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人生至爽是墨香(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人生至爽是墨香(散文) ——读何水林先生墨趣有感


作者:早起的昆虫 布衣,28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67发表时间:2019-08-01 16:15:09
摘要:心渠如许不彷徨,人生至爽是墨香。衷心祝愿何水林先生灵思泉涌、心流获得最佳感受,在墨香中体会着人生至爽的心灵体验。

沈从文先生言:“艺术,它的作用就是能够给人一种正当无邪的愉快。”什么是正当无邪的愉快呢?久思不得其解!在翻阅相关资料的时候,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文人墨客,会聚山林,吟诗作赋,酒醉酩酊,兴致高昂;有人提出把刚刚的即兴诗作序以便流传,只见一人狼毫流转,如有神助,笔酣墨畅,一挥而就,当即写下28行,324个字,以作草稿。后来,想把草稿重新写就,发现再也没有当初的气韵和神采。千百年来,当初的诗早已湮没于世,而这幅笔墨草稿竟流传了下来。这幅字就是《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为什么一幅即兴的草稿,重新写就却不敌初稿呢?最近读了一本书,叫《生命的心流》,找到了答案。原来,王羲之当初的状态,就是心流。他的身心相融、和谐,达到了高度统一。这种状态就是终身追求的灵感泉涌的状态。这本书的作者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赖是位心理学家。20世纪60年代,他观察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及作曲家等,他观察到当这些人在从事他们的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全神贯注地投入,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这些人参与他们的个别活动都是出于共同的乐趣,这些乐趣是来自于活动的过程,而且外在的报酬是极小或不存在的,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他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体验。在广袤的艺术芳林之中,若能获得最佳心流的体验,它将给艺术赋予灵感,给艺术以升华,这将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湘潭艺坛中,何水林先生是一位“诗、书、画”集大成者,更是一位追求心流最佳体验的行者。虽年逾花甲,仍在艺术的道路上寻求人生至爽的心灵体验。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翩然呈现了中国书画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凝神涤滤的诗情韵致。他的作品充满着生命的光彩,绽放着青春活力。这从他“水墨芳林”何水林艺术个展中可见一斑。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着气韵和张力,细细品读,往往能引导人们获得心流的最佳体验,让观者如沐春风、畅快淋漓。这或许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和艺术家的责任使命。
   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塞尚曾说过:“一颗树,如果我要画它的话……它难道不是静静地躺在我们的眼前的大自然借助一幅画向我们展示着自己吗?那是一棵有知觉的树。”画一棵树不难,稍有笔墨常识者皆可为;要画一棵“有知觉的树”,除了笔墨功夫,则需要作者对生命更为透彻的参悟。何水林先生习画时间虽然不长,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不断的拜师学艺,问道高人,绘画功力每日精进。特别是近两年来,他的笔力如有神助,作品常创常新,读他的画作,给人有一种沉静的愉悦之美,会让我们繁复喧嚣的内心立即安静下来。他的线条勾勒不仅轻松自如而且流畅稳健。他总能在线条与色彩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并赋予它们以各自的精神风貌。他能调动书法、绘画的各种和谐要素,结合传统与现代书法绘画中理性、唯美、自我的绘画理念,进行由内而外的情感表达,通过极具形式感的构图和有意味的色块线条构筑出充满诗意的画面空间,表达了画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的内心体验。
   他说:“人类终极的追求是快乐。快乐是正面情绪的原型。是积极入世的态度。”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有积极入世的态度。千百年来,狒狒和人一天的时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吃饭、睡觉、社交,多少年来一成不变。不同的是人有积极的主动性,这种积极的主动性,有助于人类掌握历史累积的知识进行变通、改造和抉择,以便有机会挣脱命运的束缚。何水林先生是一个追求快乐的人。他在教授他的学生时有四字真言:“纯粹、专业”,而纯粹和专业则赋予了快乐正确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纯粹。《易·乾》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金刚经》中有一句关键的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家由生门入道,故强调大生广生之德。而大生广生,必须有刚健中正的品质,否则必遇难而退,难以养成刚健的品质,而纯粹精也。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孔颖达云:“纯者不杂于阴柔,萃者不杂于邪恶也”。可见,纯粹讲的是一种“不杂于人欲之私”的精神。何水林先生所在的耘月草堂雅集了诸多热爱书法绘画人士,他们有国家工作人员、教师、记者、企业家、大学生……她们或闲或忙,都不忘拿起笔,书写内心的情怀和心灵的感悟。她们把对书法的爱、把对艺术的追求融入了生活,她们愿意与艺术结为伉俪,厮守终身。不求功名,不含私心杂念,为此为大!乐此不疲!真乃纯粹之至也。
