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放下自己的旗帜(随笔)
我是个自以为是的人,我也早认识到这个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缺点的性情。我曾经努力着去做了一些改变,我以为这样做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旁人都会更好一些。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改变自己谈何容易。
说来有趣,从前总以为,我恐惧的旁人也会恐惧,我厌恶的对旁人没什么益处,我喜爱的旁人也该喜欢。于是便有了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仗义执言,拔刀相助。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总习惯乐此不疲。
然而,世事未必遂愿,有时甚至是救经引足。无论是至情的好友亲朋,还是至性的萍水相逢。
五月份的那次高铁站取票遭遇,没齿不忘。
在进站大厅口的僻角,我将行李托付于当家的眼下后,一溜烟地冲向黑压压的自助取票区依队取票。
好不容易轮到第二的位子,不曾想前面的俩口子操作失败十数次,即将到来的曙光眨眼之间遁入黑暗。排在身后的人纷纷嚷嚷起来:“怎么回事?动作快一点啊!”也有人主动请缨:“需要帮忙吗?”更有人索性到旁的队伍后面“从头再来”。
我以为他们是不会操控触屏设备,于是责无旁贷地跨前一步,三下五去二帮他们取出了车票。临走时,那女的勉强地哼了一句“谢谢”。我正准备回礼“不用谢”时,那男的咬着牙,操着浓重的黄冈腔挤出了五个字:“你搞么事呃?!”,接着还补充了一句:“哪个要你弄的唦!”
转身面对当家的时候,我尽力掩饰自己的灰头土脸,“乐呵呵”地冲着她没话找话说:“人真多啊,总算取到票了,可以进站了!”
我自信是一个能够快速调整情绪的人,个中原由大概要数适时的自我反省。我以为这样的优点既来自母亲大人的基因遗传,也缘于父亲大人给予我的后天教化。
我忆起一次给当家的某个生日,我给她送了份贵重的礼物时,她并不怎么开心:“你以为你花了这么多钱我就……”而当下,我豁然开朗起来。了表心意的方式林林总总,然则灵魂的共同才算是最高级别的爱。
陪伴极度自负的内侄从三本读到博士时,他妈妈说了一段话:“你的同学都赚钱了,有的还抱了儿子,你还在读书,还在靠我们养着,你知道我们有多累吗?要我说,你不是读书的料,我也没有对你抱多大的指望,你能够像你爸爸一样在公汽公司开个车养活自己就行了。”那架势,委屈比天高,怨气如地大。
当然,博士后来成了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高级加高薪,他妈妈自是觉得这个儿子出息大大的。而我当时的七分愤懑,业已炖化成三分泰然。
孩子留学归来与我有一次心灵碰撞,愤愤然之后,她愣愣地反问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你怎么就不考虑我的感受呢?”事实上,如我这般的家长常常以爱之名不遗余力的干着伤害孩子的“勾当”。然道不是么?
思着忖着,于不知不觉中列车停靠在郑州东站。
每次去北京,我都习惯坐广铁集团的G588这趟复兴号。1100公里的里程只需四个小时十二分,甚好。更重要的是稳定的WIFI信号,可以让我盯着微信朋友圈,免受旅途无聊的煎熬。
在驶进郑州的档口,我读到了王蒙先生的短文,文章着实很短,那句“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却让我醍醐灌顶。
“一个母亲从寒冷的北方出差回来,就会张罗着给自己的孩子添加衣服;一个父亲骑自行车回家骑得满头大汗,就会急着给孩子脱衣服。父母饿了就劝孩子多吃一点,父母撑得难受了就痛斥孩子太贪吃;父母寂寞了就责备孩子太老实、太不活泼,父母想午睡了就觉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讨厌;父母想读书了就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想打球了就发现孩子不爱体育;父母烦心的时候就更不必说了,一定是看着孩子更不顺眼了。”
我们这种以自己的好恶为尺度来判断人事妥当与否,正确与否,该与不该,然后竭尽全力的实施道德绑架,情感绑架,亲情绑架,几乎够得上编撰一本厚厚的《笑话大全》。作为长辈如此,作为朋友如此,作为冒号往往也是如此。
我曾经执拗地将我喜欢的歌、爱读的书推荐给下一代,包括身边的年轻人,书读没读我无从得知,反正我的孩子最喜欢的歌星是五月天。我百思不得其解,纳闷她为什么不能醉入古典音乐的哲哲沉思,享受民族歌曲的荡气回肠,怎么就那么喜欢嘈杂无序的歇斯底里。直到我尝试着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被五月天的那曲那词那情那意所感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世界,毕竟我们出生的年代不同,成长的背景不同。同理,生活在不同的阶层,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格局。站在不同的高度,我们能憧憬不同的风景,当然会有不一样的认知,思维和行动。
我无意用简单的进化观点,来认定所谓一代定比一代强;丝毫没有推崇阶层固化,去贬低任何人的任何事。也无意用“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来匡正自己“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所作所为。人各有志,三六九等皆存;好自为之,高矮胖瘦共生。细细想来,过分热情,你有可能成为旁人的情感包袱;过度施爱,你有可能成为他人的亲疏负赘。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境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三观”,所谓格局全都是人家自己的,不可以随意拿来评判身边人身边事。记得伟人毛泽东有过这么一个感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执着人定胜天,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没错,爱要大声说出来,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枉费心机,浪费自己的感情。把爱用在雪中送炭之时,献给懂你的人。
宋人道:“有句无句;明来暗去;活捉生擒;捷书露布;如藤倚树;物以类聚。”先哲司马迁如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在意的东西也许别人觉得无所谓,或是在旁人心目当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人生短暂,你我精力有限,当将所有倾注于你爱且爱你的人,相处不累且彼此开怀之人。
孔老夫子说得甚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嗟来的准则则,更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靶向。既如此,何苦还去自以为是,又何苦自寻烦恼呢?打蛇七寸,善分对象,爱讲原则,帮守底线,更为重要的是不再把个人好恶高高举起当作旗帜。
夜空深邃,即使没有星星,懂的人也不在乎。市井繁纷,惟恃自我坦然,拒嘈杂于心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