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大美汤城七十年(组诗)
◎记忆中的美好
一缕金菊的幽香,绽开着儿时回忆的圆满
出生时衰落的瓦房,构筑起童年描绘的印象
几所茅屋,放逐每声鸡鸣的清亮
世代勤恳地耕作,饱尝种地糊口的辛劳
建国的喜悦,延伸在,贫寒但欣慰的时光
翻身做主人的豪迈,伴随着旧年代里裸露的沧桑
求富自强的念想,从祖母眼神里
流露,紧随改革开放,四处奔走的匆忙
市场经济的开放,让务农为生的家庭,喜获
推行政策的宽裕,惠利,在尝试与创新中
开启,收入倍增的个体生意
澎湃的诗情,吐露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
每一声惊叹,都饱含了思想民生、街房楼市加速的变迁
乡镇赶集,沿街铺面,在岳乡大地,像吐蕊的花蕾
熙攘中穿行,南来北往的人群,与繁荣
一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振兴
印证历史的古迹,展现为一座城市千年的悠久与内涵
填充美好的记忆,富饶的美梦,铺开汤城人追逐理想的未来
◎自信自豪幸福家园
母亲的微笑,是看到儿女的成长
家徒四壁的荒凉,生活的艰辛,苦楚,都不曾
让她遗忘,从襁褓中,抱紧的希望
读书的朝气,散开在,免收费用的学堂
她目送我离开,那破旧的庭院,告诉我,为国争光
她用从商时励志创业的勇毅,沸腾与无畏
告诫家族每个孩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家训中,升起,片片叮咛,严厉的重托
都犹如,课堂上的老师,那殷殷劝学的目光
建设家乡,报效国家,是代代学子
最响彻心扉的愿望
时代的脚步,踏过一次次磨难与艰苦,印象里的感触,不再是屋漏逢雨的贫寒,与食不果腹的过往
七十载光辉足迹,岳乡的样貌,翻天覆地
始终如一的奋进,都用心谱写着最生动绚丽的华章
引外资,建企业,家乡人民,奉献实干
住高楼,享医保,五十万百姓乐业美满
担当进取,践行“五风”,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盛世的凯歌奏响,每个激情而充实的岁月
如画的风景里共享,和谐、富裕、安泰
◎岳乡的面貌
从一条胡同的逼仄中,我努力放大童年的缩影
我看到孤独的老槐下,释放着,四合院里烟火的平静
旱烟,熏黄了,父亲不愿丢弃的汗衫
面带愁容的表情,刻留在我,稚嫩的心底
为数不多的谷物,走上那简单寻常的饭桌
每个被生计叫醒的清晨,他都开启着田间的劳碌
眼望光芒的双脸,沿着改革开放一路摸索的轨迹
踏上载满希冀的列车,南下批发货物
真金白银的收获,是一家老小日夜的渴盼
紧跟时代发展,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征程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
百城提质的进程中,有岳乡人畅想的美好生活
红檐黛瓦是明清风格的古建
秀美园林,是百姓休闲游玩的宝地
岳庙古街有仿宋元素的装点
湿地生态是幸福宜居的乐园
变化的,是美的容颜,与色彩,不变的
是美丽汤城,四处洋溢的笑脸
焕发朝气的面孔,是千年古县传承的精神
昂扬的姿态,是汤阴人扎实进取的风貌
◎大美汤阴
从祖父讲述的典故里,我看清,一座城的过往
在精忠报国的故事中,我聆听历史音符的回响
《易经》的传颂,加深了我对故乡,对哲学根源的理会
智慧文化的精髓,在多彩的想象里,添上一笔韵味
儿时走过的土路,夹带外婆、外公,对风雨和战火
经历的温吐,在曾有的黑暗里,满怀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县域宽广的路面,培育绿植,清幽的园林,以及
四处楼厦的挺拔,环境的美化,经济的发达
构成,一座现代化城市,最娟丽温雅的样子
汤河水涓涓流淌,倒映着往昔走过的峥嵘
与未来加速发展的前景,从祖辈祥和的眼神中
看到,那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宁
对越变越美的古城,生活,都倍感珍惜与知足
城乡一体,互联网的普及
汤阴的物产与热情,销往全国各地
四通八达的交通,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百姓收入的增多
砥砺前进七十年,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巨变
大美汤阴,时代复兴,不断续写着
属于汤阴人的,更加华美璀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