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雨中行( 散文)
在屋子里呆久了,便想出去透透气。
黄昏时分走出家门,在村子中转了一圈感觉甚是无聊,看到细密的雨丝在空中飘飞,忽然生发出登山的想法。于是顺便在路旁的一位朋友家借了把伞,独自向村子后面的尧山走去。
雨很小,雾蒙蒙,便没有撑伞,随心随性,走着看着。似散步,似散心。路边玉米地里的玉米叶子,遇了雨水,得意般地舒展开来,叶面上的雨珠透着清亮,精神抖擞着,让人看着心里也欢喜。
细密的雨落在脸颊上,身心一下子清爽起来。西边的山灰蒙蒙的,山头一个连着一个,并与天空粘连在一起。朝前看去,山上却是黛绿色的,因为山坡上尽是草和树木,那种墨绿的色彩透着生命永远勃发向上的生机,让人不由得生发出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雨点开始大起来,撑开伞继续前行。
在临近坡顶时有一段稍微平坦的山路,山路旁的田地里有片花椒园,园内枝条上繁硕的青椒已着了红色,一个个紧密地聚拢在一起,让人感动!植物都这般亲密无间,如此团结,何况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呢!
当那清晰可见的尧山近在眼前时,我竟万般兴奋起来,不由紧跑几步。不一会,我已置身山顶。山风清凉,草木皆青,素洁的野花于路边的草丛中探出头颅,恣意开放,随风摇曳,就像山村里清纯朴素的姑娘,率性而随意,又不失之矜持。这般景致,不由举起雨伞,踏着舞步,晃着身子,扯了喉咙,唱起歌,跳起舞来。天作屏障,地为舞台,雨声伴奏,小女人便疯狂、放肆一回。久违的青春、张扬、任性的感觉回归了似的让人沉迷。雨点变小,雨丝变细,弃了雨具在路边,便要奔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释放心情,也似乎只有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踏着这大山之躯,心,才能够得以安静平稳下来。
在人心浮躁,欲望膨胀,金钱至上,利益当头的当今社会里,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每个人都像是被驱赶着前进的牛羊,马不停蹄地向前迈步。供养孩子上学,嫁女娶媳,陪嫁买房,养老尽孝,伺候媳妇管孙子,似乎都是合情合理。没入生活大潮中的身还是心都是不自由的。像是那被推上半坡的碌础只能上不能下,而且不能有丝毫怠慢。反之,将伤及自身。神经常常像紧绷了的琴弦,保不准哪次就真断了。面临这样尴尬的处境,入列中年大军的我也深陷囹圄。责任,压力,惆怅,迷茫,无奈,五味杂陈齐聚于心,就像大雨来临之前被压挤得很低的大气层,沉闷而令人窒息。
但当你真正静下心来,站在雨雾蒙蒙的尧山之躯,看着眼前迷蒙莫测的山景时,脑海中定会浮现出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里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深陷生活泥潭中的人们,之所以无法从困顿中走出,或者被生活中的某些假象迷惑住了眼睛,难以识辨,大概正是因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
其实,世上本无事,一切烦忧皆由心生。心静了,人才能够真正静下来,思考……
一种境界,一种心情,视野的开阔,性情的豁达都是来自后天的开悟……人,便是在经历,成长,学习,领悟以及自我提升中不断趋向成熟。
今天得了这雨致,上得山来,疯狂一回,也算是天赐恩惠了!
这样的天气,又赶在黄昏,也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会生出这般奇想,因为此时山上除了我一人,再无二人。这倒合了我的心意,可以无所顾忌。在这样美好浪漫的情景里,必得有一二位朋友与其分享快乐才算完美。好在朋友还算配合,很快回应了消息,让这美好有了升华,也算不负此行。
俯瞰着山下的村庄,目光极远,对面的山下亮起了三两盏灯,眼光也朦胧起来。朋友赶紧催下山,笑曰,小心让狼叨去。
半小时后,我已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
另,黄昏时分,小雨中两三个美女结伴登山的情景,在我们这里也是经常有的。秋语伯是担心别万一出现什么危险吧?哈哈,真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