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岗位(散文)

精品 【心灵】岗位(散文)


作者:黄皮人 秀才,1482.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50发表时间:2019-10-03 07:24:34
摘要:这就是交警的岗位,我殷切希望交警的岗位永远在路上,更希望在人们心里,因为你们在默默地守卫着安全,护送人们平安出行。

【心灵】岗位(散文) 我以为,工作空间最大的是交警,因为辖区范围有多大,工作空间就有多大。我还以为,工种最繁杂的也是交警,事无巨细,该管的不该管的都得管。这绝不是王婆卖瓜,而是因为交警工作的特殊性所致,所谓“三尺岗台连着千家万户,十里长街惯穿五湖四海”,便是对北京交警的真实写照。
   我是85年底由部队转业做了一名交警的,曾经在当时的宣武交通大队上班,对那段时期所经历的许多事情记忆犹新。
   站岗,是每一名交警的本职工作,日常一班岗至少两个小时。交警工作的环境是在露天,且不说尾气的污染、嘈杂的刺激,单是自然气候便是极大的考验。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别人可以找个地方躲避起来,交警必须坚守岗位。夏天,路面温度往往达到60度,鞋底滚烫,周身烘烤,不出10分钟,汗水湿透衣服。冬天,冰雪覆盖,寒风凛冽,不到20分钟浑身冻透,尤其是脚尖、手指头,冻得隐隐作痛。
   个中滋味,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实难体会。然而,气候越是恶劣,交警越是要顶上去,因为城市需要畅通。交通,仿佛一座城市的血管,只有顺畅地流通,才能保障生命的活力。交警,便是疏通血管的医生,哪里发生堵塞,便要设法医治。工作时间长了,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遇上下大雪,如果上班提前到达岗位;如果休息立马赶回单位。我们内部有句口头禅:下雪就是命令!
   其实,对于交警来说,最难忍受的倒不是自然环境,而是冷嘲热讽,恶意攻击。
   交通堵塞,对于大城市来说是一种常态,造成堵塞的因素很多,但有的人往往迁怒于交警。我就遇上过多起这类现象,有的驾驶员摇下窗户,冲着我说:“干什么吃的,这么堵,木头桩一个。”还有的说:“哪里有你们,哪里就堵。”这还算客气的,更甚者是处罚有交通违法行为的人,那话说得扎你的心窝:“拿去吧,买烧纸去。”“出门遇上了丧门星。”等等。
   执法,原本是交警的职责,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然而,当初没有相关的法律来维护交警的执法权益。交警又不能当众与这些人发生争执,更不能脱下衣服与人打架,只能忍声吞气。
   这些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交通参与者是值得点赞的,他们严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有一段时期,许多市民、职工、学生,甚至包括各界名人、单位领导都纷纷走上街头,举着小红旗站岗执勤。还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于节假日邀请交警去他家做客,慰问交警。凡此种种,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交警工作的重要性,增添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回想起来,是有许多感慨的。交警的岗位,必然要与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现场打交道,与伤者亡者零距离接触。
   那是盛夏的一天下午,天气特别炎热,烈日炙烤得柏油路面软绵绵的,像要熔化一般。我在天桥一带巡逻,行至北纬饭店路口时,正巧遇到一位中年汉子骑着一辆平板三轮车,突然栽了下来。那汉子长得腰圆体胖,躺在地上没有动弹,我立即与司机将汉子抬上三轮车,飞也似地跑向附近的友谊医院。经急诊室的医生诊断,人已断气,拒绝接受。因为没有家属在场,加之没有死者个人的任何信息,院方无法受理。怎么办?总不能将其弃之不管吧。
   我立即将这一突发情况报告队里,经协调,由宣武公安分局通知派出所前来接管。派出所的同志倒是非常有经验,找到了医院保卫处,先将尸体存放于冷冻室,然后与我办理了交接手续。手一挥,说:你们走吧。
   这是我参加交警工作遇到的第一起突发事件,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头脑里始终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天傍晚,我在队里值夜班,拿着饭碗正准备去食堂吃饭。突然,有群众报案,说和平门往东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死了2人,重伤一人。我立即与事故组的同志一起驾车赶了过去,现场一片狼籍:一辆带斗的小客车违法调头,正赶上对面一辆大货车快速驶来,将小客车撞翻。小客车严重变形,里面一男一女当场死亡,大客车司机严重受伤。
   我们到达之前,急救站来人来车已经将重伤员拉走了,剩下两名死者还困在车里,必须先将死者弄出来。由于车侧翻着,死者卡在里面出不来,必须先将车翻正。好在现场围观的人很多,我们叫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来帮忙,一起将车推翻了过来。用力将门拽开,死者被挤压得血肉模糊,面目狰狞,但还得将其从车里抬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恐怖的事故现场,并用手抬起死者。当晚回到队里后,我本能地用肥皂反复地擦洗双手,用自来水冲洗,一块肥皂几乎用光了。那天,没心情吃晚饭,整夜头脑里是血淋淋的场景。若干年后,市公安局为民警增设了一门课程,叫心理干预。我联想到这起事故,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更恐怖的事故,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心理阴影。
   交警的岗位,必然要与人打交道,遇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就多了去了。如走失了路的,病人打不着出租车的,老年人腿脚不便过马路的,你遇上了管不管?甚至,两口子闹离婚在街面吵嘴,小商小贩在路边设摊摆点,中小学生在便道上踢球玩耍,你都得去管。
   一次,一位大娘跑过来,把我拽到路边,指着正在树下躺着的一只小狗,说:“民警同志,这是一只流浪狗,你得想办法把它弄走。不然,咬着人事就大了。”那狗见我们走过去了,撒腿就跑,钻进了一条胡同里。
   那时,狗是稀罕物,很少有人家养狗。这事管还是不管?管,总不能让我去逮狗吧?不管,群众有需求,说你不作为。好在,我长时间在这一带巡逻,与周边的单位熟悉了,于是,我请附近一单位的车队长出面,让他想办法解决。
   过了几天,还是那位大娘找我,我以为又要我去逮狗逮猫,心里一紧。大娘大拇指一伸:“好样的。”我问:“怎么呢?”大娘说:“狗没了,我放心了!”
   那狗是怎么没的?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车队长也没有告诉我是怎么弄没的。
   交警工作虽然辛苦,但也非常有意义,由于首都地位的特殊性,许多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活动都有交警的参与。如奥运会、亚运会、国际马拉松赛、外宾国事访问等等,我都见证了,并参与其中安保,至少在人生的履历上有那么一抹“亮点”。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为全国“两会”代表值勤的情形。全国“两会”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召开,此时,北京虽然立春,但冬日的余寒尚未消退,春暖姗姗来迟。我们的任务,是在白纸坊桥至西便门一线执勤,确保路面安全畅通。这一线全是高架桥,道路宽敞,视线开阔,两边楼房林立。
   凡遇会议召开,车队出发或者返程,我们必须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入岗位。那车队,几十辆车从你身边“嗖嗖”驶过,上面乘坐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你会从内心升腾起一股使命感和自豪感!
   “两会”最后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3点钟的会议,我们1点半到岗。会议大约4点半到5点结束,上级通知我们不得撤勤,原地守候。会议结束后,部分代表在天安门广场拍照,部分代表返回驻地,车队陆陆续续离开,我们始终在岗位上值守。7点整,代表们还要到大会堂观看文艺演出,9点钟散场。上级仍然通知我们,原地值守。于是,我们的勤务连上了。
   下午上岗时,太阳高照,天气温暖,我们穿得较少。入夜,气温骤降,冷风扑面,仿佛进入冬季,好冷啊!我们始终站立在高架桥上,没有任何遮风避阴的地方,甚至,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此时,饭点也过了,肚子也闹腾起来了。真是:饥寒交迫加口喝,腰酸腿痛好疲惫!
   那晚近10点,我们才撤岗。当队长开车接上我们时,他问道:“去哪个饭店?”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去厕所”。真的,好有戏剧性啊!回答完后,所有的人哄堂大笑。
   要知道,在高架桥上,车来车往,两旁住户云集,哪有方便之所?每个人都早已憋得难受极了。
   这就是交警的岗位,我今天虽然远离了岗位,但殷切希望交警的岗位永远在路上,更希望在人们心里,因为你们在默默地守卫着安全,护送人们平安出行。

