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古松园(散文)
离山塘街鹭飞桥东不远有个古松园。
该园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此人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大兴土木。“近可览古松翠色,远可瞩灵岩山景”的世外桃源是其初衷。
穿过门厅回首则见砖雕门楼,上下坊分别雕刻“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历史故事人物,两侧兜肚分别是“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形神有致,“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惟妙惟肖。
步入正厅,“古松堂”匾额高悬梁上,字体遒劲沉稳。室内陈设乌光油亮,屋宇为仿明建构,步轩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官帽的两根翼翅,步轩的棹木分别镌刻“暗八仙”,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活灵活现。特别是梁架正中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古松园的楼厅“凤凰楼”(也叫“花篮楼”)是清末民初的雕刻大师赵子康所建。赵子康,木渎镇凤凰村人,最有名作品还是东山的雕花大楼,木渎凤凰楼只是其早期作品,有人将此二楼并称“南北姐妹”。
凤凰楼所有雕刻都是些吉祥图案,明间檐枋由西而东分别刻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为“暗八仙”。厢房檐枋刻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统称“八宝”;檐下挂落为缠株花纹,有梅、荷、菊、山茶等四季花卉安放于花瓶中,称“四季平安”。楼下厢房的窗格上刻梅、兰、竹、菊“四君子”,象征高洁;窗下栏杆刻狮子和大象,象征权威、兴旺。楼下轩廊的每根荷包梁上都刻有一对大象,寓意“吉祥”。楼上栏杆为环形图案,中间花瓶里插有三根画戟,是“平升三级”之谐;檐下挂落插角为蝙蝠图案,作“变福”之音。转来看去,这里的组合只怕是集民俗之大成了。
我本以为古松园一定奇松纷呈,进园方知此园系因一株500岁高龄的罗汉松得名。
置身老寿星脚下仰视老汉尊容,犹见其虬曲葱茏,那超脱红尘的仙风道骨,引人折腰。栅栏之内,立一灰白色巨石雕琢的铜钱,以祈祷长寿和发财,足见这个洋买办园主的良苦用心。
我转身插过一条回廊,来在又一个旷大的游园,但见有株参天的银杏龙章凤姿,粗可盈抱,其神采气度,更胜罗汉松一筹。这一植物界活脱脱“化石”,四处喷薄灵性,为古松园添彩,估其寿年,也当不在彭祖之下。
园中一湾碧水,曲桥横贯,亭台楼阁荫翳于林木之中,水木清华,假山湖石,天光云影,水面倒映。一簇簇睡莲油光溢彩,一条石雕大鲤,跃出水面,口喷清流,引来阵阵游鱼,鲜红一片,逗得小朋友们手舞足蹈。
过桥之后就是奇峰嵯峨的太湖石假山,巉岩险峻,峰回路转,飞瀑流泉,层层叠叠;又见丛丛绿苇嬉戏池中之水,棵棵青松亲吻山上之亭,其山水之趣,人文之美,妙不可言。
小园之内,长桥卧波,复道行空,“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我驻足斗折幽曲的双层长廊:近,能览园中美景;远,可眺灵岩山秀色,我想,蔡少渔当年还定会耳闻明月古寺袅袅的梵音。如果说苏杭是人间天堂的话,那么,古松园则无愧为堂中之堂了。
出了古松园,我已经来不及就餐,一路疾走赶到镇口结集地,离开车仅差5分钟时间。再扭头一看:我的身后——竟还有许多人提着粽子,端着乌米饭,揣着烧饼……争先恐后的冲了上来。
大客车轰轰地开拔了,回首失诸交臂的灵岩山,我想追寻吴宫遗址、越女旧踪,我还想搜索康乾二帝的足迹,古贤的墨宝,我更想领略高启的游趣,谛听塔院松风,萧寺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