣赏精品,热烈点赞!
9 楼        文友:杨志青        2019-07-26 11:14:28
  作者妙笔生花,人物鲜活,意韵深远。欲望是一条望不见的山,而攀比之心,更是欲望之河上的浪花。心静如水,何人能领悟。
回复9 楼        文友:于报生        2019-07-26 16:11:43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