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为两面人画像(小说)
这几天,章经理总有些心神不宁,半夜三更常常从噩梦中惊醒,莫非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预感还来得挺准,那个在县公安局当副局长的同学施宗华进去了,涉黑、受贿,事情搞得挺大。纪委通报来了,都已经移交检察院了。这徒刑是肯定要判的,也就多几年,少几年的事情了。
章经理想想实在有些后怕,这几年可没少跟施同学混饭局啊。
谈婚论嫁,讲究个门当户对;这同学间要有往来,也要讲究点级别的,身份差不多才混得到一起啊。
自己的同学,混得比较可以的,也就那么十来个人。
刘毅寿是市府办的副主任,施宗华是公安局副局长,向发祥在财税局当科长;章经理大小也是国企的一方领导,总算也挤进了这个圈子;还有一些私企老板和什么部门的负责人,当然要巴结这些头面人物,一来二去的,也成了圈子里的常客了。
那些同学暗地里议论:“要说做官嘛,也许刘毅寿稍微大那么一点;要是论能量,可能还是施副局长大些,那位子好啊,有求于他的人多嘛。”
这么了不得的人物,怎会也出事了呢。“人大代表”、“省级劳模”、“英雄警察”三顶光环都没能罩住啊。看来,现在的形势,和以往有点不一样。
还真是的,章经理估计得没错。顶头上司,市公司的贾经理,听说也被纪委叫进去了,说是贪污、拿回扣,还有个情妇什么的。
不就是有个要好点的小姐妹么,怎么就上纲上线出事情了;贾经理可优秀了,不光业务做得出色,还是个道德模范,曾经获评“中国好人”,事迹登过报纸,形象上过电视,那么十全十美的人,居然也跟着出事,看来风声真的紧了。
章经理赶紧在企业内网上查看了一下,上级领导班子成员栏目,贾经理的名字果然消失了。
章经理有些担心,这一条线下来,火会不会烧到自己身上啊。
犹如惊弓之鸟,章经理不免有点兔死狗烹的悲哀;自己处心积虑混到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让人羡慕的级别,就等着再熬上那么几年,安全着落了,就可以享清福了。凭十多年来的积累,加上退休工资,即便移居澳大利亚也不成问题,千万不能在阴沟里面翻船啊。
章经理把以前做过的事细细地捋了一遍;还好,自己处事谨慎,为人低调,应该没有什么授人以柄的事情。
想毕,心里稍安,章经理这脑瓜子又好使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啊,按当下的形势,我只需如此这般,不仅保得住自己的官位,能拿的照样拿,指不定在退休前还能再升一级呢。
今天,章经理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下属开会,正副科长,班组长都有出席。
会上,章经理心情沉重地向下属通报:“市公司贾经理因贪污、受贿出事情了,上级的通报,估计这几天就会下来,教训深刻啊;看来我们公司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漏洞;在对各级领导的监管方面,还存在缺失;在对员工廉洁自律教育方面,还存在短板。我为官一任,不仅要带领大家把业务做上去,在扼制腐败这件大事上,也要当好廉洁自律的排头兵;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你们下级负责,决不能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在我所管辖的企业发生。今天找大家来,一是通报情况,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发现苗头,要一查到底;二是广开言路,让大家发表意见、建议,细致地查一查我们在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三是集思广益,让大家出出点子,如何把管理上的漏洞、缺失、短板给补齐整了。”
章经理的开场白简短,明了,句句都踩在了正点上。
下属们都明白,章经理不仅在业务发展方面有一套,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也一直走在公司的前列。只要上级有所布置,总会第一时间响应;这不,贾经理出事情的正式通报还没下来,这个廉政会议就迫不及待召开了。
领会了领导意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象征性地发表了一些看法,提了一些不足,出了一些点子。
其中的一条建议,引起了章经理的兴趣,立马来了精神:“小魏的建议不错啊,物资采购,确实是最容易出事情了,以前在这方面也有过教训,贾龙江(贾经理)也是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我们的采购制度,采购办法,采购流程,亟待进一步加强啊。”
