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课堂趣事(散文) ————涉及课堂危机处理的多向思维
那还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在农村小学教四年级。
一天我去上数学课,班长喊“起立”后,我还没来得及鞠躬行礼让学生坐下,班里比较有名的顽皮生孙宝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当时我愣了,全班同学也都愣了。
我看着孙宝生,以为我的目光可以让他停止大笑。他好像也想停下来不笑了,但就是控制不住,捂嘴都不管用。受他感染,有一部分同学也笑起来。我很纳闷,以前没出过这种情况。大家都看着他,有跟着笑的,但多数莫名其妙。
目光压制失效,我只好直问:“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早饭吃的饺子?”
全班大笑,孙宝生先是捂着肚子又笑了一阵儿,然后边笑边指着我头上说:“老师……你的头发……像鸡毛……”
他这一说,全班学生的目光都转向了我,然后是哄堂大笑。
我用手试着摸了一下头上,果然,一撮头发昂首挺胸站在巅峰。我的天,向来不修边幅的我,早起上班前没有照镜子的习惯,可能是晚上睡觉姿势有问题吧,头发翘起来没及时处理就进教室了。
但是,你说“鸡冠子”似乎比“鸡毛”更好听也更贴切吧?“鸡毛”怎么听都不如“鸡冠子”上档次!
我赶紧用手压,但这撮头发具有坚韧不倒的精神。压下去,手一离开人家“噌”就站起来。讲桌上既没有水也没有吹风机,而我又无法完全离开讲台,看来这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集中在讲课上了。
学生还在站着,边笑边看着我丰富的动作表演。
我是没法搞定这撮头发了,怎么办?
突然我一拍桌子,满脸遗憾又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孙宝生,嘴里“啧啧”几声后说:“你说你呀孙宝生,昨天语文课学习比喻句,我讲了一节课,你怎么都不明白。现在刚要上数学课,你怎么倒把昨天语文课上不明白的弄明白了?难道说你,非得数学课上讲语文,语文课上讲数学,才符合你的学习特点吗?”
全班同学都不笑了,孙宝生也愣愣的看着我,半晌才问:“啥……比喻句?”
我说:“你刚才说的,老师的头发像鸡毛。老师的头发,就是本体;鸡毛,就是喻体;像,就是比喻词。你这不都明白了吗?说完整一点,可以是:“老师的头发像鸡毛一样,或,老师的头发像鸡毛似的。”
孙宝生:“这就是比喻句啊!”
我说:“是啊?这下你明白了吗?”
孙宝生:“有点明白了。”
我:“那你再说一个比喻句。”
孙宝生想了想,说:“老师的脑袋……”似乎觉出不合适,赶紧改口:“孙玉虎的脑袋像西瓜一样。”
“哗……”全班大笑起来。
我说:“对对,这就是比喻句。”
孙玉虎急了,跳起来说:“我也明白了,我也会说:孙宝生的手像鸡爪子一样;孙宝生的腿像木头桩子一样;孙宝生的脑袋像……像尿盆子一样••••••”
“哄••••••”全班乱了。
被提到名字的同学马上反击,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全出来了。
短时间内,我是插不上嘴了,只好先由着他们闹。
虽然语言已经不是很文雅,但看到他们无比开心的样子,我哭笑不得的同时,心里也纳闷:昨天用了一节课专门讲比喻句,效果怎么还不如这样好呢?
抛开语言的“低俗”还是“高雅”,我相信,现在所有学生都明白“比喻句”是怎么回事了。
看闹得差不多了,我使劲拍掌让大家静下来。等学生把气喘匀了,我问:“比喻句都明白了吧?”
学生齐答:“明白了!”
我继续问:“如果让你写一个比喻句,都会写了吗?”
学生高呼:“会写了!”
我说:“会写了可是会写了,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不文明的比喻句,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比喻句,绝对不能用在答题上,否则我就把你的脑袋修理得像猪头一样!记住了吗?”
学生们哈哈大笑着喊:“记住了!”
然后我说:“那么都请坐。下面我们讲数学。希望你们把刚才领悟比喻句的聪明用在数学上,也能马上明白老师讲的数学内容,好不好?”
学生高呼:“好!”
我说:“如果你忘了如何发挥你的聪明,你就看看老师头上这撮鸡毛。”
学生轰的一声又笑了。
想不到的是,我用了大约十分钟解决了比喻句的问题后,原本一节课的数学内容,没用30分钟,不光讲完了,练习题也做完了,效果比平时40分钟还好得多。
在这30分钟里,依然有学生会把注意力转到我的头发上,但我没有回避,更没有斥责,而是经常主动提起。比如,某差生把题目作对了,我就狂揽功劳:“是老师这撮鸡毛让你变得更聪明了吧?”
最后我总结说:“没想到这节课不光顺利完成了数学任务,还把昨天没学好的语文比喻句问题顺便解决了,我要感谢孙宝生。当然,我也不能抹杀我头上这撮鸡毛的功劳。”
这节特殊的数学课,就在师生无比的开心和无穷的遐想中圆满结束了。
后记:
这一突发事件,把我的所有预设完全打乱了。时间乱了,气氛乱了,预先想好的开篇引入无法出口了,提前备好的教案根本没法用了。可以说,这一危机处理不好,整堂课势必崩溃。
还好那时年轻,爱好广泛,反应快。我从引发危机的情况入手,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与学习内容交融,并最终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原定的内容需要改变,课堂结构和过程几乎完全推翻。但不得不说,这次危机的处理,带给我和学生一次全新的享受。我们的收获,也是出乎预料的。
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敞开心灵,勇于面对并拥抱任何危机,善用反向思维和多项思维,敢于剑走偏锋,不仅能反败为胜,还可能战果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