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重游图木舒克(散文)

精品 【晓荷】重游图木舒克(散文)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60发表时间:2019-08-25 17:09:25


   从夏河林场往东,次生胡杨林郁郁葱葱,无边无涯。6辆丰田越野车喘着粗气,满身尘土,蹒跚而行,绕了半天,终于到了四十姑娘坟。几十株饱经风霜的老胡杨,无言诉说着那段悲壮的故事。坟地占地约两亩多,曾有木栅栏围住。中间一棵三四人合抱的古朴苍劲的大胡杨下,插满五颜六色的彩幡,人说这就是四十姑娘的英灵所在。也有人说,姑娘被埋地下英灵化为胡杨,千年不死傲苍穹。朝拜者在这里祈祷许愿,系上彩色布条为信物,以求灵验。旁边一土块屋子,是守陵人的往房。不知多少岁月流失,刀郎人对四十姑娘坟的守护与崇拜没有中断,令人感动。
   我仿佛走进了传说世界,天空瓷蓝,流云无声,追寻远古,情入幻境。那棵斜躺的古胡杨莫非是姑娘横刀自刎缓缓倒下的身影?那一簇扇形的赤橙黄绿的彩幡莫非是姑娘碧血飞溅?杀伐征战从来是男人们的事业,而这里却一下子倒下了四十个姑娘!不论哪个民族,何种信仰,什么文明,女人就是女人,她们的天性是相通的。女词人李清照在战乱之中南逃,写下悲愤的呼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今日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时的北宋汉族的“项羽”到哪里去了?任凭无数“李清照”流离失所逃亡江南……
   是男人都应该到这里来瞻仰来凭吊,更应该理智地思考。不错,杀伐征战,马革裹尸是男人们的勇敢壮举,但是,制止杀伐,消灭战争,永保和平也是男人们的神圣职责啊!保卫和平才能保卫女人啊!有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人类最丧失理智的行为。我国古人崇尚“仁政”,反对暴政,“天涯静处无征战,兵器销为日月光。”“不知有汉,无论晋魏”的桃花源,成为世世代代向往的理想境界。今天,人类智慧已能遨游太空登上月球,已能把机器人的足迹印上火星,但是没有解决一个与人类生死攸关的难题:如何永远告别战争尤其是告别核战争。难道人类发展到今天智慧还不够?还停留在四十个姑娘喋血的时代?
   我从四十姑娘坟到唐王城,一路的思索更深刻。
   唐王城在图木舒克山口,山东的悬崖上有三个洞窟,山顶有烽火台,山西北的凹处有“阿沙土”。我年轻好奇,登上百尺悬崖,寻访洞窟。有一洞窟中残存半身坐佛像,刀法圆熟,气象尊严。那时一点佛教知识都没有,与佛无缘,没有感动。正逢农业学大寨运动轰轰烈烈,我曾带着社员们去唐王城挖“阿沙土”。牛车马车毛驴车,马嘶牛哞,骚驴撒欢,尘土飞扬,场面热闹。那天,我站在唐王城城墙遗址小土包上。突然,一个巴郎倒提坎土镘从尘雾中出来召呼我,说挖出一个“菩萨头”。果然,扒出一个大土疙瘩。剥去粘土,是一个真人头大小的“菩萨头”。色彩全无,造型庄重,外陶内木,发髻高绾,与敦煌石窟很相似。我那时年轻无知,根本不懂这是珍贵文物。不知该怎么办,就叫人把“菩萨头”送到团部,后来听说被当作“封资修”东西砸碎扔掉了。挖“阿沙土”不久也停了,塌方压死了人。老乡们说“唐王城冤魂发怒了。”
   这次,在图木舒克文物展览馆,我看到从法国巴黎东方文化博物馆拍摄照片,伯希和盗掘拿去的佛象就与我当年从“阿沙土”中得到的“菩萨头”一模一样。想起来让人心痛!可以想像当年唐王城毁灭时,死人死马和各种偶象全被埋于此处,千年后成了“阿沙土”。
   我这次采风带了一本《龟兹史料》,其中提到在两汉时,图木舒克是尉头国所在地,属龟兹国。翻开史料,一页页刀光剑影,战乱频乃:
