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不法分子”兼“导演”(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文采】“不法分子”兼“导演”(杂文随笔) ————回顾第四小学“校园外来暴力伤害”演练


作者:郑昌军 白丁,14.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79发表时间:2019-08-31 05:20:15
摘要:绝大多数恐惧,都是心理上的,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看清它,面对它,打败它,它就会成为你成长的肥料和生命的营养。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战胜恐惧”的队伍中来。

回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是3月27日的上午,学校要在大课间时间举行“校园外来暴力侵害演练”,我以比较重要的身份参与了此次演练。
  
   1大哥长得显年轻
   早晨刚上班,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杨兵主任找到我:“大哥,你扮演不法分子吧?”
   我愣了一下,问:“我看了演练方案,外来不法分子应该是一名青年男子呀。我五十多了,不符合要求吧?”
   杨主任笑着说:“大哥你长得显年轻!”
   哈哈,这么说我就不抬杠了!
   “那给我剧本吧。”
   “没剧本。”
   天,没剧本怎么演!
  
   2不法分子兼导演
   第一节课,杨副校长、杨兵主任把演练中几个有角色的老师叫到校门前,要预演一下。因为没剧本,就只能临时设计。大家七嘴八舌,各种不确定。我认为杨主任负责学校安全,是这次演练的策划和指挥,就请他讲一下。杨主任说:“今天的主角是你,你最重要,我们都听你的。”
   好吧,我年龄较大,或者说读书看电影比较多(恐怖片也看了不少),更主要的是想象力丰富,而且都这个岁数了,今生今世首次成为“一号男主”,我就当仁不让了。
   我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边讲解边表演,参演人员频频点头,并尽量做出补充。副校长、几位主任、大队辅导员、门卫,自动表决,全票通过我“不法分子兼导演”的身份。
  
   3演练过程挺圆满
   大课间,全校学生在操场整队集合,杨兵主任先做了动员讲解,然后各班接近校门口观看演练。教学楼东侧、二楼平台,都站满了不同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我戴上墨镜(学校没准备,只好用我随身带的道具),拎着手提袋,先向全体师生挥手致意,然后义无反顾地退到校门外准备开演。
   杨主任一声令下,演练开始。
   我往校园里走,门卫和值班老师拦着不让进,非要问清身份让我登记。我从手提袋里拿出锤子往里闯,警报响起。副校长、几位主任、值班老师,连同戴了防暴头盔、挎着防暴盾牌、拎着橡胶警棍的门卫,一起冲出来阻拦我。刘睿老师、付君老师通过手提扩音器对我劝解喊话。已经排队走出教学楼快到校门口的某班学生,在杨副校长的指挥下,班主任带领学生急速退回教学楼。我不听劝阻继续往里闯。郑德海老师挥舞防暴叉拦着我,杨副校长绕到我身后突然控制住我的双臂,杨主任夺下锤子,大家一拥而上将我制服。
   演练结束。
  
   4昌军老师真可怜
   演练过后,师生反响强烈。
   所有班级,所有老师和学生,对如何防止校园外来暴力侵害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暴力侵害事件有了心理准备,了解了事件中教师、学生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显著。
   另有一个附加的反响:
   我教过所有年级的书法,所以学生们对我都比较熟。我还教一二年级的围棋课,一二年级学生对我都很亲热。看到我在演练中扮演外来不法分子,大家一致的反响是:昌军老师真可怜!
   我笑了。
  
   5面对恐惧不绕行
   确实,比我年轻的男老师有好几个,这个角色应该轮不到我。但,一是杨主任他们负责组织,总转换身份不方便;二是多数老师脸皮薄,大庭广众之下可能不好意思。所以,都不太适合扮演这个反面角色。
   而我,多次跟随孙彩文老师、杨小洪教授、吴国珍教授等参加“教师勇气更新全国公益活动”,共读过《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并一直从事“教师读书叙事”的引领工作,不光理论上知道应该“战胜恐惧”、“心灵突围”,这几年的实践也确实让我对任何事情都能敞开心扉,坦然面对。换句话说,经过这几年思想和实践上的不断磨练、锤炼、锻炼,我不光“脸皮厚”了,而且有了一颗比较大的“大心脏”。
   杨主任刚和我说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好意思,想拒绝。但我知道这种演练必须搞,这个角色必须有人演,这是学校必须做的工作。而这,也正是我践行“战胜恐惧”“心灵成长”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恐惧,每个人都有。但勇敢地面对和战胜它,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6
   绝大多数恐惧,都是心理上的,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看清它,面对它,打败它,它就会成为你成长的肥料和生命的营养。
   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战胜恐惧”的队伍中来。

共 16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绝大多数恐惧,都是心理上的,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看清它,面对它,打败它,它就会成为你成长的肥料和生命的营养。”这是一次校园“反恐”演练给作者的启发。“我从手提袋里拿出锤子往里闯,警报响起。副校长、几位主任、值班老师,连同戴了防暴头盔、挎着防暴盾牌、拎着橡胶警棍的门卫,一起冲出来阻拦我。”这样的演练场景既真实又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4昌军老师真可怜”,把“场面描写”过渡到内心独白,使“演练”不仅是形式上的“演外来不法分子”,更重要的是体验“战胜恐惧”、“心灵突围”,不光“脸皮厚”了,而且有了一颗比较大的“大心脏”。我们的人生也会面对“不法分子”入侵,更多是心理上的,“勇敢地面对和战胜它,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文笔流畅,以小见大,对教育事件的捕捉细致入微,见微知著。推荐阅读!【编辑:孙彩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灯之芯        2019-09-02 22:19:15
  见微知著,欣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