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重游图木舒克(散文)

精品 【晓荷】重游图木舒克(散文)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5发表时间:2019-08-25 17:09:25


   “为什麽我的眼睛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太深太深”,不论我走到哪里,不论我是在飞机火车或者旅途,只要见到维吾尔人,只要听到维吾尔语,我就会想到图木舒克,就会在脑海里浮现一幅幅画面……
   1969年冬,我21岁,第一次来到图木舒克。那时,自治区革委会决定将农垦厅小海子垦区巴楚总场及两个人民公社,划归兵团农三师管辖。我作为工宣队的一员在这里工作一年。学会了维吾尔文,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
   2008年5月,我60岁,又一次来到图木舒克。眼睛已经老了,记忆却很年轻,目之所视与脑之所忆,交错叠加,感慨万端,叹一句“戈壁惊开新世界,古城新奏刀朗乐。”
  
   包尔其山
   1969年冬,我第一次见到包尔其山。西北来,东南去,青灰色的石灰石,涓滴皆无,寸草不生,暮气沉沉,峥嵘苍老。我的工作组在山西南面的切克莎尔德大队,去阿克他木必经包尔其山口。坐在尘土飞扬的马车上,听到少数民族兄弟讲传说,顿开茅塞,兴趣盎然,这座山很不寻常,有厚重的历史积淀。
   包尔其山古代与图木舒克山脉连为一体的。喀什噶尔河与叶尔羌河在此汇合,汹涌澎湃的河水冲开一道巨大的豁口,两山分开。水生沼泽,芦苇丛生,人们编织席子为生。“包尔其”维语意为编席人。不知何朝何代,河水两边山上堀起两座城堡。北为“唐王城”,南为“托库孜萨来依”古城。我那时年轻,好奇好游,两座古城都登上去了。青天高远,长风流波,旷野沙浪,思古悠悠。套用刘禹锡的诗,感怀一首:“山围故国周遭在,浪打空城寂莫回。古河南北秦汉月,今朝还过石山来。”“托库孜萨来依”维语意为九座宫殿。难道这里真的曾经有过一大片宫殿?何朝何代何时毁灭?无人告诉我这一切,只有好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主编《农三师民间文学集成》,到图木舒克收集民间传说,好奇心得到很大满足。
   传说这里又叫“罐匠城”,盛产土陶罐。喀什噶尔河带来的红粘土提供了丰富的制陶制砖原料。人们还用山石烧石灰,用来刷墙。51团团部地名“阿克他木”即为白墙之意。古代这里人烟稠密,农牧手工业商业红红火火。有一次外敌入侵,人们用陶罐装上石灰从城墙上山坡上滚下来,呛得敌军仓皇而逃。
   当地著名的老翻译沙德尔告诉我,包尔其山另有一名字“铁吉尔他合”,意为“龙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洪水泛滥,居民遭灾。人们向上天祈祷,突然空中雷声大作,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化作一道石山,挡住了洪水。沙德尔说太阳快落下时,我带你去看那山像不像龙。那天天气睛朗,晚饭后我俩散步出了阿克他木镇,向南望去,山脊如鳞,夕阳铄金,果然如龙。龙是汉文化的图腾,莫非远古时代汉文化就衍射到图木舒克?还有,传说至少说明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这里曾有过多神崇拜。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看到图木舒克包尔其山的资料:
   伟大的探险家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见于《史记》《汉书》。中原汉族与西域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联系由此发韧。发人深思的是《汉书卷九十六.西域卷第六十六上》记载:
   西域以孝武时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为五十余,皆在匈奴以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这条史料令人大惊大喜!大惊者:古人的地理知识非常丰富,表述非常准确。北山是天山,南山是昆仑山,中间是塔里木河,蒲昌海是罗布泊。大喜者:和田河、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汇入塔里木河,水流至罗布泊“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古人认为塔里木河是黄河的源头!
   我立于包尔其山坡,遥望豁口,仿佛看到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水从脚下匆匆东流,汇入塔里木河,到了罗布泊一头钻进地底下,潜行千里,从巴颜喀喇山渗出,成为黄河之源!联想到龙山传说,这里与中华文化有源流联系!
   当然,由于战乱和河流改道,这里现在只有废墟和辉煌的地名“托克萨莱依”九座宫殿。包尔其山南北两头皆存废墟。余秋雨先生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废墟》:“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者,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与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秋雨老师的话最适合解读包尔其山废墟:
   “托克萨莱依”所说的宫殿实际是佛寺。西域三十六国中,图木舒克是尉头国,为龟兹所属。在龟兹与疏勒的长期的激烈战争中,这里的“唐王城”是军事要塞。后来是佛教胜地。东汉后,这里曾有西域最早的一批石窟寺庙。唐玄奘曾记载这里兴小乘佛教,佛事兴隆。唐代这里被称为“握瑟德”,是唐军的后勤基地。公元747年唐天宝六年,吐蕃势力侵入葱岭以西,小勃律国王投降吐蕃,丝绸之路断绝。著名的军事家高仙芝率大军越葱岭征讨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北部),图木舒克曾供应远征大军粮草马匹。公元1913年,斯坦因越葱岭来新疆考古探险。他评价这次远征“有过于欧洲史上拿破仑和苏沃洛夫诸名将越过阿尔卑斯山。”斯坦因也到图木舒克挖掘探宝。
   包尔其山南也有一片废墟,据历史学家李恺考证,是摩尼教遗址,那个平台是大祭坛。摩尼教何时传入何时消失,均无稽可考。但废墟与“托克萨莱依”古城年代相仿,令人深思:难道一山担两教、一头担佛教、一头担摩尼?
   这次“作家看图木舒克”采风活动,我们又登上了包尔其山。三十九年前,初识此山,我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现在,包尔其山用知识把我磨老了。因为,直到这次采风,包尔其山才向我袒露了它的筋骨。
   我们采风团十余人顺着雨水冲刷的沟爬上山去。我们惊骇地发现一块块圆润的黑色的花岗岩,用水把上面的灰尘一冲掉,是海生动物的白色的化石!怪不得近年人称这里“海螺沟”。一块花岗岩上是一群小鱼,仿佛在戏水,活泼可爱;另一块花岗岩上是一个大虾,长约尺余,周围是贝壳,黑白反差强烈;还有一块花岗石上是一群海生软体动物,色白如玉,状如菊花。我无意中发现,一位女作家的裤子上的大小菊花图饰,与花岗岩上的菊花状化石图纹非常相似,我俩惊叹“不可思议!太神奇了!”可惜石头上的水一干,化石图形消失。当地人说下过雨后,这里花岗石花纹千奇百怪,全是海生小动物。大家惊呼“太神奇了!可以开辟旅游景点!”
   21岁,我只看到包尔其山的肌肤:土青色的石灰石;60岁,我才看到了包尔其山的筋骨:墨黑色的花岗石。沧海桑田,万年瞬间。我忽然想到“龙山”的传说:巨龙生于大海啊!花岗岩是龙的筋骨……
  
