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行者将歌(散文)
(一)
课标导航:自我对话。
她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女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由小学的前三退到20名以后,内心压力很大,人也瘦了一圈。她在期末考试中写了一篇成长日记《一束光》,气势充沛,运用了第二人称“你”,文章的思想张力和情感张力非常强。问她创作灵感,她说,是给自己打气的。
这篇文章的一个特征是:真。
鲁迅在《作文秘诀》一文中说道,写作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如何突破“伪写作”心理,大胆地、真挚地书写自己呢?——自我对话。
方法一,自我剖析。
调查显示,高考作文中,有51%的学生的作文内容选择“自我剖析”方面的。这说明“自我剖析”方面的作文更方便学生表达,容易写得充实。写作本身就是生活,主体观察、感受的对象只能是自我中的世界和生活,而非纯客观意义上的生活。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空洞的情况做了思考:“你只要随时反省,就觉得自己胸中绝不是空空洞洞的;随时有一些意思情感在里头流衍着,而且起种种波澜。”其中,“随时反省”就是自我对话。
方法二,自我回归。
自我回归是指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叶圣陶先生好作文的两大标准之一,“诚实”就是自我的回归。他要求“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是“内面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就是文字须与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一致,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对话的开展过程。
“自我对话”说到底就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意思是“饿了的人在喊着,我要吃东西,干活累了的人在叫唤,我好累”。这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歌”的本义是“歌颂”,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毛诗序》中有言:“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本质上,“自我对话”是“自我与另一个‘我’的对话”。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意念,可以在自我对话中表达心底的声音,向他人、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行者将歌,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天堂。
(二)
习作:我渴望变聪明
被汗水浸透的手心、紧锁的眉头、心中的焦躁与恼怒,一切都使人徘徊在崩溃的边缘,只因几道难题,我便又天马行空地幻想起来,如果我可以变聪明,我会为此付出一切。
儿时,我最敬佩的便是那种拥有魔鬼般大脑,贪玩不羁,成绩却又居高不下的人,看着他们不费丝毫力气便能迎刃而解一切困难,也不禁为此耗费了许多心力,如果我能变聪明,也许会轻轻松松一路过关斩将,甚至是“跳级”,短短几年便能被重点大学录取,年纪轻轻便有所成就。
刚上初中那年,数学成了我的“头号死敌”,几次测验不堪入目的成绩使我心中的渴望越发强烈而遥不可及,无数次遭受沉重打击后,我都像吃了败仗的士兵,无数次的哭泣,使它成了我的梦魇,使我从梦中惊醒,掩面哭泣,比黄连还苦的心情使我发狂般的呐喊:“我为什么总是这么笨!难道今后我都和聪明沾不上边了吗?如果能让我变聪,就算要了命也罢,我再也无法承受了!”
歇斯底里,并不会使我实现渴望。无数个深夜,我用着“生锈的大脑”机械地背诵着知识点,它们嘲笑着我的愚蠢和不自量力。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泪水,我为什么这样无能?如果变得聪明,也许我会用十分钟做完数理所有题目,一目十行便能轻松牢记所有知识点,那是多么潇洒!多么得意!尽管我知道,那些是不可能的臆想,但却忍不住偶尔做做白日梦,这就够了。
一次,数学作业中有一张难度极大的卷子,我草草扫过一眼,绝望如荆棘般疯狂滋长,我竟一道也不会做!也许是习惯了这种心情,竟突然出奇的冷静下来,抱着“试一试,不能交白卷”的想法,没有任何胡思乱想,竟做出了所有题!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事,喜悦大于惊讶,从那以后,我便有如神助,数学成绩便如插上翅膀,再也没有得过“令人绝望的分数”。
是因为我每日诚心祈祷使自己变得聪明了吗?也许不是,也许是当我放下执念的那一刻,心境沉淀下来。但我渴望变聪明的梦却从未停止,从前我漫无目的的渴望,如今,我放下不切实际的空想,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聪明,我渴望改变懦弱的自己,实现我仍未完成的梦。
(作者:曲佳明,通辽四中八年级)
(三)
鉴赏:故事改变,生活改变
《我渴望变聪明》一文作者曲佳明以严谨的结构与独特的视角点亮了全篇。
文章开头使用细节描写:“被汗水浸透的手心、紧锁的眉头、心中的焦躁与恼怒”,使“天马行空地幻想起来”成为生活的常态。
而后笔锋一转,谈到儿时“最敬佩的便是那种拥有魔鬼般大脑”的人,与刚上初中那年发生的故事形成对照。叙写了三个故事,故事一,数学成了我的“头号死敌”;故事二,用着“生锈的大脑”机械地背诵;故事三,抱着“试一试,不能交白卷”的想法,再也没有得过“令人绝望的分数”。连贯的故事使文章在内容上真实可感,镜头感极强。
最后作者以平常心看穿生活常态做结:放下执念的那一刻,心境沉淀下来。不仅回应了文章开头,而且使文章在思想上有了纵深。
本文作者没有就题论题,而是更智慧地让我们了解到,心境坦然的平淡之态才是渴望生活本真的真正常态。这是一种境界,如同修炼了“禅”一般,是通往智慧的光明之路。
读《我渴望变聪明》,需要发现佳明同学关于写作带给我们的启发:
1.置一个严谨的结构。佳明同学的习作起承转合,四段成文,结构完整,首尾照应。读起来意思明了,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2.做一次大胆的尝试。佳明同学的尝试在一个“变”字,这个“变”不仅是渴望变聪明之法,其实更是改变学习状态、生活状态、思维状态的认知方式,也就是修炼一颗平常心。可谓故事改变,生活改变,智力改变。这是学习的大智慧。只有尝试,才能精彩纷呈;只有尝试,才能回味无穷;只有尝试,才能改变故事。
3.抒一段真实的情感。带着真实的感情去写,才可以打动读者。佳明同学细节的真实、叙事的真实、心态转化过程的真实,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石。
4.写一些鲜活的语言。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佳明同学几处词语都加了双引号,不仅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而且十分鲜活,在文学性的基础上增添了浪漫性、趣味性,提升了文章的价值。
5.用正确全部的标点。标点符号最容易被同学们忽视。其实标点也是一个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标点比字更为重要。佳明同学非常注重正确使用标点,体现了他的严谨学风,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