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回归(散文)
每个寻梦的人,最终将抵达自己灵魂的故乡。无论高官巨贾,还是平民游子,无一例外。人生多么短暂,在浩渺的时空中,百年仅一瞬而已,要如何寻找到自己在时空中的定位?我说不清楚,但我坚定的认为人是从童年出发去寻梦,而心灵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回归到自己故乡——或许是精神的家园。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好想回到童年。若能回归到童年,看池塘,听知了,捕蝴蝶,玩蚂蚁,该有多好啊!这可比上班、戴面具聊天、聚会、扮演生活中的各个角色好多了。而回归童年只能是一种向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在散文的世界里回归。如果人永远长不大,就会被淘汰。家会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也不会进步,就返回原始社会了。
童年回不去,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颗童心。保持一颗童心,可以让我们在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时,有自己的调节方法。这个方法可能是散文,可能是自己构建的精神城堡,可能是一首并不太惹人喜欢的小诗——发泄的诗。如今我依然保持着童心呢,一直保持着。我才不会和人计较利益或名声,我只想活得快乐,活得舒服就好。
和女儿玩时,往往能看出我有没有童心。当我不戴面具真诚地和她玩时,她的笑声就比较天真些;我若偶尔有点小欺骗,比如欺骗她不能总是看手机,常看手机将来不能读幼儿园时,她的笑声就比较委屈些了。和女儿在一起,真像回归到童年一样,但是其实,我已经三十九岁,已值不惑之年。我在这个充满竞争和秩序的社会中生活,总觉得有点压抑。如果可以,我愿意承受这世间一切的不公平和一切的竞争,替女儿背负世间所有的面具。让女儿永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只要看着她幸福,我就会很幸福,甚至比她还幸福——我是否有点自私?
我已值不惑之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前些日子和同事小苏说,我如果少十岁和你一样大,不知该有多好。生理年轻其实就是人的财富,而心理年轻则未必——如果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则会被社会淘汰,这一样是个悲剧。因此,我又想其实我是无法让女儿一直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的,我自己都无法无忧无虑,又如何能够给予女儿一直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呢?我啊,只要年轻十岁就够了。回归到将近而立的时光,让自己的立,更顺利,更容易些就好。这样,我的人生就会少一些坎坷,就不会让亲人朋友们觉得惋惜,也不会有后悔和不堪回首的遗憾了。诚然,这样会使我的人生少了点宽度,思想也会少一些深度,但我会有更为健康的身体,我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我的脑袋一定会听从我的安排来思考,而不会胡思乱想。我可以读很多的书,很多生活中体验的事,读书一样可以体验到,又何必非要去经历?
而今,我时常望着星空,寻找自己在时空中的定位。我来这世界,是来做什么的?我有前生和来世吗?我的今生将修成什么样的果呢?我该如何保持一颗不泯的童心?或许,保持童心并幸福地生活一辈子,也将是我的今生的果了。这已经很难,我又如何能够有更多的奢望呢?我还能高声地笑,痛快地哭吗?我不能,我的童真仅剩这么一点,我并没有走在回归童年的路上——我已逐渐苍老。可当我白发苍苍时,我能够童心未泯吗?我的善和我的欲望、懒惰、自私正在进行战争,人啊,终将回归善良——这是人类的宿命。
谁又能逃脱回归的宿命?谁又能逃脱返回自然的宿命?这似乎是生命的悲剧。而回归其实是一种幸福,因为生命必然会走向死亡,若在死亡前,我们已回归到出发的原点,是否更加圆满?带着对生存和生活的拷问,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此时,明月正在窗外照着,她千古如是,时圆时缺,从原点出发又回归原点。生命短暂啊,若能如此,便符合自然的规律,便是一种福了?我想,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