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游十笏园记(散文)
摘要:1985年我游历潍坊的十笏园,1989年写下这篇游记文章,一直沉在箱底。过些日子,朋友说要我和他一起去潍坊,舍了“富华游乐城”,直扑十笏园。我找出这篇文章,算作一个旅游攻略吧,希望再看十笏园还有新意。
【编者按】潍坊也称鸢都,鸢都有板桥,读郑板桥当入十笏园。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公冶长独选此地读书修行,以“让梨”闻名的孔融曾在此做过北海相,北魏农学家贾思勰一部《齐民要术》就在这里写成,潍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也是在这里构思的。连李清照也在此受了启发,创作出的婉词千年不衰,清代内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庸“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的联对据说也是游览这十笏园而得到灵感。与潍坊沾边的名人更是可以数出一串。可见潍坊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古城了。作者知识渊博,用一系列历史名人事迹佐证十笏园的灵性与历史地位,乃是巧妙至极。“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 十笏园是历代名人佳士才华的神奇聚集地,吸引着数万游客。但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能够参透园中历史文化内涵者能有几人? 十笏园亭台楼阁,而作者侧重园中竹,与郑板桥的字画,精神联系起来,深刻剖析,精准解析其园中景之蕴含的意味,使人受到感染与熏陶。“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高风亮节的板桥精神,君子之风,忧国忧民之情思。作者由眼前翠竹展开联想:“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站在园内的修竹之前,我低吟他的竹诗,仿佛觉得他依然还在园内这片竹木前,背着手,摇着头,踱着步……“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园内十笏园是藏诗藏情的博物馆。人文也是风景,是随着岁月沉淀而不能褪色的风景。而这些美妙的意境,唯有用心者方能体会得到。板桥一生爱竹成癖,也许满园的绿竹还为板桥栽,为之绿。如今读竹诗,依然风骨如刀,萧萧似诉,飕飕如泣。作者的这些绝妙好辞,丰富的想象,美得让人感动。 在十笏园,人文精神已经注入到了精致的自然风景中,竹有神韵,石藏精神,园有了内涵,人也最容易受到濡染。而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墨,游园未尽,就已经陶醉得一塌糊涂了。这只能怪作者,妙笔生花,让读者如临其境,情不自禁被带入,入文太深,入境太深,不能自拔了。好文,力荐文友共赏!【编辑:我是一片云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170006】
1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9-09-16 01:26:34
每次编辑怀才老师的文章,都是一次学习与促进。这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游记,作者挖掘十笏园其内涵,写就了这篇内容丰富的历史性与文学性并举的美文,非常具有可读性,让人情不自禁受到感染与熏陶,相信那些专业导游也没有老师的知识渊博。拜读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06:06:25
感谢云儿老师倾情编辑小文,给了这么多的美赞。当年游览十笏园,如今还有竹的萧萧声,郑板桥的高品始终是园中之魂,难忘。但愿可以给读者一点新鲜感,特别是时在今日,我们更应该有板桥的情怀,清廉旷达,不腐不死的是初心。谢谢云儿老师精彩的编按。遥握,问候秋祺!
