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坚强的女人(散文)
在龙王沟村有这样一位女人,她叫张秀英,她生得俊俏,嫁给了本村青年吴慧兵,婚后生有一双儿女。为了生计男人在外打工,她在家侍弄责任地,婚姻生活也算幸福,可是这样的幸福没有长久。在她三十五岁时灾难不期而降,男人在建筑工地施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她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感天旋地转,整个人一下瘫倒在地上。待她清醒后,她感到了自己对这个家的责任,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孩子必须抚养成人,家庭必须像样地撑起来,她在心里叮嘱自己:“不能软弱,必须坚强!”她卖掉了自己饲养的生猪,把孩子交给婶婶照看,带上家里的积蓄不远千里来到了丈夫打工所在的城市,照护瘫痪在病床的丈夫。在丈夫住院期间她日夜守护,为他端屎端尿、喂水喂饭,为了预防丈夫长期卧床而生褥疮,她一天三次用热水给丈夫擦洗身子。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两万元的外债。丈夫的伤势虽然治好了却落下了终生残废,整个下肢瘫痪了,一家人的生活重负就全落在了她这个柔弱的女人身上。她除了要打理责任田地外,还得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吃喝拉撒睡,除此外还得挤出时间搞些小农副土特产品到集市上卖,换回少得可怜的收入补贴家用,在她精打细算下小家庭的日子勉强过得去。
苦心人天不负,在她的努力供养下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她高兴之余心里却犯起难来,到哪里去弄供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呢?知母莫如子,两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母亲的艰难,在他们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要去打工,减轻母亲肩上的负担,张秀英哪里肯依,把孩子们训了一顿:“我累死累活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将来有些大的出息,就是为了你们将来过得好一点,你们却不争气,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我的辛苦不是白费了吗?老妈再苦也要供你们把大学念完!从现在起你们谁也不许打退堂鼓!”此后她开始东家西家借,点点滴滴地凑齐了孩子上学的费用。
为了维持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还有偿还两个孩子读书所需的费用,她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寻找收入门道,农忙时抢时间打理庄稼的收、种、管,农闲时在周边各处寻找打短工的机会,以求每天赚得八十元的工钱。每天回得家来身心疲惫,当她看到瘫痪的丈夫时心里又泛起了酸楚和怜爱,就忘了疲劳,开始马不停蹄地打理起家务来。当她把丈夫推到饭桌边吃饭时,男人感激地对她说:“你这一辈子嫁错了人,我欠你太多了,让你太苦太累了!”张秀英对他说:“这能怨你吗?这是上天安排的,即是上天安排的,我就得对你尽责到底!你过去还给了我许多幸福呢,你还让我们有了两个争气的孩子,就凭这我也不觉着亏!”
她还是一个非常善良有爱心的女人。吴慧兵有个叔父住在他们隔壁,他们养了一个儿子,家庭十分困难,好不容易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生活十分艰难。在孩子刚满周岁时,其弟媳受不了困难的煎熬抛弃了男人和孩子,其堂弟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在外省漂迫,无固定收入来源,无力顾及自己的亲生父母,使得他的亲生父母成了无所依靠的孤苦老人。张秀英见叔父、婶母日子难熬,就主动地担负起了赡养他们的义务,负责他们的柴米油盐、鞋袜衣裤等日常开销,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让两位老人有了幸福感。后来她为了打短工寻找活计方便,搬到离其叔父两里多路的住处,就按月将两位老人的生活所需送到他们家里,每个星期去探望一次老人。
一次婶子病了一场,张秀英将其送到县医院治疗一个星期,治疗期间她日夜守护着婶子,直到痊愈。婶子很动情地对张秀英说:“上天额外地赐给了我一个好闺女,就是亲生闺女对老娘也不一定有这样上心地孝敬啊!”
县招商局在龙王沟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队知道了她的事迹对她进行了走访,走访队员对她说:“你的事迹很感人,你是新时期的家庭道德楷模,我们有责任宣传你,号召大家向你学习!”
“也没啥可宣传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女人应当做的事,我们女人就应当守护家庭、守护亲人。”张秀英淡然地答道。
“这多年来你一定受了不少苦,有需要我们为你解决的困难吗?”工作队员关切地问道。
“也没啥苦的,我这二十多年来虽然苦可还算充实,现在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家里也没什么困难了,我们的两位老人现在身体还可以。现在想来还挺有成就感的,良心上感到很安然!”她欣慰地说道。
几十年如一日,她守护着历经灾难的两个家,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两个困难家庭的重负。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担当,还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