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大漠里的发菜(散文)
【编者按】一篇描写南北文化差异的美文。文章由扬淮名菜大煮干丝说起,它并不是什么名贵菜,只是堂倌菜,旧时茶馆伙计的小费来源。却做得精益求精,渐渐地,有许多人去茶馆吃茶,目的却是吃到干丝。汪曾琪做干丝用豆腐代替,精华就在素白里。湖北人不喜欢吃辣,但它融合了众多口味,品各方美食,如今也开始吃辣。好友老李请客,说是要办古城文学盛会。作者应邀乘飞机抵达兰州,再到地级市武威,这儿气候干燥,阳光热辣。老李说着当地话,虽然一肚子学问,但交流起来很困难,多亏有西木从中翻译。这样的地方粗犷,不可能吃精致的干丝。西北的汉子,大块朵颐,大碗喝酒,吃的是羊肉。一种像头发一样乱蓬蓬的"戈壁之珍"发菜成了稀有之物。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可谓大矣!文章语言妙趣,观点鲜明,耐人寻味。通过南北饮食文化的对比,写出了它们的不同。南方精致,北方豪放,人也是一样受地域的影响。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8130007】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8-10 17:43:18
老师心思细腻,感受独到,观点鲜明,语言风趣,通过南北饮食文化迥异的对比,写出了它们各具特色,由物到人,地域的影响不可忽视。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吟媚 2019-08-11 09:33:49
感谢编发,您辛苦了。
回复4 楼 文友:吟媚 2019-08-13 23:57:09
感谢来读
回复5 楼 文友:吟媚 2019-08-13 23:54:55
谢谢
回复6 楼 文友:吟媚 2019-08-13 23:54:22
谢谢推荐。祝夏祺
7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8-18 08:46:3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