   胡杨深处皮恰克村
   21岁时,我曾骑马走过图木舒克沃野。胡杨苍莽,古道曲折。年轻的我被古老的胡杨震惊了!有的千年胡杨状若卧龙,枝杆峥嵘;有的枯枝指天,欲揽长风;有的枝叶落尽,只剩主杆,气若鹰隼;还有的皮开肉绽,喘息荒丘。千姿百态,万钟风情,引人遐思。骑马走了几天,胡杨林无穷无尽。维吾尔人称胡杨“托克拉克”,说胡杨寿命三千年:站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一千年。幼年胡杨叶子狭长,状若柳叶。青壮年胡杨叶子为卵型,油光发亮,十分好看。老年胡杨树叶呈椭圆形,覆盖整个树冠,如饱经风霜的老人。深秋时节,叶尔羌河古道边,苍茫一片红叶如火欲燃,比著名的香山红叶更雄浑壮观。
   维吾尔人对胡杨有特殊的感情。砍柴火只砍枯枝,绝不砍带叶子的树枝。古老的胡杨被崇敬为神灵,不动一枝一叶。在夏河林场维吾尔人称一对对胡杨为“夫妻树”,主杆老了,根发新枝成为次生树,远远望去犹如老夫少妇,相扶相爱,与狂风沙暴抗争,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植物也是有感情的。”胡杨树流出的“胡杨泪”是一种碱,用来发面打馕十分香甜可口。胡杨木最大优点是耐盐碱耐腐蚀,在水泥发明之前它是最好的制造水闸桥梁的木材。喀什诗人赞美胡杨:
   有谁这样生生息息大气张扬,
   有谁这样顶天立地豪情万丈,
   有谁这样激烈悲壮荡气回肠,
   只有胡杨顺其自然福祉一方,
   只有胡杨顶峰逆向宁死不屈,
   只有胡杨挑战极限一比短长。
   这次采风,我乘坐丰田越野车穿行胡杨林。仿佛又一新的轮回,老胡杨很难看到了,次生胡杨林枝叶繁茂,苍翠无垠。边看边想,思绪湍飞。
   “皮恰克村”意为刀子折断了。传说一位猎手在这里与狼搏斗,刀子折断。也有传说猎手追赶黄羊到密林深处,吃肉时刀子断了。他将断刀插入一棵胡杨树上,由此得名。1969年冬,我骑马来到这里,胡杨茂密,人口稀少。53团团部商店在半地窝子里。维吾尔老百姓说,“皮恰克村”有两样东西闻名遐迩,一是羊肉味儿美,二是姑娘长得美。
   三十九年后,了却了我半生夙愿。皮恰克村楼房堀起,大道平坦,不须细述。最使我高兴的是品尝了最鲜美的羊肉,看到了图木舒克最美的维吾尔“古丽”。
   烤羊肉是原汁原味的野趣。在胡杨深处干涸河道边,老乡早已准备好了午餐。地上挖条浅沟,木炭炽红,用红柳削成一尺多长的签子,串上新鲜羊肉,放在木炭上烤。不一会儿,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大家席地而坐,品尝皮恰克村的烤羊肉。大家边吃边讨论,为什么乌鲁木齐无论如何烤不出来这种香味儿。首先是羊的品种不同,“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北疆没有这种羊。图木舒克的羊世世代代吃胡杨嫩叶,饮大漠碱水,肉极细嫩鲜美,别处没有这个生态环境没有这种羊。其次,大城市多是冷冻羊肉,而且水洗,鲜味流失。这里是客人进屋,主人牵活羊来敬客人,然后宰羊,皮剥干净,不可水洗,下锅煮熟,浇土盐水,肉极鲜美。第三,城里烤肉用煤,这里用胡杨木炭。要品尝原汁原味的美食就到大漠胡杨深处来,要欣赏原汁原味的刀朗舞就到图木舒克来!
   自古深山出俊鸟,胡杨深处有美人。皮恰克村的美女名不虚传!中午,在旅游点“胡杨村”,我们看了一场刀朗舞表演。要看姑娘小伙子美不美,不看台上看台下。一群十几岁的小巴郎小“克孜(姑娘)”,个个俊美可爱。小伙子黑发明眸,浓眉直鼻,硬朗精干,活泼矫健,富有男子汉阳刚之气。姑娘们有的乌发如瀑,浓眉大眼,顾盼有神;有的身材匀称,行若流云,神若雏燕;还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脸盘圆润,眉毛浓黑,上台跳舞眼神激情四射,动若脱兔,下台小憩眼神缅腆幽深,静若秋水。她们的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性,穿一身黑色“布拉吉”裙子,可能是常年练功跳舞,身材精干,一望而知年轻时是美人。我的照相机盯住他们,从台上到台下,从表演到平常。真是罗丹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三十九年前,我的翻译悄悄告诉我,在图木舒克乃至巴楚县有人能娶上皮恰克村的姑娘,是件很自豪的事。
   是啊,从猿变成人的一瞬间,人的天性就在追求美:美德、美人、美味、美景、美文……
   三十九后,重游图木舒克,我沉浸在美的海洋里:刀朗舞刚健优美,刀朗人活泼俊美,胡杨林苍莽壮美,唐王城峰燧凄美,海螺沟化石惊美,小海子碧波水美,赶集人扬鞭歌美,古河道烤肉味美……
   图木舒克人在张扬美、创造美、追赶美、炫耀美!美的象征是姑娘们喜欢的艾德力斯绸,大红大黄大绿大紫,色彩对比非常强烈!让你看一眼就永远记住!
   来吧,如果你爱美追求美!
  
