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中国故事】我的外婆(征文·散文)
我妈说有一次,我小舅因为和我小姨发生矛盾,打了我小姨,我们家保姆陈婆婆就批评了我小舅,我小舅舅不服就说:“你不是我们家的人,我不要你管。”这件事被我婆婆知道后,把我小舅拉到房间里,严肃地批评他说:“陈婆婆整天伺候你们吃喝拉撒,这么辛苦,你怎么敢说她不是我们家人,她不能管你们?那好,你明天别吃陈婆做的饭,别穿陈婆洗的衣服,如何?今晚这顿饭你就别吃了,就在房间里反省,想明白了就去和陈婆婆道歉,否则就别出来。”后来我小舅哭着向陈婆道了歉,陈婆当然不会计较她亲手带大的孩子。但这件事后,我们家9个孩子从此没有人敢不尊敬陈婆婆的。到是这个陈婆婆在我们家有偏向哪个孩子的权利。我外婆看到后也只是笑笑而已。这个陈婆婆一直在我们家呆到80多岁,等到我外公外婆都很老了,没办法照顾她了,她的儿子才把她接回家。就这样我外婆依然按月给她发工资,直到她老人家寿终正寝。
我外婆教育孩子真的有一套办法。虽然我们家9个孩子,不是一个父母生的,来自三个原生态的家庭,但我外婆都能把他们教育的很好。9个孩子,不仅个个身心健康,而且都很有出息。我的那些舅舅阿姨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为人正直,学有所成,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城市,都曾经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过卓越的成绩。就拿我最小的舅舅来说,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年龄最小(当时17岁)分数最高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北京中央机构直接要他,但他主动把名额让给了家住北京的同学。然后留在南京市人事局,一直官至南京江宁区区长,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这次党的反腐倡廉中,他们区委领导班子,多数都因为腐败被革职受审,唯独我小舅舅不仅没有一点腐败的事,而且他还被重用做了江苏省地税局的局长,至今还在这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什么我小舅舅会如此幸运呢?这都得益于我外婆的从小教育。我外婆从小教育所有的孩子:第一要正直廉洁公正;第二要学习本领;第三要会关心体谅别人;第四要有宽广胸怀。记得有一次,我小舅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又是我外公唯一的男孩,我外公就特别偏爱他。但他有一次数学只考了50几分,我外公偷偷把他的分数藏起来不让我外婆看见,后来被我小姨看见后告诉了我外婆,外婆罚我小舅把那张卷子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天反思,直到他考出满意的分数,才允许他撕下那张卷子;还是我这个小舅一次我外公出差带了点南京没有的糕点,被我小舅发现了,就偷偷把它拿到自己书桌抽屉藏了起来,后来被我外婆发现后,不仅全部没收,而且把糕点分给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吃了,就是不给他吃。并且教育他说:“从小就这么贪婪,长大了一定不会走正路,所以这次不给你吃,就是要你记住这个教训,做一个学会分享、正直善良的人,不是自己的一定不能伸手占有。”我们家的孩子包括我外公外婆的孙子辈,在我外婆正确家风的熏陶下,个个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国家勤奋地工作和奋斗着。别人都很羡慕我外婆,说她有福,把子孙教育得这么好,但大家却没有看到我外婆把这么复杂一个大家庭的九个孩子教育好的辛勤和付出啊。
我外婆有一个老战友,离休后,学有所成,开了书画展,别人就问我外婆,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去学点什么,如果你去学习,一定会有成果的。我外婆开玩笑地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们,我的成果就是我的孩子们都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如果把我外婆90多年的人生分成两部分,那么她的前半生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贡献给了解放全中国的壮丽事业了,而她的后半生包括她的事业都奉献给了她的家庭和孩子们了。她既不是一个铁娘子式的革命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她一生的角色都是在不断地随环境的转变而变化的。
我一直把我外婆当作自己的偶像,如果我能有我外婆一半的聪明智慧和勇敢善良,我就不枉是她的外孙女了。在我心中她永远是我追逐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多看看她打下的江山如何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她培养的子孙成长的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