   西域诸国,汉初开道有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余,建武以来,更相吞灭,今有二十。《三国会要卷二十二》
   龟兹者,西域之旧国也。后汉光武时,其王名弘,为莎车王贤所杀,灭其族。贤使其子则罗为龟兹王,国人又杀则罗。匈奴立龟兹贵人身毒为王,由是属匈奴。……太元七年,秦主符坚遣将吕光伐西域,至龟兹,龟兹王帛纯载宝出奔,光入其城。《梁书卷五十四》
   (班)超将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腿不得行。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两城已降龟兹,而与尉头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资治通鉴卷四十六.汉纪三十八》
   尉头国即图木舒克。从它走上中国历史舞台就在西域的攻伐动乱中经历刀光剑影,狼烟烽火。班超曾在图木舒克击败龟兹军。图木舒克处于龟兹与疏勒的交界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两汉以后,直到唐宋,匈奴、突厥、吐蕃、羌、吐火罗、回鹘等民族,在这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成吉思汗大军横扫亚欧大陆,极大改变了西域各民族的分布图。有的灭亡,有的迁徙流离,有的分化融和,有的组合成为新的民族。
   三十九年后,我再次立于唐王城遗址,追思历史,感慨万千。
   如果人类不想成为“阿沙土”、人类创造的文明不想成为唐王城的“菩萨头”,就要放弃霸权、遏止贪欲、反对恃强凌弱、加强文流合作,各种文明要和谐相处,要有个解决冲突和矛盾的平台,说白了是挂在联合国的那句中国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的姑娘不愿意被别人抢走,你就不会去抢别人的姑娘,也就不会有“四十姑娘坟”;你的信仰不愿意被别人武力剥夺,你就不会去武力剥夺别人的信仰,也就不会有“托库孜萨来依”废墟。道理就这么简单,可人类几千年来都没有这么做也不愿意这么做。而现在是非要这么做了,因为人类己经制造出毁灭自已的核武器!
   这就是图木舒克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启示。你看,千年胡杨苍劲峥嵘,它与石山、大漠、野草和睦相处,它从不恃强凌弱,而时时关照红柳、野麻、白刺,营造了多么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大漠绿洲!谁也不能让大自然所有的花朵只能一个颜色,谁也不能让人类的精神文化只能一种表达!
  
   大漠新城舞刀郎
   我站在北山公园的小山上眺望图木舒克新城。公园的土山是人工造的,高二十多米。挖河取土,垒土成丘,种树种草,清新可爱。
   三十九年前,我第一次到图木舒克。巴楚总场场部在阿克他木镇,是图木舒克垦区中心。那年月物资十分贫乏,百姓生活贫困。那天下着小雪,阴沉寒冷。进了破旧的招待食堂,我想吃一碗热乎乎的面片子,一问却犹豫起来。那时粮食供应紧张,垦区吃的返销粮,百分之九十苞谷面。一碗白面揪片子要粮票200克,但要搭1800克的苞谷馕。那碗漂着油花的揪片子实在令人垂涎。我一咬牙掏了两公斤粮票,吃了一碗揪片子,把9个瓷实的苞谷馕装了一挎包背走了,吃了七八天才吃完。这是图木舒克给我的第一印象。今天的图木舒克年轻人,听到这个故事以为是天方夜谭。因为,今天粮食实在多得吃不完,要不断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
   我站在北山公园的小山顶上,给作家们讲面片子与苞谷馕的故事,像放映一段陈旧的黑白影片。这与眼前看到的一切反差太大了!
