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永远的大街(散文)

精品 【西风】永远的大街(散文)


作者:衢四海 秀才,140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2发表时间:2019-09-30 09:26:41

【西风】永远的大街(散文)
   在仙霞岭的褶皱里,有一道叫作潼溪的小溪流。在潼溪起源的山旯旮里,有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在这个小村落里,有一条贯穿全村的村街。
   村街依傍着潼溪,呈S形状,不足两百米长。其上半段是从村里通往其他山村去的山路,不足两米宽,石板和鹅卵石铺砌,破损的地方用黄泥填塞,还是坑坑洼洼的,但可以通行独轮手推车和双轮手拉车。其下半段是从村里通向山外去的公路,乡里人叫汽车路,三四米宽,沙土路面。山路与汽车路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村街。在山路与汽车路相衔接的地方,有一个可供一辆大货车停泊和调头的车站,一个山货收购站,一家供销社,还有两棵需两三人才能合抱的百年老樟树。
   然而,它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作大街。
   大街,应该是店铺林立的,应该是车水马龙的,也应该是买卖兴旺的。可是在这山旯旮里,店铺少得可怜,车少人稀,门庭冷落。
   诚然,在本乡范围内,这座村落最大,村街也最长。在大集体年代,这条村街上拥有全公社唯一的理发店、唯一的杀猪店、唯一的打铁铺和唯一的饮食店。可是,就凭这几家店铺,也配不上那个“大”字呀。更让外人大跌眼镜的,是村因街名,人们把这个村落也叫作大街。进而,把包括石壁山、槽鸡顶、村头顶、石桥头等众多自然村在内的行政村也叫作大街。进而,把方园十多里内的十个行政村组成的建制乡也叫作大街。人们口中的大街,如果没有特别指明的话,不是指村街,不是指自然村,也不是指行政村,而是指大街乡。因为,乡政府、乡中心小学和乡卫生院,都落脚在这座村子里。
   既然是大街,就要有“大”的模样吧,以村中汽车站为界,上半段叫作上大街,下半段叫作下大街。可是,住在上大街的人觉得吃亏了:杀猪店和理发店都在上大街,人数户数也比下大街多,下大街凭什么配叫一个“大”字呢?动了一番心思,将上大街又划分为前街和后街,以数量来压倒下大街。这样一来,住在下大街的人沉不住气了:尽管人数户数比不过上大街,可是,下大街有三四米宽的汽车路,你上大街有吗?合计了一下,把后山梯田下的那条田塍路算作一条小街路,再把通过家门前的汽车路作为大街路,于是,下大街也有了两条街路,跟上大街打了个平手。
   这上下大街之争,波及到孩子们,也分成上大街帮和下大街帮。两个帮派常常为哪头大哪头小这样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争执不休,甚至打起了群架。
   我的老家住在下大街地势较高的坡地上,站在家门口,随便撩出去一眼,就可将整个村落揽入眼底。少时的我,曾多次问过爹娘,问过爷爷奶奶:怎么会叫大街呢?怎么可以叫大街呢?可他们的回答总是让我摸不着头脑:老辈人就这么叫下来的,谁弄得清?叫习惯了吧,不叫大街就不习惯了。
  
   二
   潼溪两岸的山上,竹木茂盛,又有水源,宜于造纸。自清雍正朝以降,不断有外省人迁徙到这里伐竹造纸,因此,纸槽遍布这一带的沟沟壑壑。其中有一支来自福建的傅姓家族,鼎盛时雇有槽工挑夫近千人,所生产的槽纸畅销大江南北,形成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工商集团,其领军人物傅暹两次受到清乾隆帝的接见。傅家是我奶奶的娘家。我家祖上是江西抚州的,于清咸丰年间流徙到这里当槽工,繁衍至我爷爷娶奶奶时已是近百人的大家族。我的外公是江西上绕人,清末民初,挑着一担空箩筐逃荒到这一带,在傅家的纸槽里当挑夫。十几年后,他拥有数条纸槽、一家店铺和几十亩田产,成为与傅家比肩的富户。他的创富传奇,至今为乡亲们津津乐道。
   这条从村里通向山外去的汽车路,在成为汽车路之前,和上大街一样,也是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古道。潼溪周围生产出来的槽纸,集中到大街,然后由挑夫和拉车夫向山外运输。从山外挑进山来的盐巴布匹等生产生活用品,也卸在大街商铺里,再向周围的纸槽作坊和山村辐射。因而,大街这地儿是槽纸、山货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可以想见,在造纸业兴盛的岁月,这条青石板和鹅卵石铺砌的古街上,纸铺林立,酒肆比肩,人来车往,繁华喧嚣,称之为大街,名副其实啊。
   然而,随着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发展,山区的手工造纸作坊不可避免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大街这地儿繁华不再,还称之为大街,就过分了。
  
