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八月已过(外二首)
摘要:八月已过:记2018年8月山东大水
煮沸的黑烟,灼伤天空
女娲已死,异质物到处流窜
双手合十,扶起八月的
树木、房屋,船舶,车辆
还有亲人的尸骨需要辨认
我们站起来,手挽手
唱一曲不死之歌
潮水汹涌,还有待喷的火山
文字作为衍生物,留有一丝温热
旁观者震颤,亦或路过的眼神
回望过来,就算悲悯
沉睡者醒来,罪与爱同时落泪
◎凌晨
夜等了八个时辰
梦解散了阴影,我便有了弹性
弯路诱惑,忘记翅膀、飞翔
有一两颗星在眼前晃
一些尘,一直跟着
夜更黑了,几束光,来意不明
照见模糊的影子
表皮失水,褶皱紧绷,有些脆
仿佛折断和开裂,伸手抚摸
熟悉的感觉还在,手足在不远处
血,不愠不火
遗忘,在零点之前
最擅长的事,眼睛看不到
做一个飞的手势
给自己,动作很轻,方向随意
天就要亮了,必须把它们送走
开灯以后,一切都妥帖起来
叮叮当当的声音,别人敲,我也敲
◎倾斜的躯体
没有料到
我的骨头居然听命于疼痛的软
瘫在床上的声音
令人怀疑,这些模糊的事物
密谋过什么
躯体与思想分离的结果
像一条狭小的山路
一直通往山顶,至于悬崖,很远
就像一种遗忘
当暗淡的黄昏来临
还没来得及打开,就被淹没
医生在召唤,我选择逃避
想起李咏,想起三十三岁的表弟
和七十岁的二叔,他们提炼的启示
在“生命只剩三天的假设下”成为虚无
同时还有猛烈啃噬的面包
狭小的光亮托不住半张纸的重
我想返回阳光里奔跑,然后更加饥饿
【编者按】写于生命,敬畏生命。也思考过,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母体出生到自然或者因意外离世,体验人生的过程。然后画个句号,被火化装在盒子里。其实也没有天堂,那是幻想,被泥土戳破时有很疼很疼的痛苦之感。当然这对于一首诗而言,这些是题外话,但是仔细想想。和这组诗还有必然的联系。读完首先想到的便是生命生命。我们来看诗。第一首《八月以过》它下面有个很沉重的一句话,2018年8月31日记山东大水。对于山东人来说,可能都不愿意回忆去年夏天吧,强降雨对于山东来说是场灾害,也不要提及30元一斤的香菜堪比大虾的价格,几乎所有蔬菜都在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山东寿光遭遇洪灾。整个八月弥漫着滋生于心底的悲。救援,活着成了主要的话题。这是这首诗的大背景。而本诗的作者,却没有从这方面入手下笔思考,作者另辟蹊径,从大主题入手,慢慢深入,没有太多场面描写,但是这几个词语足够了,最后抒发出罪与爱同时落泪。突出心中对灾害的悲悯之情。《凌晨》于夜而言,似乎更会给人遐想空间,会思考会安静坐在书桌上构思一首诗,一段文字,或者阅读一本书。作者这首凌晨语言很意象,也很玄幻,语言带着小浪漫。不急不躁的慢慢描述出凌晨的心里描写,也是最喜欢的一首诗。《倾斜的躯体》还没有读诗,刚读完题目,便陷入沉思。倾斜的躯体这题目本身就有意象。而我感觉的是题目本身带来的沉重感,躯体倾斜是什么样子的。带着疑问来品读这首诗。先是作者自己身体带来的反应,是在提醒可能或许要去看医生了。然而每个人对医院都有恐惧感,和年龄没有关系。然后想到逝去的生命,都很年轻似乎都不应该这早去世。然后作者引发感慨,生命只剩下三天会怎么样会如何呢。它们是可以瞬间吞噬。然而还要在阳光里奔跑。作者三组诗,第一遍阅读之后弥漫着悲伤的笔调。而第二遍重新阅读时发现,推翻第一遍下的结论,主题提现的并不是悲伤。作者用广阔的心胸,很熟练成熟的语言,用事实举例,来展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用具体真实的实例表达自己。无异于是组好诗,特别好的诗作。读完三遍,甚是喜欢。才敢下笔写编按。全诗都有一个词语来表达主旨,生命生命。笔调也基本一致。生命这个词语沉重,但却是最好的的诠释。生命生命,对生命而言,除了敬畏之外。还有什么词可以表达呢。引发每个人思考的诗作好诗作。喜欢作者诗作,期待作品。继续投稿。【浪花诗语编辑:叶诗韵】
1 楼 文友:叶诗韵 2019-08-30 10:18:54
编辑不当之处作者海涵,遥祝秋安,感谢投稿,荣幸编辑。
2 楼 文友:风潇潇 2019-08-30 15:12:21
感谢婷婷这么深入精致地编按,面对一场天灾,除了自立自强,扶助,悲悯,我们还应该有什么,我想,为什么,什么原因,以后呢该怎么做,能不能避免发生,对于生态和环境保护,谁应该承担责任。于是写下了这一首,很欣喜,婷婷能摸准下笔的点,评点到位,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