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榆树(外二首)
一
秋天之雨降下时
榆树
平凡地隐于黑夜
它既受到启发
又感到迷惑
干旱终于得以治愈
雨后凉风
却像个无赖乞丐
一直撕扯整个世界
榆树,需舍弃些碎叶
枝杈,本无条理
但可悠闲自在地
抵御各方压力
榆树,就这么歪站着
不在乎是否成材
几十年过去
成为普遍
二
种子飘进地砖缝隙
根与枝条便同时延展
一边向天,一边向地
小女孩用力捋掉叶子
榆树根用力抓牢泥土
从此不再有敌人
榆树长成一个壮汉
一脸褐色的糙皮
树下坐着少妇
少妇的身边蹲一个女孩
女孩用力拔着一根榆树苗
“别费劲了
让它长吧”
◎ 秋,并不哀伤
萝卜下种了
白菜下种了
冬小麦下种了
伸张舒展的苦叶菜
铺地而卧
喜欢霜降的滋味
就如少女品尝白色的雪糕
谁说秋天一定是哀伤的季节
两只燕子不过是追求南方的湿润
把秋天留给我们
而我们并未独享
作茧自缚的生物积蓄一夏的能量
成蛹藏秋
崩散的豆子,躲进温暖的土里
萌生的梦会一直做到春天
只有城市,没有秋天
码农们依旧蛰伏不动
眼睛甚至没有看到外卖小哥的凉意
那摞餐盒和他吃到的套食
没有变化
四季如斯
◎ 清凉谷
清凉谷,石头山
黄土梁子,月牙湾
城里人,仰望山泉潺潺
村里人,注视车来车还
太阳走过的地方
金钱跳舞
烧烤排挡
夜里闪烁贪婪的火光
2019年9月于北京密云,千层雪
【编者按】两首《榆树》是有故事的诗。作者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描述了榆树艰难的成长经历。首先是度过夏季的干旱,当秋雨来临,榆树缓过一口气时,却又遇到秋风的撕扯二,无奈舍弃碎叶,以求生存。原来它长的不是地方,“种子飘进地砖缝隙/根与枝条便同时延展/一边向天,一边向地/小女孩用力捋掉叶子/”这现场感极强的描写,呈示天灾人祸,祸不单行。然而“榆树根用力抓牢泥土”最后长成“一个壮汉,一脸褐色的糙皮”,人与物实现了位移与转换。作者两次写女孩捋榆树叶子,用力拔着一根榆树苗,是有用心与用意的。同样都是幼苗,这样无知的摧残,其实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算有人说话,“别费劲了,让它长吧”,诗人的用情何其良苦。《秋,并不哀伤》,燕子把秋天留给我们/崩散的豆子/躲进温暖的土里/萌生的梦会一直做到春天/又给读者以希望,凸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清凉谷》通过城市人与乡村人生活观念的对比描述,讽刺现实中人们追求奢华,玩乐的生活方式,“太阳走过的地方/金钱跳舞/烧烤排挡/夜里闪烁贪婪的火光”清凉谷不清凉,让人有沉思的凝重。【编辑:塞上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