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草根的姿态(散文·家园)
炎炎夏日,谁曾想到,天上飘起一朵乌云,会是信阳固始往流作家郑孝青的欢喜;谁曾想到,风吹散一朵乌云,会把信阳固始往流作家郑孝青满怀希望化成空;谁曾想到,固始往流作家郑孝青的欢喜和失落会让我牵挂。
早在二零一二年春,《边角的生命》在QQ空间写完不久,被信阳固始往流《校园文化》编辑熊西平刊发。我很惊讶,好友里竟然有如此爱才惜才的编辑。同时,我在网上发现固始往流不大,不但盛产作家,还有书画家。很想去拜访神奇的往流,又想发型屋门关一天,就得赔几十块钱房租费,还担心老顾客走了再也不回头。就这样,固始往流成了我的想念。
眨眼到了二零一九年夏,我通过微信朋友圈卖给固始往流作家八本信阳《平桥纪事》,才晓得往流盛产作家和书画家的原因,不只是有个勾头检阅小草根儿的《校园文化》编辑熊西平。我对往流作家周殿传说,准备亲自去送书,也好拜访往流。因《千高原》约稿,我既舍不得发型屋关门,又想来个原创首发。尽管《千高原》没稿费,他选稿与众不同,我还是不想错过,都只为知音难逢,机会难得。只好把拙作信阳《平桥纪事》快递给周殿传,任由固始往流在我心里酝酿成一坛浊酒。
郑孝青是固始往流购买信阳《平桥纪事》的作家之一,他主动加我微信,自我介绍道:“我是没有牛的农民,也是商人,在李店镇开家电维修铺。人、世、都在变,唯有生活的苦累还在那儿。最近,往流作家都看小黄书,我钦佩信阳《平桥纪事》,可读性强……”他这两句话,绝对是活跃分子的表现。
我对固始往流作家心存感激,心怀敬意,既然没时间去拜访,就抽空儿关注他们的朋友圈。郑孝青朋友圈发的有茅草花、落生地、荷塘、葫芦、西瓜、豇豆、红薯花,等惹人眼馋。尤其是那一块块绿油油的秧田,让我隐隐约约嗅到牛屎味儿,好像回到那年的肖王黄堂。
不曾想,气温越来越高,我发型屋自来水管的水放出来烫手。郑孝青的稻秧一天一个样,由墨绿渐渐转变成青黄,他日复一日顶着烈日在地里薅草,祈雨。郑孝青那句“快点下雨,下到干渴的土地,救秧,救命!”令人心酸。
二十多年前,我蹲在肖王黄堂的田埂上,头顶烈日,仰天祈雨,天不随人愿,眼睁睁瞅着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活活渴死,心疼得眼里含泪哭不出。还有那年那个夏天的傍晚,六奶(六奶没儿,有妞远嫁。她是小脚,走路困难。)站大门口扯着嗓子喊道:“三儿,你六爷说头疼不得了,他上午薅黄豆地的草,可能是中暑了。我腿脚疼不得过,你腿脚突溜,麻些帮忙去北畈瞧瞧坝埂北头那块田的秧晒死完了不……”每回想起湾里悲惨的往事,那种揪心的疼痛无法言说。
头伏,信阳平桥连续下好几场太阳雨,还有三天是上午大太阳,傍晚下猛烈的大雨。我发信息问郑孝青秧田下满了不?他道:“中午,大毒太阳,我在地里薅草,接到电话,跑去给人家连续修两台空调,累得够呛,胸口像压着一大块石头,回来喝碗甜面汤,这会儿好多了。可叹,今夜又是星光灿烂……”我在信阳平桥大道发型屋望着门外的风雨,害怕它潲进来。
雨夜漫长,我不敢睡,回忆六奶讲《分龙雨》的故事。难道玉皇大帝分给郑孝青那一片的是条懒龙,它成天到晚光顾着睡瞌睡?我祈愿那条懒龙麻些醒来吐水为农民浇灌庄稼。
早起,读郑孝青的朋友圈是:“这天气真邪门,昨夜周围都下雨了,就是我们这一片没下,好几回都是这个熊样子。那块田抽了水,这块田又干了。有点儿湿气的秧田,稻螟虫又出来了。真是摁倒葫芦起了瓢,慌得我顾头不顾腚。那谁说的不好好上学,就得当农民,睁开眼睛好好瞧瞧,农民若没超高的智商,强健的身体,拼死拼活的战斗精神,也当不了农民——热死人了,还管它什么礼仪廉耻!脱脱脱,脱了汗衫、脱胸罩、脱裤衩,我脱光光……”他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四川简阳文友陈庆宝。他也是一边种田地,一边搞家电维修。
有一天夜晚,陈庆宝给我打电话,长叹一口气,道:“燕子,还好不?”我道:“还好,你呢?”他道:“我外出给人家修太阳能,蹲楼顶上忙一上午,晒的脑壳疼,手脸又脱层薄薄的白皮。晌午,回到店铺用凉水冲把脸,没顾得休息,也没顾得吃饭,慌着写想写的文字。这时,接到家属电话,叫我骑车回家收割庄稼。我答应她说好,等一下。把几百个文字写完,骑车回到家,算是晚了一会儿,家属没完没了的骂我,唉!你说,我拼命干活挣钱,没舍得吃穿,也没舍得出去旅游,总算把两个孩子都养活大,安排好了。再不加紧时间写作,一年老一年,我活一辈子啥意思……”他声音激动、包含委屈。
