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穿越(随笔) ——读《往事如烟》随想
汉中之行,我们姐妹三个,在汉英和三元的陪同下,去祭拜了仁叔叔。仁叔叔就是当年和父亲一起创业开启照相馆的老朋友之一,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过命的交情。如今老一代人都已经不在了,可是我们子女之间,和父亲的徒弟之间,还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百年世交,不容小觑。
2018年,是我们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我和当年的同学们相约,重返黄土高坡,我们乘上太原至蔡家崖的红色旅游列车,直抵兴县县城。这是2017年才修建完工的一条铁路;为了发展红色旅游,为了发展老区经济建设。原来两天的里程,现在4个小时就能完成。到达兴县后,我们一路受到热情接待,到达我们曾经插队的村庄,乡亲们热情地拉着我们的手,惊讶地问:"50年过去了,你们还记得俺们村呀?”我回答:“哪能忘记?就连我们的家人也没有忘。几年的功夫,要寄来多少封信,地址早都背熟了。”谈笑中,我们踏着50年前的足迹,回望了曾经住过的窑洞,村部,水井,沟沟梁梁,看望了老房东和曾经一块儿战天斗地的农民伙伴。大家都无比兴奋。
山西兴县,至今还是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可想而知50年前是个什么样子,穷乡僻壤,荒蛮落后。可就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却实实在在地滋养了我一生,赋予了我一生的勇气和力量。
此行,我们又到了黄河壶口瀑布,望着汹涌澎湃,激流而下的滚滚黄河水,我深深地被震撼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就是最早的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朝代更迭。但是滚滚黄河水从未停止奔腾,华夏子孙始终在演绎着“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势不可挡!面对黄河,母亲河,我突然间感觉到一身轻松,从未有过的轻松。心中一切的一切都释怀了!释怀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今年,2019年是我们的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四川电视台以共和国同龄人的角度,再次采访了小哥。讲述老照片里的一家人,是父亲纪录了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的成长过程。小哥用相机记录了自己的小家庭,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从小家看大家,从而见证祖国的巨大发展和变化。面对镜头,我们兄妹异口同声地发出了“祝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年轻”的声音。
六
百年时空的穿越,从近至远,从远至近,直至今天。
我在这头,父母亲在那头,他们已融汇在满空星辰中,俯瞰着美好人间!
百年万花筒中,滚动着百年老照片。老照片的背后,折射着时代最强音——中华民族日益走强!
—部家族史,半步民族史。万花筒中,我看到了最灿烂的一幕。和煦的阳光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在嘻嘻玩耍。中青年朋友在疾步快走,老年朋友在开怀畅谈,似曾相识的身影啊,都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开拓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
一派和平、和谐、和美的景象。这不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祖国大家庭吗!
感谢《往事如烟》一书,给我以启示,使我鼓足勇气,把一年来穿越的心得,记录下来。
626农村巡回医疗队,在历届下放的大潮中,从人数规模上来说,都算不上第一,但却创造了唯一。是唯一的一个能在50年后,老少三代聚合在一起,共同回忆,共同书写那段曾经过往的历史,并编撰成书《往事如烟》的一个群体。在此,谨向626群体表示崇髙的致敬!
谨以此文献给我远去的父亲母亲!献给兄弟姐妹们!
袁香云2019年8月11日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