   什么是专业。这使我想起《孔子学琴》的故事来。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愧是一代圣人,他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目标专一的重要。韩愈在《师说》中说:“术业有专攻”。我想,“术业有专攻”,对有艺术追求的人来说,是一种专业境界,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纯粹和专业方面。何水林先生身体力行。他说,作为一位艺术家,必须有一颗沉静的心。没有一颗沉静的心,在喧嚣的、充满功利的现实世界中便会迷失方向。
   何水林先生自幼痴迷书法,四十余年来,他读帖临帖悟帖,无一日闲过。他以颜体为宗,《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凡流传至今的鲁公手迹,他无一不读、无一不摹,从而吸取颜体丰厚养料,形成其沉雄宽厚书风;他进攻“二王”、溯颜体之源头。“二王”书风,摇曳多姿,“大王”更变幻莫测,惊天地、泣鬼神。长久临习“二王”,有上天入地遨游太空搏击巨浪登临绝顶之感,下笔龙飞凤舞、酣畅淋漓,于颜书森严法度之中,融入翩若惊鸿婉若蛟龙之功效(引自蒋鸣鸣文)。他将身心浸透于书法海洋,使书法作品气韵和谐贯融,隽秀驰雅。他把习书当作修行。他说,其实人生和书法本就是修行,书法当是别样的修行,修、修什么?修的是心、修的是性,修的是境,修的是直觉、简洁与和谐,心灵是用书法来表达的。他以为,书法练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感悟。笔法用到精妙之处,则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何水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气韵和谐,点划灵动间,似有细腻对话;飘逸洒脱,提按使转处,若清丽驰翔。书法犹如心生的语言,将一位书法家的志趣情怀嵌入墨汁笔尖。对书法,何水林先生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他说,书法早已融进了他的生命,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了他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充实与幸福的符号。每天早上,他都会天不亮就起床,练上一个小时字画,然后出门打太极、练八卦。晚上回到家,不管多晚,他都要写上一阵。对于何水林先生,书画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以人生为砚,以心血为墨,磨出了岁月沉甸甸的内涵,何水林先生的书画体现了他对笔法、色彩有精到研究,对字的结构篇章塑造独特,形成自己的如一风格。
   笔墨含情,何水林先生追求未止。他说,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是一种创造美、感受美、传播美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美的感悟。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字外功夫,应不应该这样理解:只有修养之广博才能彰显书法之才情。书法所能够体现的是天赋,更是法度,意韵、阅历、意志、胸怀之融合。何水林先生与人为善,有一颗平常心,外界的世界不时变幻,而他一直依然故我,坐拥书法绘画之斗室,品味与字画相伴的宁静,享受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与他交往总似有一股暖流向你奔涌而来。
   孔子说,道不远人。书法之道,其道益深,其修弥远。从何水林先生作品中看到的不仅是书写汉字的法度,更重要的是他那颇具时代气息的意境追求。在浮躁的红尘中,他以一颗宁静安详的心,在一方宣纸之上尽情挥洒,恣意笔耕,书写着点画结构交织而成的艺术语言,心灵得到满足和愉悦,人生在墨香中得到静悟和升华。
   如今,何水林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再出发。他在追求心流的最佳体验。他于2018年入室大写意中国画大家吴悦石门下,背井离乡,从先生游,耳濡目染,渐入堂奥。举凡笔下人物、山水、花鸟,或写或工,俱得吴先生笔意。他不仅仅是笔墨形式的描摹与营造,更注重直觉与心性的表达。他把书法的修养,运用到绘画中,不断提升线条的质感与丰富性。体现了他笔墨线条技法之外的修养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心渠如许不彷徨,人生至爽是墨香。衷心祝愿何水林先生灵思泉涌、心流获得最佳感受,在墨香中体会着人生至爽的心灵体验。

共 34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书法欣赏类的散文,作者用及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书法作品的美好,并且描绘了写书法的大家在书写时表现出来的特殊天分和灵感,然后就是欣赏了一幅幅的书法作品,写得语言丰富精彩异常。使我们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散文中欣赏到书法的精美之处。更是用了许多笔墨描绘书法大家的人品和风格。这让我想到,写作和书法一样都是人文学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好文,谢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太行飞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8-01 16:16:43
  编辑了老师的作品,深深受益,感谢老师此稿看点。
太行飞剑
2 楼        文友:早起的昆虫        2019-08-01 22:21:11
  谢谢老师辛勤编辑和精彩点评,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早起的虫儿盼鸟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