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丁香】草原印象(游记)
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对我有无限的吸引力。好姐妹约我赴内蒙古,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开幕式,我欣然接受。
虽然不知道“那达慕”为何物,但“剌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从牙牙学语时就被上代人的朗诵声深深感染。祖屋东厢房阁楼上书篓子里那个没有皮的课本上就有这首诗。
2019年7月17日,临汾下了场小雨,炎热到猖獗的暑气被暂时打压了下去,我们搭顺车去了太原飞机场,取票、登记、安检、托运一系列过程办完。急切地等待中,我们的心早己飞向大草原,按捺不住的喜悦兴奋,像极了孩提时除夕夜盼望压岁钱的心情。
飞机起飞,看看四周伙伴都在拍,迫不及待的打开手机,棉花山样的白云团,火柴盒般的楼房,腰带似的公路,令人目不暇接。奇怪,空姐没有阻挡拍照,也不提醒关机。不是有部电视剧叫《落地请开机》嘛。
四十分钟左右,飞机落地,“呼和浩特”四个大字赫然入目,呼和浩特是旅行的第一站。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导游强调注意事项:1、内蒙古早晚温差较大,请您注意添减衣物的准备。2、夏天的内蒙古气温较内陆低,微风。气温17——22度左右。3、4、5、6……
导游是位满族青年,姓满名达,流利的普通话,瘦小的身材,圆圆的脑袋,滴溜转的单皮眼睛,机灵的脑袋瓜,我怎么看他都不像满族人。
第一天住在呼市一个比较大的五星级酒店,马路那边就是内蒙古民族商场,这儿应该是呼市最繁华的地段,满眼都是汉人,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卖羊肉串的像是蒙古族姐妹,虽说普通话,但舌根儿有点硬,转不过来。物价较贵,一碗汤面16元,一碟小菜5元。在临汾,汤面10元,小菜免费。身处异乡,才记得临汾的好。
急着看草原,呼和浩特没什么兴趣,各个城市大同小异,店面牌子上多了一行优美而不认识的蒙语而己。
第二天(18号)早餐后乘车赴大召寺。大召寺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的。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银佛、龙雕、壁画,是游玩大召寺时一定要去看的。在寺庙大殿中,可以看到一座由3万两白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金色的龙,分别雕刻在两根柱子上,这就是龙雕。而那些经堂和佛殿墙壁上的壁画,因为使用了矿物原料,颜色至今不褪。壁画的内容来自佛教中的经典故事。伙伴们个个像虔诚的教徒,买香磕头祷告,我站在一边给她们拍照(窃笑)。把一切期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不切实际!由此,姐妹们使劲给我递眼色,怕神灵听见,就不灵验了。一把香要几十元,神灵知道他们这么黑吗?嘿嘿。
第三天(19号)早餐后乘车前往固阳小镇考察。固阳是蒙歌金瑞龙的董事长李瑞真的家乡。
后乘空调旅游车前往希拉穆仁草原,跨越阴山山脉之大青山,途径“中国莜面之乡”武川县。古诗中的“剌勒川,阴山下”终于入眼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很长很长,没有尽头,汽车一直行驶在山根,眼睛终于疲倦,眼皮沉了起来。导游说,阴山终年不长草木,光秃秃的,据说,总理亲帅直升飞机队洒水播种,收效甚微。自从党中央精准扶贫到内蒙古,发掘出阴山埋藏多年的宝藏:硒、银、铁等等,当地牧民有人弃牧挖宝,带动一方富了起来。
汽车仍在行驶中,左手一指是草原,右手一指大青山。草原没有长长的草,无需风吹草低就见牛羊了。一路没有看到羊群牛群,偶尔有几只牛羊啃草,胆怯地张望着汽车。牛羊应该在水美草肥的草原上静静的吃草玩耍,这样的环境大概不适应吧!