我想起那年初夏,在北京参加《首届林非散文颁奖会》时,陈庆宝对我讲,他上中学时暗恋过漂亮的语文老师。我怀疑他是爱慕语文老师的才华,因为我从小到大经常听两个姐姐说起她们的初中语文老师。特别是二姐对我说她语文老师马泽华讲《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我不仅喜欢《孔雀东南飞》,还喜欢马泽华。他中等身材,大胡子,放学上学都打我家屋后那条黄土大路经过。
多年以后,在平桥大道发型屋阅读语文课本,才晓得《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我喜欢的不是马泽华,而是《孔雀东南飞》,忍不住嘲笑自己。
人生能有几回真爱?我想陈庆宝除了暗恋的女教师,文学就是他精神奶酪,便笑道:“你瞒着妻子掏四万块钱出了《乘虚而入》和《空壳婚姻》两部长篇小说,也卖不出去。耽误收割庄稼,妻子噘你是福气。收割庄稼当然比写文字重要,粮食不但能裹腹,贵贱还能卖钱。你不要笑我俗,现实唯物主义者都会这样说。”陈庆宝叹息道:“燕子说的没错,出的书一部分留给出版商了,一部分吊在屋里占空间。最近,又投资五六万块钱,出版长篇小说,也是单书号。只要累不死我,为真爱,拼了……”他说着,用手机视频照着满屋都是成捆的书。想着自己出的书堆积屋里,请好友帮忙卖了几箱,本钱总算回来一小半,我想哭。
庄稼人生活原本就不容易,而郑孝青和陈庆宝除了在田间辛苦劳作,还兼职搞家电维修。夜黑,他们加油熬眼在书桌上耕耘播种,更不容易。我从郑孝青和陈庆宝的文字里,嗅到社会底层草根文学写作者生活的俗气、粗气、力气、野气、流气、汗臭气、灵气、香气、憨气、土气、粪臭气、不争气、小家子气、阔气、豪气、和气、和书卷气。
我这一拉溜门店,每年冬夏逢着气温最高最低之日就会停电,每回停电时间不是很长。今中午,广告公司、现代副食、九妹饭店、东印造型、同城电脑、发型屋,因电力不正常,电器或多或少都有烧坏。当时,我正在给顾客剃头,电推剪突然发出刺耳的响声,迸发点点火星。顾客逃到门外,我把电推剪撂地上了。想着二零一八年夏天,我给一个美女吹头发,因电力不稳,吹风机在我手里冒火,电棒,电脑都烧坏了。心神不定,我把大胡子头刮破一道半寸多长的血口子。好得大胡子是我邻居驾校校长的老表,他把剃头钱搁桌子上,我受之有愧!
停电时间长,左邻右舍都关店门走了。我趴发型屋沙发上感受清蒸的滋味,同时,找郑孝青聊天。他道:“在田埂上小歇,瞧着朝气蓬勃的喇叭花,就像瞧着周老瓢(周殿传)。年年种南瓜,因为父母和常年有病的妻子爱吃。从初中就开始写作,一九八七年和朋友刘学中、陈学新办过油印文学报。最近这些年条件好些了,年年都要买一千多块钱的书,要把矛盾文学奖作品集齐。我写文章不想让读者感觉死气沉沉,喜欢活泛有阅读的快感。为了描写情感和性爱,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大黄书;为了站稳政治立场,看了不少红色经典。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即将出炉。毒日头,晒死人,有人来叫我去抽水。”
我晓得抽水浇灌农田要本钱,秧田喷洒农药也要本钱,本钱付出多了,粮食又不值钱,这也是农民苦之一。我不晓得郑孝青上田畈干活是穿鞋,还是打赤脚板子?我年少时,从下稻种就没鞋穿,天天打赤脚板子。我最害怕夏季,湾周围的池塘都干凅了,南河断流,人们处于恐慌之中,都害怕黄鳝打洞,秧田水跑,天天都得扛着铁锹瞧田水。父亲年年伏假要到信阳县城学习,或是给初三学生补课,我就得扛着铁锹瞧田水。晌午头,打赤脚板子走路很不好受,地烫脚,烫得我直蹦。
从郑孝青朋友圈发的田园风光,我望着远方是农田,诗歌在眼前。“等啊等,盼啊盼,渠水来了,雨也来了,没旱死的庄稼有救了!有救了!但愿下的时间长点;但愿渠水来的再大些,早早结束这干旱酷热折磨人的日子——心若无旁事,愿做放鹅人。青山绿水畔,逍遥渡红尘。”他是庄稼人,也是文人,自然钟情于青山绿水。
郑孝青上有七八十岁的父母,他却因抗旱劳作累病,住进省城医院,依然没停止文笔前进,还在写:“有渠水抽着浇灌庄稼,也是一种幸福!”
