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红尘】话说印街(随笔)
看到这个话题,肯定会有人问:“印街”?怎么印啊?
印,即印刷,拓印,等。
印街嘛!就是在鞋子上涂以颜料,在街上印出想要的图案。图案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形象的,这个,就看个人的喜好了。哈哈,大家不要被我误导才好。
其实吧,印街也不是武戈老师的专利,君不见雪后的街头,那些梅花竹叶,弯弯的月亮,洁白的枫叶。那是一群小画家,也是一群喜欢印街的生灵,印街,是早就有了一支队伍的。
你看,那些路政工作人员,刷出的斑马线,在街上印出的图案,可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没有人将他们列入印街一族。所以呢!生活中处处是小欢喜,只需你用心去发现。
秋叶落了,菊花开了,那飘香的花瓣,满天飞舞的黄叶,如彩蝶翩翩。它们飞过人群,把脚印留在了车上,房顶,街头。无非是想要告诉世人:这个世界我来过。来过,总该留下点什么?那就与大地来一场吻别吧!回馈大地的深情。这也是印街的一种形式,落叶与花瓣的告别仪式。
印街,很多人都有印街的,而印与不印之间又各有理由与借口。该印而不印,印了又或者不该。人心不古,又哪来那么多的印街,无有约束,便也自由随意了,到底印不印街,去问问心中的那杆枰。
印街的,印街的,印街到底是怎么个印法,暂且不论。
说说武戈老师是怎么印街的。
武戈老师是看点社团总编,但凡职位上挂着一个“总”字的,那管的事情必定不会少。除了要打扫自家门前的雪,顺道还要瞟一眼别人家瓦上的霜。树上掉下的落叶,天上落下的雨,都在印与不印之间。
我也是看点的一员,管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的地盘,却又经常丢三落四。地里不时长出些杂草,武戈老师在巡逻时看不过去,总会下地拨去杂草,整理地坎。
这别人帮了你,总该要谢谢人家的。方法嘛!这没找到,那就先来一句口头谢谢,先表示我的诚意。
偏偏我那一亩三分地上老出些状况,而我跟着度娘玩着玩着便忘记了自家田里的草。话说,眼不见,心不烦,不,不,眼不见,便不知。所以,那田里的庄稼长势不良了,缺肥少水了,都被这武总看在眼里。
管呢?还是不管,我想武戈老师也是犹豫过的,叫不应人,那就自己下田吧!拨去杂草,浇点水,施点肥,这样看点才更有看点,春天才会在身边停留。
“多谢了,多谢了”我忙不迭的向武总道谢。“印街的”“印街的”武戈老师如是说,“印街的”“印街的”肩头那一只鹦鹉摇头晃脑地探出头凑热闹。
我正在外面玩得高兴,谁知后台又出了状况,这,这,这又要麻烦武戈老师了。
武戈并不推脱,麻溜地将问题解决了。
我忙表达谢意,本来是要说:“老师辛苦了,来喝点热水。”
谁知妙笔一生花,竟然成了:“老师辛苦了,来,喝点酒精。”
这,这又叫人抓住小辫了。
“酒精可不能喝啊,会着火的。”武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没事,你可以点燃秋天里的一把火。”我调皮地应付着说。
“秋高气爽,天干物燥,现在已进入重点防火期,一定要小心灯火啊!”武戈老师拉长了声调半嗔怪半教训地说。
“秋风已冷,点火取暖,秋风渐冷,点火取暖。”我狡诈地为自己辩解道。
头顶阳光慢慢悠悠地探出个头来,疑惑地望着我们:“你们这是干嘛啊!净说些鸟语?”
武戈老师微笑着说:“唔!暗语,暗语,不让别人知道的。”说完还将右手食指放在嘴边“嘘”。
阳光也不气恼:“还暗语呢!地下党啊!接上头了吗?”
“已经接上头了。”武戈老师故弄玄虚地说。
秋风已冷,幸有阳光送温暖
看点正热,全凭武总勤把关
横批,同心共进
看到我溜达出的这两句话,阳光笑了,天空顿时明媚起来:“哟哟!还怕我吃醋呢?把我也带了进去了。”
唉呀!下了几天的雨,我们都盼望着阳光呢!幸好你来了,看来今晚的天空更有看点了。武戈老师印街也累了,不如舍下小座。掐指一算,晚上应该有月光,不如去咉月吧!
“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印街”=应该。
好了,闲话少说,都不要“蓝瘦,香菇”了,去“印”该印的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