午餐蒙古“诈马宴”,席间,蒙族兄弟姐妹载歌载舞,伙伴中有人被抽中扮演大王与贵妃,举行迎全羊仪式,很庄重。接着,品尝蒙古风味“手把肉”——蒙古语称“布和力麻哈”,是草原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手扒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来草原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
后(自费)体验贵族运动草原骑马。抛弃世俗,离开喧嚣的都市感受草原的自在,享受马背民族驰骋草原的畅快感觉,身临其境感受蒙古人的英姿飒爽。犹如行走于天下,看马鬃风中飘逸,听马蹄叩击大地的声响,骏马那轻盈的步伐会打开心扉,去找寻豪情壮志,实现心灵深处的奔驰之梦。
晚餐后拉开草原狂欢夜的序幕——激情民族互动篝火晚会,与蒙古族小伙、姑娘一起跳起安代舞,融入这无边无际的温情草原中。
后入住特色蒙古包,听一听草原的万籁,看一看草原的繁星,本想做一个青草味的美梦,刚一躺下,听到“嗷嗷”叫声,一个激灵坐起来,狼嚎!我一动不动,静听其声,蒙古包的门紧关着,玻璃窗户落地,饿狼有个铁头颅,会不会撞碎玻璃冲进来,紧张的等待着惨剧发生,等了一夜终无拉开序幕。第二天眼皮浮肿眼圈发黑,把经历讲给同伴听,她们笑得前俯后仰。
第四天(7.20)游览达茂旗希拉穆仁草原,下着毛毛雨,时间久了,淋湿了衣衫,热情的蒙古美女将我们迎进了温暖的蒙古包2号,蒙古包当中生一火炉,炉上的壶冒着热气,奶茶香弥漫在蒙古包。仔细看,炉内烧的不是牛粪,是木炭,牧民生活大大改善了。
美女自我介绍,她已是两个孩子的额吉。大家不禁唏嘘,紧致的皮肤,窈窕的身材,合体的蒙古袍,哪里像是俩孩子的妈啊!
她给我们递上冒着热气的奶茶,礼貌地行蒙古礼。告诉我们,现在这里禁牧了,蒙古包也是固定的,不再过奔波生活了。男人们出去做手艺赚钱,女人们留在家里照顾草原,每人分有两千亩,她全家有八千亩草原需照料。两个孩子在镇上读书,有专车接送。政府发给她每月1500元工资,年底有分红,年收入有四万多。
说实话,有点失望,“马背上的民族”竟然不游牧了。
美妈妈很健谈,嗓音甜甜的,不太纯的普通话,悦耳动听。“你们内地人不敢多吃肉,说肉是酸性,怕得癌症。我们以肉为主,离不开肉,冬天,宰一头牛三只羊挂着,每顿割一大块,也没有人得癌,你们说要多吃果蔬,清理血管,身体才健康。我们没有蔬菜水果,身体比你们健康。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她拿出一只碗,说“我们的小孩从小用这个碗喝水,碗是纯银手工制作,第一天把水倒在碗里,第二天早上喝下,消炎排毒治百病”。人群骚动,有人想看看这宝碗,恨不得揣进包里。
美妈看时机成熟,又拿出银梳给伙伴刮痧,嘴里絮叨着,“我们这里没有医院,生病了靠这银梳背刮痧,每天用银梳梳头,百病全消”。伙伴们听得入神,纷纷要求带一把宝梳回去,从此不进医院,长命百岁。
美妈把我们带进另一个大蒙古包,上面写着“合作社”,一个组一张长条桌子,上面摆满琳琅满目的银器。伙伴们你一把银梳,她一个银碗的把玩,爱不释手。桌子四面贴着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喜欢的,赶紧扫码,梳子一千九、两千六不等,银碗三千、四千不等。我钱包羞涩,一溜了之。
一会儿,伙伴们陆续出来,满载而归,上车继续下一站。
车上一片寂静,导游蒙达不忍直视,拿出“蒙古牛肉干”“奶片奶豆”让大家品尝,吃了人家嘴短,不需再详细述说。嘿嘿。
美丽的达茂旗希拉穆仁草原,完全没有期望中的美丽了。
第五天(21号)参加那达慕开幕式。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那达慕大会的来源: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对丰收的祭典庆贺,祈求神灵来年保佑。
五天的蒙古游很快结束了。有些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坐飞机回到山西太原,搭顺风车回到美丽的临汾。《陪你一起看草原》的悠扬歌曲一直回荡在耳畔,“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
是的,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再去看草原。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