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别样的历史见证者(随笔杂谈)
前些天有人在聊天软件上跟我说我是“别样的历史见证者”。
我看了他的评价,没有展露出一丝一毫的喜悦或自豪来,更多的还是以一种惆怅的心境看待他的评价,因为我从这短短的几个字当中读懂了他的意思,更品出了自己的性格。我搞不懂他是在向我表达他的敬意,还是在向我表达他的冷嘲,我好想问问他,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是敬也好,是嘲也罢,皆与我无关,我还是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敬或嘲而发生任何实际性的改变,仅是岁数在一天天变大,身体在一天天缩小。
“别样的历史见证者”,毫不自夸,我是担得起的。我想,他一定没少读我写的那些不值一提的文章,才会发出如此之感慨,如此之评价,因为我的文章完全颠覆了时下的标准,完全以另一种促膝闲谈,诙谐打趣,又针砭时弊的姿态砸向所谓至高无上的文坛。我称自己所著为“丑文”,因为太多的人喜欢写风花雪月,喜欢写山水江海,喜欢写飞鸟鱼虫,喜欢写家长里短,喜欢写正义满满,喜欢写好人好事,喜欢写道貌岸然,喜欢写冠冕堂皇,喜欢写气势如虹……而我,偏偏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泡在一个池子里,以至于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写一些真实的,丑陋的,不加粉妆与修饰的东西。写着写着,自然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之评价,一种讲我思想龌龊,负能充盈,一种讲我偏执极端,冷血无情。其实我深知自己既不龌龊,也不极端,更不无情,我只是装不得聋,演不了瞎,扮不了哑,既然听到、看到,便会去说,去写,而非刻意回避,或尽量去寻找一个相对光洁的角度看待某件事,极尽圆滑世故地赞上一赞,扬上一扬。
我不曾反驳给我评价之人,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去反驳,他们只不过是在借助所谓唯美文章摆弄自己的身姿,看上去生活在诗情画意,完美幸福的世界里,可实际上呢,不过是怂包一个,不敢以文章的形式坦然面对自己正在面对的世界。与此同时,他们更希望文坛之所谓主流人士能够为他们做出的卓越贡献点赞,渴求被吸纳的他们自然还会日以夜继于他们理想中的唯美,现实中的攀爬。
坦白地讲,我做不到。只是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之中要么无为唱和,要么掠美市恩,却得到了众多嘉奖。反之,我秉承真切,实事求是,反而得到更多的是反感的冷眼。可见,若非他们把我当作异教信徒,便是他们最见不得,听不得真的东西,他们只希望自己活在虚假的文章里,但却真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富裕生活中,直到灭亡。因为他们俨然把自己当作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逸客,认为这就是完美的世界,纯粹的幸福。
不消说,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所公认的最好的文学家,文学作者,因为他们知道上面最怕什么,他们也知道自己最怕什么;他们知道上面需要什么,他们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了解大事小情,却只管弘扬大事,忘却小情;他们懂得权衡利弊,却把利透过笔尖缓缓刻在纸上,把弊烂在心里。他们可谓是时代的口舌,社会的风景,千树万树,不如他们的话术,爹亲娘亲,不如他们的文章亲,因为从上到下都认为他们的文章正象征着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缩影,是无可置疑的历史文案。
我可以为此发笑吗?当然,一个人的笑容是任谁都阻止不了的。
我佩服他们的审时度势,我佩服他们的吮痈舐痔,我更佩服他们见难著简,嗅丑添香的能力、耐力与魄力。
诚然我也理解,理解他们的苦心,恰如很早之前我讲过的一句话,“文学始终羸弱”,作为弱者,他们理应依附于强者,甚或更强者。况且他们并没有谎话连篇,只是在刻意隐藏其它而不提;他们并没有显露出三叩九拜的媚骨来,只是会时常弯腰讲出万分感谢等寒暄;他们并没有完全脱离世俗,他们还要进食五谷杂粮,只是会偶尔调侃两句,“有钱没钱,一样过年”、“有权没权,左右逢源”、“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懂得知足”。
我在想,这类鬼话他们是断不敢跑去坟地说给鬼听的,保不齐哪个坟地里面有他们的爹娘,有他们的祖辈,听他这么一说,无不显灵于他们面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地冲他们鬼叫道,“你装什么装啊,还知足呢,并非我们想知足,而是我们不知足又能如何。你倒是别知足啊,让我们看看,你能为我们家族光宗耀祖到什么地步。拿出你的本事来啊,别一天到晚讲那些屁用没有的东西。都好些年了,我们还都住在荒无人烟的坟包呢,你厉害,你厉害就帮我们挪坟到八宝山啊。都好些日子了,连冥币都没给我们烧来一沓,就知道整天鬼叫,再乱叫就把你带走!”
倘真如此,我真怕他们得了癔症。我奉劝诸位,骗人的话可以随便说,因为人没那么灵光。但骗鬼的话尽量少说,甚至别说,鬼是很灵光的,真骗了它,它能折磨你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辈子与病痛打交道。
“别样的历史见证者”,其实这个评价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只有我知道。是我作为仅有的另类出现在了这个时代,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记录下来一些这段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的人,以及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等到若干年以后,当后人有幸回忆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这段历史并非尽如他人所绘,盛世乾坤,一片大好,他们能够从我的文章中得到一些有违正史的支离片段,从而能够让他们更为全面,更为真切地了解这段历史,这即是我存在的意义,这正是“别样的历史见证者”的由来。
在此之前,我还真就没想过这么远,我只是会时常调侃自己是未来的梵高,死后的价值和意义将难以估量。恰逢网友的这一评价,我才忽然发觉,我似乎贬低了自己,我既然能够以文章的形式勾勒出一幅时代画卷来,那么比起只会作画的梵高,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来。他只不过是一介画匠,定义了一个绘画派系出来。而我,作为一介文匠,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人文故事,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