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果子德行(随笔)
高楼大厦林立,别墅洋房错落,小区整洁有致,大街小巷,路边门前,公园林地,绿树成荫。春风拂过,新绿争宠,花繁叶茂,蜂蝶嬉戏,馨香扑面,情怡心醉。几番春雨,几度春风,枝头挂满的杏、桃、梨、樱桃、李子、山楂等长着长着,青变白,变红,变紫……绿树、碧草、果子,给人们带来愉悦、生机和希望。
日复一日,果子长大。观树赏果的人日渐增多,然而采果子的队伍也随之而来。有组团的中老年妇女,有随机的大爷,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避讳,提筐拎袋,搬凳架梯,举棍挥杆,齐聚树下,只要果子稍稍由青泛白便会惨遭洗劫,树枝折损,树叶碎落,然而她们却每日逡巡,乐此不疲,时而交换果树信息,时而交流果子的储藏和食用方法。职业而专业。
所在小区旁果园绿地的杏指甲盖大就开始被摘,李子刚开始泛青挂霜就枝丫狼藉,就连小桃红结出的玻璃球大的小桃子也难逃厄运,被撸下来现场剥皮取核穿手串。大妈们还结队持“优惠卡”、“优待证”带着编织袋,乘公交到路宽、树多的新区扫荡,公交车上,大袋小袋,欢声笑语。
一日,忍不住问之:公共的果树,果子尚且没熟,摘家去合适吗?答曰:公共的我也有份,不摘烂了也白瞎,反正也没人管。无语。
果子虽可惜,德行更堪忧。
几年前曾经有驾车旅游者,经过农民的玉米地,见无人看守,便停车带着孩子掰了一后备箱玉米。被发现后理由是:无人看管,掰回家尝尝。
记得在网上也曾看到:带着孩子的一家人,开车旅游途中,见四下无人,偷摘香蕉。被拦下后,理由也是:没人看守,以为是公共的。
如出一辙的理由,可恨,可怜。
且不说公共的树有没有你家的份,也且不说自家树的果子会不会没熟就掠夺式采摘,也且不说没人看管就可以随便摘。摘走的看起来是青涩的果子,其实更摘掉了文明;留下了残枝败叶,更留下了自私的品行;你们的言行摧毁了孩子们心灵的纯真,也摧毁了文明公德,一座美丽的城市素质标签则因你们而黯然失色。
没有管束就道德失控、底线失守,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心理和普遍社会现象。看似平常的小事,折射出的却是人的真实道德品质,与一滴水也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言行,是其德行和操守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样是以国民的言行为表现的。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结满果子的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笑他迂腐道:“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啊,这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彰显了一个人的品德。品质和操守是由人的内心德行决定的。有德行的人才会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不知大妈们与有德行古人之比较,可否汗颜?
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这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可爱可敬的战士、革命前辈正是用这种“不吃苹果”精神和品德,赢得民心,打赢战争,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一个自私的人是可悲的,如果恣意蔓延就很可怕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愿我们携手以德馨品端扮靓我们的城市,强大我们的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