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封神演义》之老子化胡(随笔)
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
拜读过《封神演义》原著的读者,如果阅读够仔细的话,基本上不会错过这两句旁白。
洪荒流根据后一句发挥,宣称多宝道人到西方官封释迦佛。还牵扯到老子化胡的典故。
历史上的老子化胡典故,在这里就不提了,这里单说《封神演义》原著中的老子化胡。
在《封神演义》原著中,是存在老子化胡这件事情的,只不过没有像《西游记》原著那样明说。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封神演义》说的是商周兴替的故事,先把时间定下来,只有从这个视角看问题,才能看得准。
原著提出,佛光出在周王代。其时人间还是商朝,人王还是商纣王,不是周武王,所谓佛光出在周王代,只不过是作者尊周罢了。
此时的佛光,来自谁呢?按照原著,显然是西方教二位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就连通天教主都会说,西方佛事属逃禅。可见在原著中,佛的确属于西方教。
但是在原著里,佛门并不等于西方教。
原著出场的第一佛,是燃灯道人,书中描述为仙人班首,佛祖源流。
但是燃灯道人的地位,在西方教并不是最高层面的。
元始天尊的大徒弟南极仙翁,有徒弟白鹤童儿,元始天尊给燃灯道人的定位是,白鹤童儿的师叔。这个地位,明显比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低一大截。
但是燃灯道人的确是西方教的佛门佛祖。收定海珠的时候,也明说定海珠是佛门之宝。
然而要知道,在原著里,西方教可不止佛门,还有另外一个分支:释教。佳梦关魔家四将,就是释教中人,最后封神的时候,封四大天王之职,也是辅弼西方教典。
魔家四将伐西岐的时候,就已经是释教中人,则此时已有释迦其人。而此时的多宝道人,还在东海碧游宫,做通天教主的徒弟,自然不会是西方教的释教释迦。这个释迦,明显是另有其人的。
在原著中,接引道人主张清闲极乐,尽管受邀来战通天教主,也只不过是要度三千红尘客,收些人才去西方,却没有想过在东南传教。但是准提道人的主张,则是要借东南大教兼行吾教,目标就是传教于东南,跟玄门抢地盘。
不过,以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的本事,也只是与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相当,要是背后没有强大后台,准提道人断然不敢谋划东南传教的事情。
那么西方教的后台是谁?
在原著里,玉帝要封神,得到女娲娘娘的支持,鸿钧道人才命三教并谈,打造封神榜。
玉帝与瑶池金母,女娲娘娘与火云洞三皇,总共六位圣人。
而鸿钧道人与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才四位圣人。但是鸿钧道人一招可以搞定三个徒弟,算起来,实力并不弱于天庭与人皇的联盟。这时候,西方教就成了打破势力平衡的关键棋子。
于是,西方教的态度无比重要。接引道人不抢地盘,正合鸿钧道人的心意。准提道人要传教东南,则成为打破平衡的关键所在。
通天教主在东南,根基深厚,既然通天教主说西方佛事属逃禅,那么西方教的佛门这一支,在东南注定是兴不起来的,只能想其他办法,于是释教应运而生。
这个最初产生的释教,首先是没有佛的。要不然,肯定过不了通天教主这一关。只有无佛,才有与鸿钧道人一派谈判的筹码。于是准提道人不成佛,以准提菩萨的身份出现掌管释教,成为释迦。
而多宝西方拜释迦,拜的也是准提。毕竟通天教主明说西方佛事属逃禅,如果多宝道人还拜入佛门,岂不是摆明了打师父的脸,欺师灭祖?
但是多宝道人的确去西方了,那么只有一个归宿,就是西方教下佛门以外的释教。这才是多宝西方拜释迦的真实内涵。
准提道人做了那么多努力,不惜分裂西方教,在佛门之外另立释教,其传教东南的决心可见一斑,而鸿钧道人正处在与玉帝争雄的关键阶段,平衡不容打破,只能与准提道人谈判。
作为鸿钧道人的首徒,老子是名副其实的掌教大师兄,与准提道人谈判这种事,只能由老子来做。鸿钧道人不能亲自做,否则一来自降身份,没面子,二来引起玉帝一派争夺西方教的支持,则谈判难度和代价都更大。
原著说老子函关西度进群贤,就是与准提道人谈判西方教传教东南的事情。可以推测出来,谈判的结果是:一须以释教名义,不能用西方教和佛门的名义。二须让玄门在释教内与西方教达成平衡,要有阐教、截教的上仙参与组建释教。
达成协议后,除去作为释教掌门人的准提菩萨,第一批班底成员包括:西方教的魔家四将,阐教出身的三大士和惧留孙,截教出身的多宝道人,以及教外散修度厄真人的弟子等等。
原著中这个隐藏起来的故事,就是老子化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