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剃头大师(随笔)

编辑推荐 【文采】剃头大师(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6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19发表时间:2019-09-27 19:54:26

《剃头大师》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导语指出,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所以,本节课要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我们还注意到,《语文园地》提示“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这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搭了梯子,可以温故而知新。
   贾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呢?
   分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在“导入”环节,老师提出:“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这个问题,学生联系上下文立即就能答出:剃头大师是“我”,害人精是老师傅。第二个是在“深度思考”环节,老师再次提问: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真正的“害人精”?学生再读文本,结合生活经验,深度思考文字背后的含义。学生此时回答:“我”才是“害人精”,老师傅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
   可以看出,经过贾老师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含义,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也是阅读理解的第二层次——篇章结构的理解。即此时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只是字面意思的理解,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自己读到的材料能够从整体上作解释。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已经很好了。
   贾老师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密切聚焦摘要策略,教扶放评结合,特别是结合教材与学情,确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摘要策略。
   乍看起来,“摘要策略”好似与本课没什么关系,但这恰恰是贾老师研读教材后的正确解读。请看课后题:“上面这些问题,都指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读出课文文字背后的含义……”
   如何解决本单元的课后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中的摘要策略,这更是本课学生学习与训练的难点。这个难点定位得准确不准确,要看教材,更要看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如果说“理解难懂的句子”是本单元教学的终点,那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策略,便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从学情出发,贾老师对学生的预设是——他们不能完整、准确的回答“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
   果真,从课堂观察看,这个问题对学生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往往凭经验概括,所以得出的答案是不完整的。这时,老师再抛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就会非常有兴趣,乐于学习。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儿童心理学啊,这样才能把握好学情,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教材特别强调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教材,我们要有新思维,即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判断教学对与错,标准很简单。无论老师做什么,最后,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理解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感受了,就是对的。反之,不管老师做什么,学生理解、感受课文没有任何变化,那就是错的。本节课就有这样的特质。因为是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对教学难点,不是教概念,而是教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难是通过学习摘要策略,概括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摘要策略是读者依其既有知识,由文章中撷取到重要讯息,经统整浓缩后,形成能代表文章主旨的简要叙述。听起来有点深奥,所以贾老师没有把摘要策略这个概念扔给学生,更没有代替学生思考回答,而是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技能与思维特点,把摘要策略分解,教给他们方法。而且,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满堂灌,而是重习得。这就要求我们一堂课聚焦一个核心教学内容,一课一得。从课堂观察看,贾老师利用近三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全力聚焦摘要策略的习得。
   摘要策略的习得过程是这样的:
   学生先自己朗读第10段,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痛苦的是”这句不重要,删掉。“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和上面的重复了,删掉。还有“这还不算”不重要,删掉,“老师傅”重复了,删掉。
   再读剩下的句子,检查意思是否有改变。
   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听见老师如何大声朗读和有声思考后,摘要策略的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和具体,他们对策略就有了真切的体验,知道了如何思考。
   然后,教师设计三个步骤:“扶”——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第10段的摘要,选一到三名学生向全班分享,共同讨论答案是否合理,正确;“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第13.14.15.16段应如何摘要,然后各组派发言人上黑板前,进行全班分享;“评”——点评学生答案是否合理,正确。
   从课堂观察可以看到,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所学,最终学会摘要策略,切实提高他们分析、理解、概括等语文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国文教学所以要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然后种种工作能得以着手……学生起初当然没有这样的习惯,所以要他们养成;而养成的方法,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综观本节课,贾老师根据单元导语与课文特点,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情,选择阅读策略;在“教扶放评”中密切聚焦学生摘要策略的习得,授之以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共 20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是一篇关于教学的文章。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孙老师的行动值得赞许和学习。文中讲到,“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所学,最终学会摘要策略,切实提高他们分析、理解、概括等语文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这段话触动了我,其实,写作应该多练习,才会有进步;多阅读,才会有更辽阔的思维。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灯之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灯之芯        2019-10-03 23:12:55
  欣赏佳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