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令狐山(散文)
在定远县藕塘镇东南角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名叫令狐山。她位于皇甫山西麓,紧邻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山名因1998年重建令狐塔而得名。此前,当地人称令狐山为“塔山”(锥子山、相公山)。
早在东汉时,楚相令狐子伯在少年时曾落难到藕塘,寄居在山上的寺庙里,并得到当地一名郝姓农妇的救助,后来,令狐子伯发愤苦读,终于成就大业,成为楚相。令狐子伯成名后,为了感恩寺庙里的僧人和这个农妇,就在庙后山巅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令狐子伯,更名为“令狐塔”。令狐塔在文革初期被造反派以破“四旧”之名,于1966年8月27日下午三时许用炸药炸毁。1994年3月,藕塘镇政府决定重建令狐塔,并于1998年5月竣工,将塔山更名为令狐山。
新塔建于旧塔原址。塔身青砖绿瓦,古色古香,雄踞山顶,蔚为壮观。令狐山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逢庙会,成为藕塘镇特色旅游产业之一。
令狐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山上松林青翠,郁郁葱葱,山脚有一个小河湾静静的流淌多年。她毗邻高大的皇甫山,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她的南面是风光旖旎的朗峰湖;东面是水面宽阔、视野开阔的新集水库;西侧是新建的藕塘革命纪念园。巍峨的纪念碑、林立的墓碑群、革命烈士纪念馆、踏血亭等成为红色藕塘的象征。令狐山就是这样一座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观光。
令狐塔雄踞于山上,巍峨壮观。旭日东升时,塔在霞光映照下格外辉煌壮丽,成为藕塘镇的一大景观。站在塔上遥望,藕塘镇数里之内的民居、田野尽收眼底,视野开阔,目之所触,皆渺小而苍茫。民居鳞次栉比,密密麻麻;树木郁郁葱葱,满目苍翠;池塘似白色飘带,漂浮在茫茫大地上,好似游龙蜿蜒伏地。
令狐山风景区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山脚下的小河湾了。小河湾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深挖和拓宽。如今,河水清澈,河边遍植杨柳。一到春夏季节,柳绿成荫,远望似烟似雾,近观柳条丝丝下垂,如少女披散的秀发,柔柔弱弱,随风飘逸。
小河湾上游是一个池塘,池塘里遍植莲藕。每到夏季,荷叶连连,一片青碧,待荷花盛放时,繁花点点。池塘正中,安放一个白玉石雕的荷花,仿“月下石荷”之景而建。据说,藕塘得名于“月下石荷”的传说。从前,藕塘有一个富户,院内有一口小方塘,内植莲藕,藕花在夏日绽放,亭亭玉立。主人就雕刻一个白玉石荷置入其中,大如圆桌,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月夜,石荷在月光映照下栩栩如生,就把此塘称为藕塘,藕塘之名由此而来。
河湾上游这个池塘内,还建有一个亭子,叫荷月亭。亭子仿古亭建筑风格,四角展翼,亭子与外界通道是汉白玉的曲曲折折的廊道。亭子坐落于池塘中央,倒映于水中,风景如画。游人最喜在亭间赏景了,置身亭间,有如行船漂浮水上,又如在画中一般,好似月宫仙境。池塘内还有一个特色建筑“令狐山庄”。令狐山庄是景区酒店,它以整体船形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船舷”上书写“苏皖号”字样,寓指山庄主人的籍贯。山庄色彩以白墙红瓦为主色调,在风景区内别具特色。
令狐山风景区内有圣母像、圣母殿等,香客可以在此敬香许愿。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令狐山逢庙会的日子。在庙会期间,远近香客络绎不绝,使平静的小镇变得热闹非凡。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风味的小吃、甜点,可以买到你心仪的日用品、纪念物,可以欣赏到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可以带着孩子去玩喜欢的游戏……来令狐山的游客,有观光的,有求子许愿的,有还愿的,人人都会到塔前烧香敬庙。庙会期间,饭店生意特别火爆,家家爆满。往往是一拨客人刚走,另一拨客人又到,甚至没有了坐席,就立在店里等空桌。大家都是匆匆来,匆匆吃饭,匆匆散去。
庙会也是藕塘民俗文化展示最佳时期。藕塘镇文化站将精心彩排的文艺节目倾心奉献给游客,使地方文化得到了展示。节目是游客喜欢的舞蹈、歌曲、小品等,有时还玩狮子舞,让游客大开眼界。地方电视台也会有演出,专业化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有推销产品的厂家,利用庙会表演节目,宣传产品。
藕塘是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罗炳辉、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先后于瓦屋薛、山黄、湾杨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原局会议。日伪军多次进犯藕塘,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在周家岗(全椒境内)、大桥集、占鸡岗、五尖山、黄疃庙等地击退日伪进攻,大小战斗数百次。
令狐山以前叫塔山、锥子山。据老年人讲,藕塘锥子山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1942年,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围剿新四军,分三路包抄藕塘新四军,形势十分危急,我新四军二师坚决进行了自卫反击,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这片土地。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尤为惨烈,为了纪念烈士们,1944年在藕塘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并立碑以志。2011年,安徽省民政厅决定重建藕塘革命纪念园,并于2016年全面建成,完成搬迁工作,正式对外开放。
令狐山作为藕塘镇的一个文化名片,已经名闻皖东大地。令狐山风景区已成为国家AAA级风景区,成为藕塘特色旅游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