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诗语】到泸州老窖路过尧坝古镇(游记) ——骑游天下
到泸州老窖路过尧坝古镇
5月14日今天天气还不错,早晨吃过早饭,就向着四川泸州进发。离开自行车道,就没有那么好骑了,道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不过路边的自然风光还是很漂亮的。
9点多钟,我们来到一个小镇——尧坝古镇,这里本来不知道有个古镇,事先也没有计划在这里游览,但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当然要进去看看。
进去一看,尧坝镇名头不小,是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四川省文化模范地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泸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响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胜地。著名景点有古街道、东岳庙、娘亲古榕、九龙聚宝山等。在北宋皇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之称。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合江设置二乡六寨;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尧坝寨为军事要寨,居六寨之首。光绪年间(1906年)属西四区尧坝乡;1933年,置尧坝乡;1992年,识字乡与尧坝乡合并建立尧坝镇。
尧坝古镇依山傍水,镇周青山翠叠,河岸绿竹摇曳。镇内古街保留完好,建筑完整,有小青瓦房2000余间。上街房屋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下街房宁静平和,瓦脊连成一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民居群落。镇内茶馆、酒肆、打铁铺、饭馆、旅店一应俱全。尧坝镇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完好的保护程度,被清华大学古建筑著名教授陈志华先生称之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古镇标志性建筑是大鸿米店,为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所建,著名导演黄健中在此执导拍摄了影片《大鸿米店》。
尧坝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圣地。镇上先后拍摄了《狂》、《大鸿米店》、《山风》、《泸州起义》、《英雄无界》、《功夫骄子》等十多部影片。
尧坝古街道始建于明清时代,为南北走向,长1000米,宽5米。街面弯曲呈S形,采用山区青石板和长条石镶嵌而成,跌宕起伏,无梯步,能通行车辆。北街新房子是由周其宾为代表的周氏家族修建,南街是由武进士李跃龙为代表的李氏家族修建,素有周半场、李半场之说。
我们依次参观了美学奠基人王朝闻故居和著名导演凌子风旧居。凌子风旧居虽然略显窄小,但充满了文化气息。特别是院中一株黄桷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特具凌老风骨。这是凌子风早年离家时,在盆子里栽种的,原无人照料,却生命顽强,竟把盆子胀破,根须扎入地中,顺石壁攀援,终成大树。
大鸿米店为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所建,为古镇形象建筑。米店临街,偎依在老街中段的小山丘上,坐东向西,占地约800平方米,为江南风格的全木质建筑,分上下两层,为雕栏串花结构,里面是宽敞而典雅的楼阁,峥嵘轩峻,古香古色。米店两侧高耸的风火墙完好,独具一格。著名导演黄健中曾在此执导拍摄了《米》片,凌子风在此拍摄了《狂》片。
在小镇里转的时间不短,肚子提意见了,赶紧出了景区骑上车到古镇外找地方吃饭。饭店老板娘很热情,每人一碗面,饭后还送一杯豆浆。吃饭时听老板说,还有一个尧坝驿站也应该去看看。原来也是顺路,吃完饭就去了尧坝驿站。因为在北宋年间这里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如今,尧坝在古镇的基础上打造增添新元素,让茶马古道上的明珠风华继续繁盛。新建的尧坝驿,依托尧坝古镇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定位为“南丝绸之路上的古驿站,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典范”,围绕古街道民居群及历史人文资源,深挖古镇驿道文化、宗教文化、武举文化、庄园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集驿站观光、文化展示、文化体验、艺术交流、创业孵化、宗教朝觐、体验互动、特色餐饮、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工程、特色文旅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区。
希望尧坝驿能重振雄风,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