共 31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交警作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相信许多人对它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能够深入到其中,了解它的酸辣苦麻个中滋味的,就不太多见了。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向我们介绍了首都交警的工作,让我们可以走进交警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流畅,质朴,情感真挚,没有大话和套话,将交警平常的工作一一道来,展现的都是交警们日常的工作状态,但却最真实介绍了他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读着它,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读过它,相信你就能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作为一名普通人的情怀。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05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3 07:25:11
  拜读大作,一篇很接地气的作品,推荐共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3 07:26:32
  作品介绍的都是交警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读着这篇佳就走入了交警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了这一个群体,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10-03 07:27:22
  作品中描述的几个事例让我们对交警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好作品,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10-03 07:46:12
  非常感谢秋语老师悉心的点评!让我们携手共进。
4 楼        文友:刘德正        2019-10-03 08:30:31
  警察,是个提起来千金放下去可能不足四两的话题。从警近四十年后,时常有写点警察警事的冲动,却担心词不达意玷污了那一份原本的纯粹,于是,不得不将情愫留存于心底,与过往嗟呀,任心泉徜徉。不过,总有一天会像黄皮人这样,把情感释放,如同把酒临风。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4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10-03 09:21:21
  相信你的体会和能力一定比我强,只不过你没有静下心来。
5 楼        文友:闲闲录        2019-10-03 12:04:12
  为真实、坦诚,一直在做服务保障工作的老交警同志点赞!就像前天的国庆阅兵,早上6点的时候,清洁车就要把天安门广场清扫一遍,9点的时候再清扫一遍,他们的这种付出特别地让人感动!并不是所有人的努力、奋斗都能够被别人看到,但是你自己首先要能看到,你在做什么?你自己所做的跟这个事业的关联是什么?致敬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人民!
回复5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10-03 14:49:54
  谢谢你的理解!你说得非常对,所有的重大活动都有背后默默的工作者,自己要看得到,明白工作的意义。再次感谢关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