   四十姑娘坟唐王城
   1969年冬,我在图木舒克听到四十姑娘坟的传说。有的说,察合台汗的蒙古大军追杀刀郎人部落,在叶尔羌河畔的密林里将这个部落围住。要这个部落交出四十个美女,可以网开一面,让其逃走。刀郎人决心誓死抵抗,而四十个姑娘勇敢站出来,愿意牺牲自已保全部落父老乡亲。她们站在蒙古大军的阵前,听着远去的蹄声,从容拔刀自尽。还有人说,四十姑娘不是自尽而是为掩护父老乡亲突围,一起战死的。
   不论那种传说是历史的真实,无法考证也无须考证,古代大多游牧民族没有文字。历史是口头传承,必然会融入一代代人的爱憎。四十个妙龄姑娘葬在这里了,四十个鲜活美丽的生命消灭在这里了,留下了地名“克尔柯孜马扎”四十姑娘坟,留下了延续几百年的朝拜纪念活动。历史朦朦胧胧,传说感情深深。几百年来,刀郎人骑马骑毛驴,甚至徒步,带着干粮,来到大漠深处胡杨林中朝拜四十姑娘坟。年年不断,代代相传。而且来朝拜的有许多女性,这里弥漫着女性的阴柔之美,壮烈之气。
   这次去四十姑娘坟路最难走。尽管大漠烈日像头顶一盆火,尽管浮尘如水“小孩跌倒了要用手摸”,尽管是“三跳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但是到了那里,立刻感到付出多少辛苦都值得,不虚此行。

共 88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一句“为什麽我的眼睛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太深太深”把读者深深带入。尽管时间穿越了39年,但是在作者21岁的美好韶华时在图木舒克那一年的工作经历,无疑是生命里的一道深深烙印。时光荏苒,如今作者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依然对图木舒克那个地方充满深厚的情感。可以想象,时隔几十年已然双鬓半百的作者再次踏上图木舒克的感慨心情。时光的画卷徐徐在展开,一段段尘封的生活往事再次鲜活起来。 包尔其山、胡杨深处皮恰克村、四十姑娘坟唐王城、 大漠新城舞刀郎,每一个人地方都承载着作者满满的回忆。从作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叙述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浑厚的图木舒克历史和文化底蕴,维吾尔人的独特文化和人情风俗。无疑,图木舒克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个地方,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文化传承,令人印象深刻。文章题材丰盈饱满,有内涵有深度,淳朴真挚。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828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8-25 17:12:55
  重游图木舒克,是作者对旧地的再次回首,是与对自己这段难忘经历的再次回顾,更是与自己灵魂再一次的对话。时光虽然渐行渐远,那些往事相信依然会镌刻在作者的生命中永恒成一道风景。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8-28 16:12:15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