   “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崭新的楼房一栋栋堀起,一湾人工河穿流城中,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年轻巴郎骑着摩托车轻快驶去,后座上俊俏女性的彩裙飘逸。现代化的广场气派宏大,文化气息浓郁。华表高耸,汉阙尊严,文化柱浮雕精美,古色古香。民俗文化柱上刀郎舞、游戏、迎宾、丰收,栩栩如生,跃然石上。高达19米的张拉膜组成立体飞翔造型,像现代派时装女郎的精美头饰。
   1969年,我曾骑马走过这里。在我的日记里记着一个个地名:“其盖麦旦”野麻滩,50团团部;“其干雀勒”周围枯树中间大坑,52团团部;“麻扎霍加”圣裔之墓,50团团部。难忘44团所在地“精墩”,意为“有鬼的沙丘”,居说这里胡杨形态怪异,地形复杂,常有打柴人迷路,有去无归,疑是有鬼迷惑人。人们把地名改一字称为“金墩”,成为富贵之地。49团地名“盖美里克”地窝子,那条美丽的河叫“盖美里克”河。
   那时这座新城所在地是一片肥沃的草原。红柳花开一穗穗火星欲燃,野麻“花色遥望看近却无”。野刺梅一人多高,开紫红色花,兀然探出,分外妖娆。满地的胖子草、爬地虎、野蒺藜、芦苇,密不透风,马足难行。遥望永安坝石山如金字塔,突来买提河蜿蜒大草原,风光醉人,引吭高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
   三十九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记忆与眼前,镜头切换只在瞬间。我想起艾青的诗:
   我走过许多地方,
   就数这座城市最美丽。
   她是那么年轻,
   让人一见倾心。
   是啊,我们是在古代的废墟上、在毁灭的唐王城下,建设了这座年轻的大漠新城。
   晚上,图木舒克市领导特意举办一场刀郎舞表演。令人赞叹的不仅是粗犷豪放,古色古香的刀郎舞,而且是穿插了一场现代派健美舞。身穿古代刀郎人衣裳的维吾尔演员刚施礼谢幕,登台的是一群身着紧身健美服的年轻姑娘,在锵镪有力的迪斯科乐曲中,动作奔放,节奏激烈。这正是图木舒克文化的精髓: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弓箭与电脑、胡杨与卫星,交相映辉,激发生机,开拓进取,永无止境。
   演员们热情邀我们共舞,我欣然下场与刀郎人对舞。“手应弦,心应鼓,鼓弦一声双袖举”,老夫聊发少年狂,我就是青年时在这里学会跳维吾尔舞的。与我对舞的维吾尔老者白发飘动,神采飞扬,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跳得不错!我一激动,舞步更灵,动作更活。我想大声告诉所有可爱的各族乡亲,我第一次认识图木舒克是21岁,这次重游图木舒克是60岁!与唐王城废墟相比,与托库孜萨来依古城相比,我与图木舒克新城一样年轻!
   人生能有几回搏!
   人生能有几回狂!
   跳吧!唱吧!
   我们融化在图木舒克人的热情奔放的欢乐的海洋里……

共 886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一句“为什麽我的眼睛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太深太深”把读者深深带入。尽管时间穿越了39年,但是在作者21岁的美好韶华时在图木舒克那一年的工作经历,无疑是生命里的一道深深烙印。时光荏苒,如今作者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依然对图木舒克那个地方充满深厚的情感。可以想象,时隔几十年已然双鬓半百的作者再次踏上图木舒克的感慨心情。时光的画卷徐徐在展开,一段段尘封的生活往事再次鲜活起来。 包尔其山、胡杨深处皮恰克村、四十姑娘坟唐王城、 大漠新城舞刀郎,每一个人地方都承载着作者满满的回忆。从作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叙述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浑厚的图木舒克历史和文化底蕴,维吾尔人的独特文化和人情风俗。无疑,图木舒克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个地方,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文化传承,令人印象深刻。文章题材丰盈饱满,有内涵有深度,淳朴真挚。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828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8-25 17:12:55
  重游图木舒克,是作者对旧地的再次回首,是与对自己这段难忘经历的再次回顾,更是与自己灵魂再一次的对话。时光虽然渐行渐远,那些往事相信依然会镌刻在作者的生命中永恒成一道风景。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8-28 16:12:15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