2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9-09-16 01:28:13
问安老师,祝福常在。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06:06:56
得言如玉,彼此保重!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9-16 09:23:04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名片,这个名片就是当地著名的历史建筑。十笏园算是潍坊的名片了。不错,跟着怀才总编游览一遍,眼界开阔,大饱眼福了!欣赏,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1:09:36
谢谢刘社地方留墨。一处风景小园林,深藏着的是板桥精神的名片。怀才抱器多少年前所见,依然在眼前闪现,于是成篇。谢谢刘社拨冗到访,留下雅评。遥握,问候秋祺!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9-16 10:00:0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1:09:55
感谢柳岸花明编辑部认可推荐。
5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9-16 10:52:19
好的文章在读完后能够引起人的诸多思考,我在读怀才老师的文章时总有这种感觉!欣赏学习,问候致敬!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1:11:06
感谢清风社长到访留墨鼓励,多年前小文,修改了再看那时的情调,感觉自己还没有变。多谢雅评,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老百 2019-09-16 11:22:03
在郑板桥的胸前,却有着胜过苍鹰的心地与气魄,他手中的牵绳始终系在百姓的疾苦上,其志如鹰,只盘旋在潍坊这片天空。
鸢都有板桥,放飞的是沉重的人文思想,尽管沉重,但不落,我为鸢都而着迷。
潍坊这个城市要有形象大使,就要板桥充当;要有名花植物,萧萧竹甚好;要有一座园林,“纳精咀华”,非十笏园莫属。
以上文字写的真好,妙语连珠,佩服!推荐共赏!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鸢都有板桥,放飞的是沉重的人文思想,尽管沉重,但不落,我为鸢都而着迷。
潍坊这个城市要有形象大使,就要板桥充当;要有名花植物,萧萧竹甚好;要有一座园林,“纳精咀华”,非十笏园莫属。
以上文字写的真好,妙语连珠,佩服!推荐共赏!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1:26:19
谢谢老百社长读怀才小文。是的,一个人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到底应该放在上面上,郑板桥给我们早做出了回答,关心民生疾苦,心向百姓,死后才流芳。板桥的字、书、画,并非在艺术性独成大家,而是人品为他的艺术添加了不能搬动的砝码。遥握,问候老百社长秋祺!
7 楼 文友:邑侬 2019-09-16 11:47:23
道贺怀才老师又一借古讽今大作!作者怀汪洋之气,赞涓流之壮美,观林木之盛,羡篁竹之清廉,用典信手拈来,说事妙语连珠,学习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1:52:12
感谢邑侬老师到访留墨,谢谢雅评鼓励。怀才小文,写一园精神也,所言谬赞,以为桴鼓催征吧。谨祝邑侬老师创丰笔健!
8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19-09-16 16:07:45
不落俗套的游记,非同凡响的文字!欣赏不已!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6:13:38
很感谢东风第一枝老师到访留墨。潍坊,距离东营太近,是否有一种亲切感?这是怀才抱器30多年前写的东西,昨天拿出来做了简单的修改。当年的生涩还在文中,唯一让我们安慰的是,我将喜欢的郑板桥的东西把摸过,有了崇拜,至今秋不变。遥握,谨祝老师创作丰收。
9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19-09-16 17:16:22
怀才老师说的极是!我们东营与潍坊是近邻,本就亲近,更欣喜与怀才总编也是山东老乡,更更欣喜咱山东的一些名胜古迹经您这位才情卓越的文学高手的描写更为炫目多彩。值得我仰慕学习不已!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6 17:18:40
对家乡的爱总是我们维系情感的最本色的因素。就像我去东营湿地和黄河入海口,所见震撼,也爱得一塌糊涂了。很多风景蕴藏着人文的东西,怀才抱器十分喜欢去挖掘。谢谢东风第一枝老师再度留言鼓励,遥握!
10 楼 文友:东辰 2019-09-17 05:27:35
老师笔下郑板桥正是我仰慕的,清风,忘不了他这亲民风气,此时醉蟹图正在眼前闪耀,从此一个小酒的墙壁上多了一幅图卷……
当我点开这篇美文,老师博才震撼了每一个赏者,温馨的文字拉开岁月烟雾,好文不仅欣赏而又得到更好学习,此类文墨最受欢迎。精神在不断上升,唇齿留香在漫延,好文如春风暖透心胸。
一一再赞美按,珠联璧合。
当我点开这篇美文,老师博才震撼了每一个赏者,温馨的文字拉开岁月烟雾,好文不仅欣赏而又得到更好学习,此类文墨最受欢迎。精神在不断上升,唇齿留香在漫延,好文如春风暖透心胸。
一一再赞美按,珠联璧合。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9-17 06:04:42
每得东辰老师鼓励,心中除了感激还有愧疚了,因为很多的谬赞,让怀才不安了。谢谢。倒是东辰老师的“醉蟹”二字给了我回忆的出发点。有一年,我去潍坊,当地朋友请宴,席间上的是“卤蟹”(生的蟹子,在卤水里腌制的),很特别,但不敢嘴咬。哈哈,潍坊美食的味道太特别。郑板桥的味道可能也特别,但我没有找到联系的蛛丝马迹。谢谢雅评,遥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