章经理的话句句在理,下属们都随声附和:“经理的讲话,切中要害,为接下来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章经理作了总结性发言:“廉洁这根弦千万不能松,我们要严格根据上级所规定的集采制度,制定采购办法,完善采购流程,把腐败拒之门外,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在物质采购这条线上,前几年根据上级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对物资采购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选定入围企业;原材料、生产设备只能通过入围企业,才能进行采购,价格都是在采购总包合同中定好了的,下属企业、部门只能在入围企业的范围内从事采购工作,所以有效地防止了工作人员贪腐、受贿、拿回扣的可能性。
这集采制度,在防止腐败方面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一般人想贪也贪不了啊。可就是有愣头青提出了异议:“这集采制度虽然有效遏制了受贿、拿回扣的可能性,但从这几年的操作看,入围后的供应商,几乎做起了独家生意,别的企业进不来,没有了竞争,供应的产品以次充好,质量大打折扣,价格也下不来,对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害。”
章经理听说后,第一时间找这位同志谈话:“企业制定的反腐措施是毋容置疑的,你看,这几年企业还有受贿、拿回扣的事情发生吗;你反映情况,不能在外面随便乱说,不能对反腐工作有抵触情绪嘛;你说到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对员工负责,防止腐败总是第一位的;再说,我们还是能跟供应商沟通的嘛。”
谈话后,章经理还是担心这愣头青放在采购处会不会出问题;过了一段时间,章经理提拔他到行政办公室做了一名统计。
通报来了。贾经理是因为利用手中的领导权力,在选择入围企业的时候,为某一企业开了方便之门;据说那家企业的法人代表,曾是贾经理的战友,贾经理也就打了点招呼,那家企业就轻轻松松入围了,人家发了财,过年过节总要去拜访一下贾经理的。这不,就出事情了。
小道消息传来,真是匪夷所思,让人大跌眼镜。举报贾经理的,居然是他表弟。
原来,这个表弟也是做设备供应生意的,贾经理是自己表哥,当然是有近路可走了,要是成功入围,这设备还供不应求呢,于是又投资七百多万,上了两条生产线;自家人嘛,亲情总是在的,不用一味地拿钱说事。
也就准备了十万块钱,去表哥家里串串门,侄女上私立学校挺费钱的,叔叔应该给点赞助的,末了还关照:“这次招标,方便的话打个招呼。”
这十拿十稳的事,居然泡汤了;要么是表哥清正廉洁,没帮说上什么话,要么是表哥没有什么实权,帮不上什么忙。这表弟是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无话可说。
一次同行聚会,那个贾经理的战友酒后失言:“入围的时候花了一百万,现在是每年三十万,这条线上没我办不成的事,贾龙江是我战友啊。”
表弟这才恍然大悟,恨得是咬牙切齿:“这个认钱不认亲的畜生,我也不会让你好过。”怒火中烧之时,一封举报信就把贾经理给拿翻了。
章经理是成竹在胸,好在自己聪明,和入围的三家供货商没有什么裙带关系,要不,这一次说不定也会吃不了兜着走;贾经理线上的那家,算是彻底倒下了,剩下的两家,一家是上面省里有大靠山的,牛逼得很;另一家,谁也不会想到,是章经理神不知鬼不觉,巧妙安排上的啊。
生意,生意,就要做得“生”嘛,和熟人做生意,知根知底,有什么可做的,还容易出事情呢。
和凯达老总郭凯凯认识,第一面是在省里的一个订货会上,郭凯凯正好坐在章经理旁边,自然就各自知道了对方身份,郭凯凯建议,会后去喝杯咖啡;第二面就在咖啡厅里,两个人谈好了条件,章经理就答应帮忙,入围成功,每年就拿百分之十的回扣,直接打在一个不知名的账户里;章经理和郭凯凯,总共就见过两次面,平时也不往来,这就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任谁也识不破啊。
章经理心中窃喜,贾经理线上的商家出局,业务必将被剩余的两家瓜分,今年的回扣,至少比去年多百分之三十。
根据章经理的指示,办公室会同物资科、财务科对物资采购办法和流程进行进一步完善;大宗商品就不必说了,小到卖一块橡皮,都要先打报告,然后让七七八八的领导签字,据说,这流程要走十五天左右,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能绝对保证不出腐败问题。
手底下有些员工受不了了。几块钱的东西,报销要跑上十几天,这精力怎么够用啊,累死人了。有人就开始发牢骚:“我看这些办公用品,还是自费买买算了,就当是无私奉献给企业了,难不成我买块橡皮,腐败到会拿一毛钱的回扣。”
一毛钱的腐败也是腐败啊,最起码是个微腐败。员工们的怨言,传到章经理的耳朵里,章经理觉着:“看来,有些员工对微腐败的危害,在认识上仍然不足,还是要加强教育啊。”
