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春晚的最后一口气(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春晚的最后一口气(随笔)


作者:定远牧人 童生,57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7发表时间:2019-08-01 08:45:28
摘要:春晚式微,啥也不怪,时也,势也。

【看点】春晚的最后一口气(随笔)
   跟春晚走散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感情淡了,就缺了关心的原动力,所以,春晚几乎只是个概念存在记忆的深处,旧情再难点燃,激情无法燃烧,就像一对曾经的恋人,有了隔阂,产生了距离,时间一长,爱便耗尽了。
   春晚年年有,物是人已非。无论你怎样重情重义,也敌不过落花流水!
   看起来春晚还像以前一样热闹,可其实热闹的只是舆情,大家一手制造出来的,并非春晚本身掀起的热浪。这一点与以前的春晚恰恰相反,记得春晚年少时,一首歌便能穿透大街小巷层层的壁垒,一个小品便能掀起五湖四海汹汹的狂澜。而今呢?几个小时过去,笑声稀稀落落,怨声却此起彼伏,若不是辞旧迎新大家为了讨个好彩头,估计没几个人会买春晚的账了。而媒体却还不识时务,以为热闹永远在线,还当此花即彼花,此月仍彼月,实不知花谢已多时,月落夜已深。无论他怎么甚嚣尘上,也只是自娱自乐。他自己的版面,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欢呼喝彩,这只能堆砌出春晚的虚假繁荣。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承认春晚已在末途呢?为什么我们还那么执着地追求春晚往日的盛况呢?说看春晚已经成为除夕夜的又一个传统,称春晚改变了除夕夜人们的生活模式,这只是一种意淫,是春晚鼎盛时给人的一种错觉,是春晚编导们对自己成就的无限夸饰。因为任何一种新鲜事物总会褪去光环,人们的兴趣爱好总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王者,更没有永久的荣耀。
   一档电视节目,他首先要关注观众,其次是节目内容,最后还要有时代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晚应运而生,适时而进,顺应时代潮流,成为观众大宠,是理所当然的事儿。春晚诞生于电视逐步普及的年代里,原先小众的电视一步步走向大众的电视,电视本身所具备的娱众功能,自然带有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被追求收视率的电视节目制作者所利用,并放大为一种痴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个人对新事物都是充满兴趣的,手机,qq,微信,网购,没有一样不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如今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的风头正劲,也有的已成旧日黄花,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此,不是谁能可以操纵得了的。春晚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当然跟这些工具类的产品无法类比,毕竟他与我们的生活不是密切相关的。不过就新事物而言,他的确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风靡了几十年。
   和春晚一样,曾经倾倒万千大众的电视节目数不胜数,而且他们的命运也都大致相同。从兴起到鼎盛到衰落,十个年头的算是长了,比如大家记忆犹新的《东方时空》《正大综艺》《实话实说》……记得《实话实说》红火的时候,万人空巷,就连春晚也拿它说事,可是后来呢,收视率下滑,不还是被央视拿下来,主持人崔永元成了孤胆英雄,一个人顶起了说实话带来的灾难。任何一个电视节目(栏目)都得走这样一条路:一见面和观众产生了好感,随后感情升温进入热恋,最后情投意合谈婚论嫁,甚至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新鲜劲儿是有保质期的,保不准会发生变故,时间一长,厌了烦了不来电了是不可避免的,到头来观众还是观众,可节目却容颜不再香消玉损了。
   观众,其实就是个喜新厌旧的群体,他们是最现实的一群人。国人做观众的传统由来已久,他们一面呼号呐喊,一面麻木不仁;一面注射了荷尔蒙似的兴奋着,一面事到临头真刀真枪时蔫萎着,潮来时弄潮,潮退时伏倒,从没有一个正确的立场。虽说电视观众不至于有如此疯魔,但本质还是相似的,要让他们对你保持持久的兴奋,那你可得芳华永驻美颜长存呀!这谁能做到?春晚行么?这绝不是春晚在节目中安排几个小鲜肉和一两打盛世美颜蹦蹦跳跳就能起到作用的!
   我很想知道现在都是谁在看春晚。小孩子们没耐心,大孩子们没兴趣(都玩游戏呢),九零后忙着狂欢,八零后操劳过度,就七零后还有不少守在电视机前找寻失落的青春,六零后以下估计只能在难忘今宵的音乐中微微睁开迷茫的双眼瞧瞧现在是几点了。就这样的观众群,春晚的导演们拼了老命也很难达到往日的辉煌。
   不能说如今春晚的编导们不努力,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可是一台综艺节目能玩出怎样的花样呢?各大卫视、各小县市的综艺舞台可谓是百花齐放,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憋足了劲想方设法拉来观众,能使的招数都使尽了,能卖的关子都卖完了,你一个央视还能怎样!要不是靠着面子和牌子过日子,他还真不怎么招人待见。要说综艺大牌,现如今可都在下面呢,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大牌子的综艺节目都在人家手里握着呢。你要不信,可以问问呀,调查完了,央视可别耍横哟。
   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已然撑不起来春晚的大舞台了。你请的人别人都能请得到,这么现实的社会,没哪个明星不想混脸熟,没那个明星跟钱过不去,那么,老大剩下的最后一口气,就只能是用大场面了。看来,央视只有仗着财大气粗的优势,制作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阵仗,来跟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抢一碗饭吃了。就像今年春晚的那个两万多人的武术表演《少林魂》,铺排起来,就那块空地儿就没人买得来,哪还有人还敢跟他叫板。可看春晚也不是看奥运会开幕式,不需要那么大的震撼力,只需要乐呵乐呵就行了。如果春晚只能靠这样的阵势来撑起自己的场面,那央视可够累的呀,与其这样,还不如省点力气多提携提携下面的卫视以及地方台来的实在。
   我很想劝一劝央视:春晚不过就是一档电视节目,没必要那么太在意吧,不是说没有了春晚,就是央视的无能,就是文艺的败落;春晚不过就是一道菜,有这口吃这口,没这口还有一大桌子等着咱下筷子呢,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呢!你若一味地死要面子的话,那可是要活活受罪的哟——当然,如果你还能从十几亿人的口水里泅渡成功的话。

共 2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人对央视春晚的微词是由来已久了,可以说,说啥的都有,而且是什么难听就说什么。应当可以说,这篇随笔还是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一下春晚衰落的原因,并没有跟着观众大吵大闹,而是帮着央视春晚分析了春晚衰落原因,分析了春晚今后的出路。说实在话,央视春晚作为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的一面旗帜,能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红到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们不能以自己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去要求一档电视节目,更不能觉得不好看便大放厥词。要像作者定远牧人一样厚道,客观地总结春晚的不易,帮助春晚寻找新的出路,这才是正理。【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8-01 09:36:53
  欣赏佳作,问候定远牧人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8-02 08:41:35
  问好武老师,谢谢荐读。
2 楼        文友:最美的诗意        2019-08-01 15:10:22
  问好老师,点赞佳作
最美的诗意
回复2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8-02 08:42:05
  感谢阅读,问好文友。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8-03 08:05:04
  同感。春晚,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情结的因素。似乎,在很多人心中,它成了定式,包括我。看,但没有了以往的倾情投入;不看,又觉得少了什么。万事万物,都避不过时代发展。老师的随笔我很喜欢,有自己的思考,表达客观。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4 楼        文友:铁禾        2019-08-09 23:21:56
  深有同感,如今年夜看春晚,还不如陪家人搓麻将娱乐。
铁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