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中国故事】麦子熟了(征文·小说)
二十二岁那年的夏天,我突然晕倒,醒来后得知是遗传了家族里的心脏病,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我,母亲一个劲地抹眼泪。文秀不但没有离开我,在我康复后很快做了我的新娘。
……
文秀喜欢望着麦田发呆,春天来了,麦苗可劲地疯长,她的心就藏在了起伏的麦浪中,随波荡漾,飘向远方。我知道她想我了。当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响彻在麦田上方的时候,文秀跑出家门,把自己舞成了世界上最美的那只蝴蝶。
她知道,麦子熟了,我就会回家。
短暂相聚的甜蜜背后是紧跟而来的分别,那滋味比想念更痛苦。
我的工资每月不到二十块钱,孩子又多,大部分的支出都是靠文秀去生产队挣公分,我一想到文秀的辛苦,就会拼命学习。
……
1982年,文秀承包了十亩土地,种了五亩棉花,五亩小麦。文秀没白没黑地干,但她一想到麦子熟了,又把自己舞成了世界上最美的那个新娘。
……
文秀用她卖棉花的钱给我买了一摞一摞的新书,我如饥似渴地饮读,发誓一定要让这些铅字改变我们家的命运。
当我有能力照顾这个家的时候,才发现文秀已被生活打磨得坚强而独立,她历经风雨,越发秀丽了。我开始仰望她,也越发离不开她了。
我以为她坚持留在乡下,是舍不得那一片土地,多年后才明白,原来她一直留恋麦子熟了的季节,她说她是属于乡下的,住在城里很不踏实,只有在乡下,才能等来那份喜悦。
孩子们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一个个考上大学远走它乡,而文秀则来回穿梭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我和孩子们吃着她送来的石磨粉和鲜嫩碧绿的蔬菜,感觉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文秀在乡下快乐地忙碌着,我依然会在每个麦收季节回家,我们的感情依旧有着初恋般的美好。
……
文秀突然死了,我不能接受,但为了孩子们,我得活着。
梅芬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意外巧合,那天,我在文秀的赔偿款里发现一张欠条,是别人借那个司机的五千块钱。我匆匆赶向河北,却无意救了要轻生的梅芬。即使我知道了她是那个肇事司机的妻子,我仍然不放心她离开我会不会再次选择轻生,只有把她带在我身边我才放心。
……
梅芬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我和她温柔相伴,相濡以沫过,我从未见过这么隐忍的女性。方雅在小玉大二那年提出让她去日本留学,我知道他们兄妹心怀的鬼胎。可他们又哪里知道,梅芬总是想法设法暗暗帮助他们,文秀用命换来的钱都花在了他们姐妹身上,他们买房子生孩子,她都是强制让我把钱通过他们的姨妈送过去,对小玉也是如同己出,她在这个家里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活。
芳芳很懂事,她不让母亲为难,因为小玉留学的高额费用,毅然中断学业,还特意嘱咐我们不能让小玉知道。尽管我托人费了好大周折让她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仍然觉得欠了她们母女很多很多。
梅芬不只一次躲着我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我没有去安慰她,她心里的委屈、无奈不能装得太满,需要发泄出来。这都是因为我的身体,我怕生气,怕劳累,怕操心,我怕的她都会一一吞咽下去。
梅芬听说一种草药对我的身体恢复很有帮助,那种草药生长在我们附近的一座山上,山高坡陡,时常有毒蛇出现,随时会有危险发生。我说不去,很危险,但梅芬还是坚决地去了。
……
五年后,我放心地把我的工资卡交给了梅芬,梅芬很是不安,坚决不要。后来我还是塞给了她,梅芬居然流下了一行热泪,事后她又放回我们俩共用的抽屉里。
……
梅芬去买菜了,陈新军打来电话说芳芳出事了,我怕梅芬承受不了,她买菜回来后我对她说,我的一个学生出差经过这里,约我吃顿饭。梅芬替我找出衣服,嘱咐我千万别喝酒。
事后,陈新军对我说,肇事司机无力承担赔偿责任,被救男孩的家长主动要求给芳芳妈妈二十万和承担孩子的抚养费。陈新军说他还有能力抚养孩子,就只要了二十万。随后陈新军就把这二十万转到了我的工资卡上。
梅芬这几天总是心不在焉,几次出去扔垃圾又拿回来了,我猜想她已经知道芳芳出事了。
有一天,我突然心绞痛,偷偷去了医院,医生告诉我要多加小心了,通过造影显示,应该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我放弃了,相比我的父亲和我的两个姑姑,我比他们已经多活了十年,够了。
我没有时间在医院耗费了,有些事情我怕来不及做就走了,我们家的人都是说走就走的。是时候给梅芬做些安排了,我真不敢想象,我走了,她该怎么生活下去啊!
