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故乡】我记忆中的老支书(散文)
岁月的流逝,真的是不可能把每一个人在心底里故乡那最难忘的记忆给冲走的。反之,更加牢牢地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老支书”,这个熟悉的名字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和跳跃着,不知不觉地有一件难忘的战斗情景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
那已经是我在故乡的时候,就是一九七七年春的往事啦。
为了赶在洪水前完成整个电站坝首合拢的战斗任务,大家已经相继战斗了三天三夜,可以说已经筋疲力尽了。但,为完成任务,这就是最后的一天奋战。
我,刚放下饭碗,夜幕已经降临了。坝首的工地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你追我赶,一片欢腾的场面:有的运水泥,有的运砂,担石头,推车,个个干得汗流浃背,没有一个停下来休息。电焊机的闪光和星光交织在一起;拌浆机的声音和大家的劳动歌声融合在一起,奏成了一首改造大自然的的战歌,在驮娘江畔的夜空中回响。
——我简直被这一繁忙的战斗场面所迷住了,要不是旁边的同志提醒,我还以为是来“参观”的呢。
于是,我就拿起工具奔上了坝首,投入战斗。
“快让开。快把那辆水泥泥浆车抓住——。”
在我旁边不远的几位同志惊讶地脱口而出地大声喊道。
回头一看:推车的同志被路上的石头拌倒了,飞快的泥浆车沿着斜坡直冲人群聚首的坝首大拱上,大家都在忘我地劳动着,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危险的事情即将发生。
哎呀,我立即丢下铁铲,朝车子的方向奔去,说时快,从左边人群中冲出了一位年过半百,中等身材,头发斑白,两眼炯炯有神,身体健壮的老同志来。我因跑出去太急,没注意到自己冲出去的方位。
“快闪开。”我听到了喊声,便下意识地朝左边一闪车子就“呼啦”的一声从我的身边“哗”的察身而过。
只见那位老同志弯着腰,双手紧紧地抓着车把子,把它转推到路边那没有人在的沙滩上,车子乖乖地停了下来。
我望着它的样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大家一下子涌了过来,“受伤了没有?”
我对着大家直摇头。“没有伤着。”
另一边,大家也围住了那位老同志,“真的危险哪,你受伤了吗?老同志?”
“……”大家都赞佩着老同志。
我赶紧拨开人群,走到他的面前一看:啊,这不是老支书何明玉吗。
他已经下班了,怎么又来到工地上了呢?我赶紧走上前去,紧握住他的双手哽咽地说道:“老支书,要不是你,我……”
“说这干啥嘛,吃一斩,长一智,对这种事情要冷静,沉着,有方法地处理它,就可以避免的。”我,刚把手放开,觉得老支书的手背上湿润润的,我拉起来一看,右手背上被刮破了一层皮,渗出了鲜血。
原来,在他抓住车把的时候就被路中的石头所刮破的。
我心里感到怪难受的,就对老支书说道,“老支书,手伤成这个样子了,还不快回去包扎,这班又是你的,怎么能留……”
我,把话停住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上,明白了我要说的话,就微笑地说,“不要紧的,刮去一层皮,没伤到骨头嘛,还可以干的。”他动了动自己的点手。
大家都在旁边劝说:“不行呀,老支书,你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同志们,你们的一片心意我是完全理解的。可是,现在正是争时间,抢速度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虽然受了点伤,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落后的面貌,可不能被那么一点困难所吓倒哪,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决不能被这一点伤所难倒困住,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多贡献一点力量。走,我们去干活去。”
说完,老支书就走进看来那喧闹的工地里去。望着他那坚定的身影,此时,便感到多么的高大,摸摸自己手上的那么一点点皮伤,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忏悔。
说实在的,我的手上也热辣辣的,但转而一想,老支书的行动又在我的身边鼓动着,“这点伤不要紧的……。”于是,我就迈开了步子沿着他的身影,走进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
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几十年了,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目中久久不能忘去。
每每一思想起来就是那样的真实,历历在目,一个人的朴素与平凡,伟大他的形象。
打倒“四人帮”那年,我在家乡见到了老支书,有好多话要说,但怎么有说不出来……,他,已经变老了,可他的那么一点精神却在我的心中永远是那样的坚定和鼓舞人心……
我,只是默默地祝愿他的身体健康。故乡的人心永远是那样的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