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算盘的往事(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算盘的往事(散文)


作者:云中孤雁 白丁,8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2发表时间:2019-08-26 13:23:37

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算盘的身影,文学名著《红楼梦》、《官场现形记》中把善于用心计的人比喻为"心中有自已的算盘”,可见算盘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算盘以其运算方便、快捷,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即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算盘仍在一些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中国的珠算列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登上了世界历史文化舞台。
   小时候家里就有一把算盘,我和弟弟常把它当做玩具玩,并不知道它的用处。直到一年的冬天,父亲被队长请去帮助搞生产队决算时,我才有辛领略了算盘的英姿。
   那些年乡村会计决算是一件大事。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庄户人家,都眼巴巴的盼着生产队决算后能分几个钱去应付家里的各种开销。在决算中算盘是主要的计算工具,队里的会计一边翻着帐本,一边高声念着数字,我父亲和生产队的出纳员分别拨着算盘珠认真计算着。
   看着算盘珠在父亲的手指间上下翻飞,听着算盘整齐协调噼啪声,我的心也被陶醉了。那年月,在乡村里有文化的人不多,而会打算盘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能打一手好算盘是被人羡慕和尊重的。
   我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也开设过珠算课,我学到的只是对算盘的一些简单了解和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离学会还差的很远。
   我与算盘真正的缘渊是从我十八岁那年开始的。
   那年,我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干考试,被录用为一名正式的银行干部。在上岗前的业务培训班上,珠算就是一项主要的培训内容。行长在开班式上郑重其事的讲到,银行是"铁账、铁款、铁算盘”的三铁单位,不会算盘就不能办业务,要求我们务必精打熟练,练好打算盘这一门基本功。
   80年代的银行还普遍是手工记帐、算账,算盘是计算的主要工具。我到银行基层网点上班后,每办一笔业务都要用算盘计算。尤其是储户的定期存单、贷户的贷款到期后,都要用算盘进行分段计算,算出到期利息。
   银行日常的业务都是日清月结。每到月未,是银行机构网点工作人员忙碌的日子。这一天,网点会计是结账的主角,会计负责对一个月内所办的业务凭证按科目进行分类核算,用算盘计算出结单的收付款发生额及余额,然后登记总账,再根据总账各科目发生额、余额抄制月计表,用算盘核打平发生额、余额就可上报县支行了。
   在结账日,网点上的其他人员也不闲着,他们要用算盘核打各科目分户账的余额,等科目分户帐的余额和总帐该科目余额核打相符后,就达到了总分相符的要求,现金科目的余额与出纳员库存现金相符后,就达到了帐款相符的要求。
   在月度结帐时,最难核打的是活期储蓄帐和贷款账。这两个科目的账页最多,往往有多本分户帐,尤其是活期储蓄帐,余额都有角分,要用算盘核打出余额,精确到分文不差,没有一手过硬的珠算本领是难以完成的。有时候,用算盘核打出的余额与总账余额不符几角几分,我们都要重新核打,找出差错的原因,直到达到总分相符、帐帐相符为止。
   那年月,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银行系统也经常举办各种业务竞赛。以算盘为主要计算工具的翻打百张传票、手工计算利息、珠算竞赛卷是竞赛的主要内容。在系统比赛中取得名次的人,要代表属地银行参加全国银行系统的业务竞赛。能参加国家级的业务竞赛,并取得名次是每个银行员工的最高荣誉。
   曾经为了参加珠算业务比赛,我也苦练过珠算技艺。要练好珠算技术,在打算盘时须全神贯注,做到心脑眼结合,有一点疏忽和精力不集中,都会造成计算中的差错,导致前功尽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的算盘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多位数复杂的珠算加减法也练到心算加珠算一目三行或一目五行的水平,并在本单位的珠算比赛中取得了名次。我的珠算技能虽然没有参加过国家级的大型珠算比赛,但也拿到了国家级的珠算等级証书。我过硬的珠算本领,就是在基层银行工作时的那些日子练成的。
   后来,也是得益于我精准、快捷的珠算技艺,我被选调到了银行稽核审计部门工作。
   从此,检查核打基层机构网点账务,检查核算每一笔财务收支,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几年下来,我和稽核审计的同事们就是凭一把算盘,查漏找弊,保证了辖属机构网点会计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维护了银行资金财产的安全。
   在我火热的青春岁月里,算盘就象是一个战士手中的冲锋枪,我就象一个战士一样,带着一把算盘冲锋陷阵。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计算器和计算机开始普及,算盘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也渐渐被计算器和计算机所替代。
   如今的银行,早己结束了手工记帐,用算盘计算的历史。银行的所有业务都使用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核算。就是复杂的跨行异地结算业务,客户不用去银行网点,在手机上使用手机银行顷刻间就可轻松搞定。
   银行遍布城乡的便民服务窗口,使用现代化业务系统,不用人工服务,可24小时不间断的为客户提供存取款、转帐汇款业务,为人们提供着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岗位也随着银行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几番调整。先是从农业银行业务部门调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后又随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从人民银行调入银保监分局专司金融监管工作。
   如今,每到银行机构进行现场检查,见到年轻的银行员工满面春风,轻松的敲击着键盘办理业务,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当年在基层银行,用手工记账,用算盘计算及有关算盘的许多往事来。

共 2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算盘,作为一种古老的记帐方式,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后辈也记不清算盘究竟是何物,但是,算盘确实在那些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时候,看到有人会珠算会生出多少羡慕,听到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也会对打算盘的人刮目相看,自己也尝试着去学习,终究是没有学会。如今跟着作者的文字,又重温了一次有关算盘的记忆,而且对作者也生出敬佩之情。本文有很强的历史性和赏读性,好文推荐共赏。【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9-08-26 13:24:34
  感谢老师对星月的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9-08-26 13:25:03
  算盘,将会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