梅芬也喜欢麦收的季节,新麦入仓以后,她就会拿一个小马扎,在一个大盆子里认真地把小麦里的石子一粒粒捡出来,然后用井水一遍遍淘洗干净,晾成七成干,再去村里的石磨坊磨成粉,然后运向城市的四面八方。看着梅芬累得满头大汗,我说,现在农民都把小麦卖了买面吃,就不要再管孩子们了。梅芬笑笑,哪是管孩子,这不是为你吗,你的身体需要格外注意,买的面里都有添加剂,是顺便给孩子们的,我还有力气,闲着也是闲着!
相对于收获的季节,梅芬更喜欢播种的时候,我知道她播种的不仅仅是小麦,还有一份美好的期待,她期待孩子们能接纳她,亲人一样相处。多年来,她一直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尽心尽责,输送一种不曾消失的亲情,让这份亲情不会因他们母亲的过世而缺席。
……
小玉出国留学的费用还差两万,梅芬卖掉了乡下的房子,跟我又回了城里生活,我知道她和文秀一样眷恋土地,眷恋土地上的一切葱茏和金黄。但她说,卖了吧,房子再不卖就要倒了,等小玉挣了钱给我们买新的,再说回去不也离孩子们近吗。
……
我心绞痛一次比一次厉害,我把那二十万转又给了陈新军,托他在河北老家买一块地,盖几间宽敞的大房子,再把荒芜已久的田地撒上种子,梅芬迟早是要回去的。陈新军说,方叔,你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五
不想再看下去了,心脏一直在剧烈地起伏波动,所有的故事情节我都不陌生,我之所以愿意深陷在这篇小说里,就是觉得父亲又活过来了,我在和他在进行一次真实的促膝长谈。父亲一直在说,我一直在听,我一直在不停地自责,为什么我不能再勇敢一些,替父亲替梅姨去挡一些风雨呢。我的父亲,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做着该做的事,他渴望被理解,更加渴望亲情的理解。
记得芳芳姐在一篇作文中写到,方叔是一座山,我总是站在山下仰望。方叔却说,你们只看到山的高大,却不知山的寂寞,要是没有奔腾欢唱的小溪相伴,山也就不会有它的快乐。我歪着脑袋看方叔,方叔说,山水是相融的,就像我们。
或许这篇小说就像梅姨所说的,这就是结局,这个结局本该也算是完美的了,父亲做的也只能这么多。但父亲是懂梅姨的,他知道她要的不是这些,她有个心结还没有打开,她苦苦等待的麦收季节还不曾到来,父亲也迟疑着不肯结尾。
我铺开纸,用最感性的词语在父亲宏伟的建筑上添加最后的一块砖头。收笔那一刻,我和父亲终于心神交汇,相视而笑。我听见父亲对我说,你有责任让更多的人去相信这个世界是温暖有爱的,你更有义务让梅姨放下心中的忐忑,不必为她日后的一日三餐和生老病死担心,这是她理应有的归宿!