昨天,我给郑孝青打电话,问他腿是否好些 。郑孝青道:“头一天抽水灌田,第二天就下大雨了。我在郑州人民医院住些日子,回来瞧着稻穗刷齐了,感谢天,感谢鲶鱼山水库(鲶鱼山水库属于信阳商城。毛泽东时代,信阳固始人参与修建,通往固始的渠道有一百多里。),才得以此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愿是个好年景!我还得吃药,估计再有两个疗程就好了。趁养期间,咱也读书,嘿嘿。这会儿,我正在门口练习走路,踩死不少蚂蚱,喂鸡下蛋……”
我想像着郑孝青学走路的样子,便笑道:“郑孝青麻些好起来,趁夏天热情洋溢,到信阳来玩。我带你去南湾湖游泳,有可能跟漂亮水鬼偶遇;我带你上鸡公山避暑,听松涛鸟鸣,还有防空洞的历史回音。”郑孝青哈哈大笑道:“活大半辈子了,我还没去过鸡公山,也没去过南湾,等腿好了,先去随州大儿的新房子看看。得空儿再去信阳找你,咱也去山水涧溜达溜达……”
但愿我善意的谎言,对郑孝青是一剂良药。瞧着他开心,我想起那年病的半死,好友兰兰经常哄我,她道:“你心放宽些,赶紧好起来,剃头刮脸挣钱,我带你去郝堂欣赏荷花,去信阳市买你喜欢的旗袍……”我也常想:“等身体好了,好好写想写的故事,去神往已久的西藏布达拉宫,去信阳灵山寺庙上柱香;去四川简阳瞧瞧陈庆宝的橘子树,去潢川黄国故里拜我老祖先黄歇;去新县红城许世友大将军的故乡走一趟。”孩时,我没少听老牛头讲许世友的故事,梦里想他千百回。身体终于好了,我为了守发型屋,为了初心梦想,却不敢放松。
有时想想,我们年复一年为衣食住行奔忙,即便幸苦负累,还有情有梦,有故事可写,也是活着的滋味。不晓得郑孝青和陈庆宝是否跟我想的一样?
我不是个只顾耕耘播种不问收获的人,因为受过付出心血耕耘播种颗粒无收的心疼,所以我祝愿郑孝青,陈庆宝,和所有勤奋耕耘播种者都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河南信阳平桥黄国燕字于2019年夏)
政治 社会 生活 环境 直接改变我们草根的命运
我们草根却无能改变政治 社会 生活 环境
草根作者为挚爱一生 难得不易 ……
非常感谢墨林老师除了写编按 还得帮我改错字 敬你一杯毛尖茶茶 喝吧 还是车云山的旱茶 老品种 (*^▽^*)
淮河打我们肖王中学后头流过
固始往流在下游
谁稀罕去下游喝淮河水吃干辣椒呢
那是上游的嘴巴子
嘻嘻嘻……
郑老师又活了
水稻 落生 红薯 大丰收
今夏于郑老师是凤凰涅槃
梅芯祝你永远安好!
瞧 平桥棚户区扒半拉
发型屋的上帝都没了
如果不是邻居那几个小二胎每天跑进来闹闹
我这桃花岛死一样沉静
没米下锅煮饭
我才吆喝着卖信阳《平桥纪事》
麻些发红包来
明天就给你送
害怕草根文字入不了你法眼
还是要谢谢你关注我
祝部长长乐安康!
该下网了
转身来江山瞅瞅
遇上你真好!
对于热爱写作的草根来说
文学就像阳光……
谢谢!
晚安!
谢谢赞赏
我也觉得这篇文章不赖
嘿嘿
昨儿不得劲儿 给你回个帖 还卯个帖
睡一夜 身上的结巴骨不疼了
今早晨嗅着带花香的空气
感觉人健健康康地活着是真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