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军营,那难忘的战友情(散文)
“也许大家会说,他们是老乡,曾老兵帮助老乡是他们个人间的事情,于学雷锋无关,于做好事无关。其实,据我所知,他们三人的确是从一个地方入伍,但他们却不是老乡,曾杰在入伍前是名知青,还是地区树立的先进典型。他是在当知青时就入的党。他完全可以在地方上当领导干部的,但他心系军营,来到了部队,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士兵。在军教连培训的时候,就受到了团嘉奖。这在军教连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我作为战士支委,和他谈过心,这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南下的老干部,老军人。他的老家是山东的,他是典型的北方人,要说近,他可能和我们副连长更近一些,因为我们都知道,副连长是河南人。”
他的目光朝着副连长扫去,我也悄悄地瞥了副连长一眼,见他的脸上有些尴尬,嘴里不时嘟囔一句,也不知在说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连队,军医一出差或者探家,就会把医务室的钥匙交给曾杰同志,为什么?因为他自学过,懂得一些医药上的知识,还会打针,一般的病,他也能拿药。在军医不在的日子里,连里有了病人,曾杰经常是守在病人床前,直到病人好转他才会放心。还有蒋明全,是我们班的战士,副班长。他的军事技术那是没有说的,是过得硬的一号手。夏学勤的工作大家都看到了,他本来是标记员,技术过硬,但他看到以前负责养猪的老兵复员后,没有人愿去喂猪,自己主动提出去当饲养员的。别的不说,就从他当饲养员后,每年出栏的肥猪数量上,就能看出他的辛劳。就是这么三名优秀的士兵,却被我们的副连长同志当成了搞小团体的人,说话敲打也就算了,还时不时给点小鞋穿。就是我这个局外人,都替他们抱屈。在这里,我作为一名战士支委,士兵委员会的成员,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我就是要站出来,为我的战友说上句公道话,曾杰同志,报务班骨干,副班长,大家都知道,他是服役期已经满了的老兵,刚上山时他和那些新兵一样,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因我们连队饮用水中汞超标,长期拉肚子才把身体拖成这样的。去年,他又做了胆囊摘除术,按照医生的要求,不能肥肉和油多的东西。但是,这营养也得要跟上。回到连队后,他从来没有因自己的病而要求连队额外的照顾,连队一周两次改善生活,他按照医嘱,不能吃肉,都是自己去找炊事班长要的咸菜。对此,他毫无怨言,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按说,作为连队主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副连长应该多关心这样的同志,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但是,至少我看不出来,曾杰同志得到过副连长的关心。没有,他甚至连一顿病号饭都没有吃上过。有一次,天太热,恰好那天炊事班饭煮得特别的硬,我见他吃不下饭,只喝了一碗米汤。我实在看不过去了,以士兵委员的身份,找到炊事班,要求给他煮碗面条。但炊事班长却告诉我,这个必须要有副连长签字才行。我当时就找到副连长,向他反应了这种情况,副连长却说,这都过了开饭时间了,以后再说吧。
“如果你对所有战士都这样,我这个士兵委员也没有说的,但你不是这样的呀,就拿我们连队那位‘特殊的兵’来说吧——这里,我不点他的名。大家都知道,每当连队改善生活,他就能吃到两个油汪汪的煎鸡蛋。开始我以为他是少数民族战士,后来一问文书,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只因为他不愿意吃肉,所以副连长才特别安排炊事班,给他开小灶。至于吃病号饭,那就更平常了,经常都看到他端着一碗卧了荷包蛋的葱花面吃。而大家都清楚,一般的病号饭,只有面条。”
副连长有些坐不住了,他腾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了一声:“张班长说的这些,我真的不太清楚。还有,关于病号饭的事……”
“刘副连长,请你先坐下,听这位士兵同志把话讲完了你再解释,有你说话的时间。”团督导组尹组长严肃地对刘副连长说。
见副连长坐了回去,张威海继续着自己的发言:“副连长说的不是事实。除了我那次找到你,希望能为曾杰安排个病号饭被你否绝了以外,在连里安排每周食谱的会议上,我还多次提过这件事,你都当着没有听见。因为你的心目中,并没有我们这些普通的士兵。还有一件事情,我想了好久,还是要把他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在上个月连队举办的纪念缅怀周恩来总理的诗歌朗诵会上,有一位战士朗诵了一首长诗,写得之好,让人不得不佩服。可佩服之后,又都在想,这位战士平时并没有表现出有文学方面的才能呀?这是他创作的吗?这诗理所当然地被评为了优秀作品。直到半个多月后,连队检查内务,才在这位战士的床板下发现了秘密。原来,那首诗是解放军报上刊登的,它的作者是军内一名著名的诗人。经过询问,才知道,那天是这位战士站岗,报刊和信件到后,是由他接收的。他是连里第一个读到这首长诗的人。于是,他就把那天所有的报纸全藏了起来,只对连里领导说,今天没有见送报纸来。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他把这诗全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里,在朗诵会上照着读了一遍,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那天的内务检查我也参加了,在他的床板下还压着几封信。这是一件怎样的事件?对这个战士至少要进行一番批评教育吧?但副连长听说后,打着哈哈说,‘这个小刘脑瓜子转得真快!’这事后来不了了之,我想副连长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只要看一下这位小刘的籍贯就清楚了,他和副连长是老乡。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事发生在曾杰他们三人身上呢?又会是怎样的结果?两相比较,我完全有理由认为,副连长同志才真的是老乡观念严重,他才真的是搞的小团体主义,而不是五湖四海!
“当然,在对待那三位优秀士兵的事情特别是对待曾杰同志的事情上,我自己也做得不好,副连长没有接受我的意见,我应该向连长和指导员反映,我毕竟是名共产党员,战士支委……在这里,我也要向全连战友做检讨,作为士兵委员,我没有尽到责任……这些,我将在我的总结中做出深刻的检查!”
“言重了。张班长。”我举手示意,得到主持人允许后,站起来说了一句,“我很感激张班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个人受点委曲真地算不了什么,但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蒋明全和夏学勤两位同志的辛劳,不要再用搞小团体和老乡观念重来看待他们。”
指导员说道:“其实,这事和我这个做指导员的也有直接的关系,是我的工作不细。也把他们三人当成了是一个地方入伍的了。”
督导组尹组长说道:“就算是一个地方入伍的,也要看他们在一起都做了什么。张班长,你的话说完没有?”
“报告组长,说完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首长和战友批评。”张威海向大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坐了下去。
副连长一直坐在发言席上,因为刚才是他在做自己的总结。这会儿,见张威海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就对督导组长说:“尹组长,对张班长提的意见,我能不能先考虑一下,再做出自己的解释?”
“可以,你是得要好好考虑一下,再重新做出自己的总结。”尹组长说道,“我们这次来到连里,除了要督导连队搞好整党的民主生活会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宣布团里对曾杰同志的表彰决定。根据他一惯的表现,空指已经将他树为成都空军学雷锋的标兵,号召全体同志向他学习。团里也为他记了三等功,这是在非战时一个战士所能得到最高奖励。我看下面我们就临时变更一下作法,我们把曾杰同志的总结提到前面来进行。请他讲一下自己对这次整党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中的感想和体会。”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在大家的注视下,我拿着写着自己总结和感想的笔记本,向着发言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