   三
   我上小学的时候,村中有两座临街的老旧宅屋,比新盖的公社和学校要气派多了。
   一是傅家大院。从街路进到正厅,要过四道门:院门、大门、正门和内门,属于四门三进的大宅子,天井里铺着桌面大的青石板,屋梁上雕刻着精美的雀替,宣示着旧主人的富庶和气度。
   这座大宅院,土改之后分给十来户贫下中农居住,而它的傅姓主人,则被驱逐出大宅院,赶到潼溪对岸低矮潮湿的水碓房去安身。开批斗大会时,我学着大人举起小拳头,高呼“打倒大地主傅XX”的口号。我长大后才知道,那个赤脚站在台上,胸前挂块大牌子,面向广大群众低头请罪的老人,竟是我奶奶的堂弟,我应该叫他舅公。
   二是公社饮食店。它没有院子,没有四周围起来的围墙,没有条石铺砌的台阶,大门直接面向街路。在大门与街路之间盖了凉亭,安放了两排长椅。路人走累了,可以坐在凉亭歇脚,也可以一脚跨进屋里来喝茶,就当回自己家一样。走进去你还会发现,厅堂宽敞,周围分布着众多厢房,分别用作账房、仓房和起居房。纵观整座店屋,除了大门的门框、门楣和门槛用整块的大理石凿刻、显得冠冕堂皇之外,四周墙壁还是用泥土夯筑的。这座大宅子,虽然看着奢侈,但老旧简陋,跟一般农家住房没多大区别。
   全公社唯一的饮食店,就座落在这里。说它是饮食店,也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它没有摆放进餐用的桌椅,只有一道柜台,偌大的店堂显得空荡荡的。再者,它不卖炒菜,连面条也不供应,只供应油条、小麻花和糖果这三样吃食。就是这三样只要几分钱的吃食,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
   我也是长大后才知道,这座商住合一的大宅子是我外公一手打造的,我母亲就是在这宅子里出生、长大并出嫁的。外公故去,房屋所有权归属于我的大舅,但他是被打倒的地主,在我出生之前,就被遣送到遥远的北大荒劳动改造去了。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我国各大古商帮的兴衰历程,开始挖掘古商帮文化。龙游商帮是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古商帮之一,又是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古商帮。而大街的纸槽作坊是龙游商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人物还是龙游商帮的杰出代表呢。于是,一些历史文化学者想到了隐匿于仙霞岭深处的大街,想到了山区的纸槽作坊,纷纷进山考察。于是,傅家大院被政府征收,并整体搬迁到县城的民居苑予以修葺保护,和其它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一起,供人们参观瞻仰。而公社饮食店自停办之后,店屋用作大队的碾米厂,用作大队的卫生室。经过多次转手和肢解,到了本世纪初,它已了无踪迹,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了。
  
   四
   农历七月半,传统中元节,家乡习俗是要给先人上坟的。我特意回了趟老家,和哥嫂等人带着祭品上坟山,挨个找到爷爷、奶奶、母亲和父亲的坟茔。回顾先人的音容笑貌,不觉泪光盈动,点燃香烛,行三鞠躬大礼。哦,外公外婆,在我出生之前,您们都已作古了,您们一手打造的大宅子也已经不存在了,但您们的创富传奇,早已成为精神丰碑,刻在了后人的心坎上。哦,大地主舅公,虽然不是至亲,但在文革时期,我没有喊您一声舅公,反而高呼打倒您的口号,您的冤魂能安吗?我不知道您的坟茔在哪,对空遥拜,权当道歉了。哦,我那从未见过面的大舅,在我出生之前,您就被遣送到遥远的北大荒劳动改造,尸骨就撒在了他乡。您对故乡有恨也有爱,但愿您的亡魂能游回故乡来看一看,和我的外公外婆及母亲生前不得见,死后能相聚,也算是弥补了一大缺憾啊!
   从坟山上下来,路过新槽,就见迎面驶来一辆豪华型旅游大巴车,一个瘦弱的老汉跳到车前,挥舞着双手指挥大巴车靠路边停好,再倒退着身子,把下车的游客往附近的农家乐里引领。他的动作不是很专业,甚至可以说是笨拙的,但那可掬的笑容,那为了面对顾客始终保持着倒退行走的姿态,让人感受到山里人的真诚和热情,把槽工纸商祖先的淳厚朴实、勤劳善良以及精明周到诠释得淋漓尽致。
   哥嫂告诉我,别看新槽偏远,七八月份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有两辆大巴车的来自上海、苏州的客人,到这里观光旅游,让在这里开办农家乐民宿的人赚到了。哈,近几年保护了生态,治理了环境,营造了梯田花海,挖掘了纸槽文化,从而开启了乡村旅游产业。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这是槽工纸商的后人,继创造“贺田模式”受到省长省委书记以及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之后,爆出的又一个亮点。大街,重振古商帮雄风,可期呀。
   回到老家,站在老屋门口放眼一望,原先S形的溪道修直了许多,并用大石块重砌了堤岸和围堰。上大街那段坑坑洼洼的鹅卵石街路,下大街那段尘土飞扬的汽车路,都已不复存在,上下大街是连成一气的、水泥浇筑的、安装了路灯的、干净整洁的乡村街道。街道旁,三四层别墅型农居一幢挨一幢,颇有鳞次栉比的意味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街乡因为实在太小,被撤并了,不存在了,然而仅仅过了四年,又恢复了乡建制。也曾经有人提议,自然村和行政村的村名保留,将乡名改称潼溪乡。然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改成。
  
  
  

共 36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们一说起故乡,总是流露出由衷的敬仰和真诚的思念。那怕故乡蜗居大山深处,也不在乎山村有多小,因为,故乡,是唯一的。作者以饱蘸乡情的笔墨,淡妆浓墨,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乡风云。尽管主题落在故乡小山村的街道上,一条很普通的山道,竟被故乡人称作“大街”,甚至引起上大街人和下大街人之间谁打谁小的可笑争执。使读者感悟道:故乡呀,你就该是这样,你就该栓住背井离乡者的视线,你就该常驻在远方游子的心田呢。感谢作者赐稿西风,如此佳作,当热情推荐大家阅读、欣赏。【编辑 寒江孤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00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9-11-24 17:59:45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容翔实,欣赏学习了。
回复11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11-24 18:52:16
  谢谢江南老师来访,冬琪。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