事不宜迟,章经理在网上摘了点材料,结合本企业实际,整合出一篇《向微腐败宣战》的报告,召集全体员工开展认识教育。
在会上,章经理意气风发,侃侃而谈,从微腐败的含义一直讲到微腐败的危害,又结合企业实际,列举了企业中存在的微腐败苗头,最后讲到了扼制微腐败的举措,就是要制定出一整套规范,并要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
台下的好些人,神情严肃,章经理说得头头是道,自己心里的那点小九九,章经理怎么会知道得一清二楚啊。
等章经理作完报告,干部、员工纷纷发言,有的谈认识,有的谈感受,有的要努力改进不足,有的要和微腐败作坚决斗争。章经理露出欣慰的笑容,看来,这堂课的效果不错。
在章经理的严格管理下,企业形势是一片大好;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党员学习、员工教育常抓不懈,反腐倡廉举措更是得以在全市推广;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章经理证书、锦旗,各种荣誉称号是接踵而至,光思想教育、反腐倡廉经验介绍等专题报告就作了十四场。
就如章经理所料,上级考虑章经理近年来在业务发展、员工学习、反腐倡廉各个领域成就巨大,决定给予行政级别上升一档的奖励,享受市公司副总待遇。
省巡查组突然进驻市公司,还公告全市所属企业,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检举腐败、检举违纪、检举不正之风;还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信箱;巡察时限为一个月,市公司十天,下属四个企业各五天,力度真的相当大。
章经理听闻,先是有所担心,这么突然袭击,不会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里了吧。后来得知,这次巡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针对性,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但章经理为人细心,还是把想得到的环节细致地梳理了一遍,看看没什么漏洞,就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想想也是,在反腐举措上、成就上,章经理是全市第一块牌子,行业先进,若要有问题,那其它企业的问题就大得去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章经理又一次想到了这句话。自己这里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手底下两百来个员工的嘴可要管好了啊;要不,哪个不识相的心血来潮,无中生有乱说一气,即便不出问题,但总归影响不好。
章经理立马召开了一次动员会。首先通报了省巡察组要来巡察的情况,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端正态度,积极配合上级巡察组的调查工作;然后话锋一转,讲到了近年来企业在业务发展、反腐倡廉上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最后希望广大员工珍惜自己的企业,珍惜自己的饭碗,珍惜安定团结的局面,一切向前看,只有维护好企业的稳定,企业才能更快地发展,员工们的好日子才能水涨船高。
心领神会。在几个干部的带动下,全体员工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巡察组可真是动真格的。市公司业务部的两万多元小金库被查出来了;一个下属企业租房款没有上缴被查出来了;一个下属企业超标准招待被查出来了,一个下属企业违规录用干部子女被查出来了。被查的单位,大案子没有,小问题总是有一点的。
最后,巡查组来到章经理的企业。开员工代表座谈会,谈的最多的是章经理的丰功伟绩,没有一个说不好的;举报电话、邮箱、信箱是空空如也;查财务帐,没有问题;查业务报表,没有问题;查党务工作记录,没有问题;查工会台账,没有问题。
五天时间过去了四天半,巡察组长老赵的记录本上还是一页白纸,在佩服章经理的同时,老赵却暗暗叫苦。
上级巡察组来巡查,是带着任务来的,每到一处,总要查出点问题的,也好给下属企业敲敲警钟。前面四家是一帆风顺,多少查出点问题;可章经理领导下的企业,确实是一点问题都查不到,回去怎么向大领导交账呢,弄不好会被戴上一顶徇私舞弊的帽子。
来之前,个别领导还个别跟老赵打过招呼,说是听到点风声,那家跟省入围商家竞争激烈的供货商,好像是这次被巡察单位方面的来头,具体是谁不清楚,有机会,也查一查,看看情况是否属实。可老赵连影子都没有找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