我把完整的书稿交给黄主编,黄主编并没有去看书稿,赞许地点了一下头,轻轻抱了我一下,抬头的时候我发现他眼睛里有轻微的湿润。
我犹豫着要不要提一个特别的要求,黄主编像是知道我要说什么,他又一次握紧我的手,我再次感受他传递而来的温暖,他说,放心吧!你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美好,麦收的季节里,你会收获双重喜悦的。
我在日历上圈出芒种那一天,静心等待麦子成熟,等待梅姨回家。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又想起父亲书里零零散散的段落:北风正紧,夜被拉得越来越长,我寂寞的手指正在酝酿一场相思的美梦,我把月亮幻想成乳房,把雪花装进信封寄往春天,然后执着地等待
……
一滴泪,放纵笔端
写下一枕寒凉
咫尺成了天涯
梅芬,似轻花拂面
似暗袖盈香
……
在风的耳语里
她不是远山,是归帆
……
风拨动着窗棂,掀开窗帘的一角,我感动这世界难得的真情恰好被我目睹,这真情也撩拨了我内心的向往。在这样的无数个夜晚里,我沉浸在父亲与母亲和梅姨的缱绻中,他们的缠绵悱恻让我的内心莫名的羞怯起来。父亲曾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了陈新军这个人物,那个曾被我看一眼就脸红的男孩是父亲看好的,是父亲鼓励他娶了芳芳姐,而他也在我懵懂的童年回忆中留下了纯净的一笔,这让我相信所有的真诚都会在记忆里存放。
终于等来布谷鸟的第一声啼叫,父亲的新书出版了。黄主编说,我们做了新书预告,光你父亲所在的学校就订购了两千册,很快大街小巷也会争相传阅,你父亲正在走向千千万万人的心中。
我给父亲送去一本《麦子熟了》,双手恭恭敬敬放在他坟前,在忽明忽暗的光影中,我又开始了和父亲倾心交流。我听见父亲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那是他心底存放已久的压抑,也是他最后的牵挂。
父亲彻底心安了。我对父亲说,爸,您放心,只要我不把自己弄丢了,梅姨就会一直跟着我。
我又听见了父亲均匀舒缓的呼吸,透过他房间里的黑暗,清晰地看到父亲这次真的睡着了,我大步向车站走去。
梅姨看见我出现在麦田的时候,惊喜地叫出了声。她头上戴着一顶土黄色的草帽,阳光下,手中的镰刀挥舞成了一圈圈金色的弧线,弯腰,蹲下,汗水哗哗直往下淌。我朝她奔过去,梅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也一样。
这时候,我看见一辆轰鸣的机器朝这边开来,指挥机器的人有点陌生,又似曾熟悉。
梅姨说,新军请假回来排了一天的队这才轮上我们,小山区机器少。我说自己割吧,还省钱,他不让,说排队又不累,机器收割快,也就是排队的功夫。
不知什么时候从我脚下冒出一个肉嘟嘟的小男孩,他仰起小脸,好奇地盯着我问,你是我妈妈吗?
我心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这孩子的声音我听一次就记住了,第二次便是喜爱了。弯腰抱起他的同时,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热辣辣的目光,我看向陈新军,陈新军这次不再脸红,而是勇敢地与我的目光相撞。
忽然他指着远处一辆正朝我们疾驰而来的轿车说,看,那辆车前几天也来过,一共四个人,他们说找妈妈,妈妈当时还没回来。
车里的人在把头伸出车外使劲向这边挥手。我如释重负,一阵狂喜,抱着孩子大声喊着,大哥,大姐,二姐,三姐……
车屁股后面扬起的尘土越来越多,驶向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梅姨紧张地一遍遍去擦脸,我知道她擦掉的并不是汗水。
我拉着她向前走,走向我的哥哥姐姐们。
阳光很热烈,铺满一地金黄。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