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吃(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吃(随笔)


作者:镶蓝旗 布衣,18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46发表时间:2019-08-04 19:12:46


   有道是生命围绕时间运转需要养料,一日三餐生物钟会准时向你发出预告。任何人想要延续生命就离不开吃。可现如今的人们,吃不单单是为了延续生命,更多的是为了享受美食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非饕客,怎么说到吃了。因为昨天到“塔湾•兴顺国际夜市”吃了一次风味小吃,也学着发了个朋友圈,可朋友圈中又不能多写,实在是有些不尽兴,所以又拿起手机没有什么头绪的敲了一会。
  
   皇姑区“塔湾•兴顺国际夜市”的成立也是近两年的事。先前在沈阳比较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当属“兴顺夜市”。其次还有浑南的“长青美食街”、西关的“清真美食街”等。皇寺庙会的小吃就是“春节”或是“五一”那么几天。前几年碧塘公园曾经搞过一次美食展,那次也是短短的几天。“兴顺夜市”的营业是长年累月的,“兴顺夜市”的夏天,到了晚上,那可是人头攒动,乌泱乌泱的,真是人挨人人挤人。你就看吧!摊前的猜拳行令声,呜号呐喊声,还有商家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的很。由于人多造成了交通拥堵,市政府便决定搬迁到原肉联厂院内也就是现在的“塔湾•兴顺国际夜市”。各位看官你们说好笑不,国际夜市?我觉得叫的还有些小,应该叫宇宙夜市,我想这外星人也是要吃东西的吗!说不定哪天外星人还会光顾呢。现在的国人啊就是喜欢吹,赵本山不是说过吗,养两只羊的就可称之为扬总。现在有吃的地方不管你在哪里,生意都是很红火地,食客们就是逐花的蜂蝶。
  
   别看“塔湾.兴顺国际夜市”成立刚两年多时间,这里也是很火的。这不,四点刚过一点,食客们就陆陆续续的上来了,到了七点钟左右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了,有的摊前还排起了队。商家的叫买声南腔北调的,一个声音比一个声音高,有的还用上了扩音器。吸引食客的方式也很独特,有的哼着小调,有的扭腰摆臀,有的奇装异服,有的说唱,有的学着调酒师,把手中的串舞的上下翻飞。
  
   小吃中的烧烤是东北人的最爱,特别是盛夏。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烧烤摊前一坐。先来一杯扎啤,不用你点,店小二就会给你上一盘赠送的五香花生毛豆。端起扎啤狠狠的来一大口,那叫一个爽。一天的劳累、不顺、烦恼就会忘到了脑后。在你山南海北神侃之时,你点的什么大腰子、羊睾丸、牛羊肉串等陆陆续续的就给你端上来了。东北人豪爽,也能造。你看吧,个个桌上杯盘狼藉的。有的喝的面红耳赤、有的赤裸上身、有的乌了嚎疯的猜拳行令、有的骂骂咧咧七个不服八个不愤、……喝起酒来还管它什么人设崩不崩塌。人的本性在美味的诱惑下,在酒精的刺激下暴露无遗。
  
   “塔湾•兴顺国际夜市”有180个档口,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各种小吃也是香飘四溢。各有各自的风味,各有各自的独具特色。当你转到这个档口,色香味迷的你不忍离去。当你转到那个档口,精细的刀工绝美的造型让你迈不动脚步。这个品品,那个尝尝,一会你的肚瓜就会鼓鼓的了。唯独到泰国烤、炸昆虫档口不敢下口,串在竹签上的蝎子、蜈蚣、蚂蚱,还有串在竹签子上还在挣扎的虫子看了就让人胆颤。我在想这会有人吃吗?当我找了块地坐下享受美味之时,过来一位中年美女,手举一把烤蜈蚣(30一只),蝎子,油炸蝉还有什么虫子我叫不出名字坐到了我的邻桌,看她大口朵颐还劝她那有十四五岁的姑娘吃。看的我是目瞪口呆,让我敬佩不已。
  
   现在的商家也是脑洞大开,什么食材都可做成美味小吃。就说烧烤吧,不管你是地上有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你说什么不能上烤炉吧?不管你是什么食材,在炙热的炭火上刷上些调味料,再撒上些辣椒面、孜然粉、芝麻粒等,食材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那香味直往你鼻孔里钻,口腔里的涎水由然而生。这时人的意志力完全会被盘中香喷喷的美味俘虏了的。什么减肥了、什么肠胃消化不好了、什么烧烤食物可至癌了、什么医生的再三叮嘱了等等,去它妈的吧!造,就是开开心心的不顾一切的可劲造。不吃个饱嗝连天,不吃个肚瓜滚圆绝不放筷。
  
   清朝的美食家袁枚写过《随园食单》里面有十三单,他的特牲单里只有烤乳猪。袁枚要是吃过现在的烧烤,肯定会写出十四单,即烧烤单。他老人家会詳细的记录各种食材的烧烤过程及所用佐料。北宋的那个大文豪苏东坡要是吃过沈阳的烧烤定会写出“日啖烤肉三百颗,不辞长作沈阳人”了。那个唐朝的张志和要是吃过沈阳的烧烤一定也会写出“桃花流水烤鱼香”了。
  
   中国的美食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外国政要也是非常喜欢中国美食。你看,老布什和小布什还有安倍就喜欢吃中国的烤鸭。西哈努克就喜欢吃中国淮扬的狮子头。查韦斯就喜欢吃中国的松鼠桂鱼。金正日就喜欢吃中国的鱼翅。可见中国的美食有多么大的魅力。现在中国的美食在国外火的是一塌糊涂,什么左宗棠鸡,小笼包,老干妈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伦敦有一位女作家叫扶霞,专门向本国介绍中国的小吃。
  
   一个人的味蕾器官对一种美食的品评是不一的。有时你的味蕾会像岩石一样顽固,可有的时候又会像流水一样豁达。特级厨师做的菜肴固然好吃,可有的小菜馆或者是家庭主妇们做出的菜肴也会让人眼前一亮,欲放箸而不能。
  
   我也是吃过一些还算是高档一些的佳肴吧!你比如说:参、虾、蟹、鲍、翅等。还有一些地方风味如:黄河鲤鱼、纯正的内蒙手扒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德州扒鸡等。说心里话都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也可能我是一个贱皮子,是吃糠咽菜的料。到是我在熊岳拉葡萄时,葡萄场主人给我们做的红烧海鲶鱼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之后,我在天津吃过海鲶鱼,我在兴城、鲅鱼圈还有丹东也吃过海鲶鱼,为的是找寻那顿红烧海鲶鱼的感觉。无论是街头的小餐馆还是大酒店,可就是找不到那让我不能忘怀的口味。我自己还做过,那感觉就更别提了,蹩脚的很。是高手在民间呢?还是特定情况下味蕾的记忆呢?
  
   现在的人爱吃,会吃。
  
   吃,是为了亲情。吃,是为了友情。吃,是为了交际。吃,是为了享受。
  
   2019.8.24
  
  

共 23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灵动的思绪,生动的文字,关于“吃”的思考和感悟。文章从家乡的“塔湾•兴顺国际夜市”说起,在此吃了一次风味小吃,引出了关于“吃”的话题。文中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叙述了了许多美味,引用了一些诗句。生动有趣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9-08-04 19:13:53
  生动有趣的文字,关于“吃”的思考和感悟。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