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望 雨 (散文)
不知是人间越来越肆无忌惮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工业发达所带来的破坏和废气真的影响了大气层,还是雨神在这段时间工作渎职打了瞌睡,以至于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江南地区,整整三个来月鲜见雨滴。
往年的八、九月份,随着几场秋雨在秋风中飘洒,季节的接力棒便从热烈的夏季,有序而如期地传到凉爽的秋天手里。秋天会继续高举季节棒,让果熟稻黄,红枫尽染,秋花应艳,再逐增寒意,一路婉歌,深情地安抚着经过大半年孕育、开花、结果后的疲惫百绿,风扫落叶,雨凋衰草,使时令圆满地进入冬天的游憩。
没雨的秋天颇为糟糕,似乎少了许多秋的旋律韵致,平添了几分早衰荒芜。那丰收后的田野,硬邦邦的难以种下油菜、小麦等冬苗,那菜园里的瓜蔬,蔫唧唧的难以再吐绿生出新叶和结出新果,连路边的桂花树,都意沉沉的难以按期扬花芳香出秋韵……干旱还错乱了时轮咬合,使气温无法很好地递降,虽有两次受台风影响,吹来了呼啦啦的西北风,但只打压了一下异热的嚣张气焰,没两天就气温继续回窜,直到现在都已过重阳节了,本来“重阳重阳,移火进房”,今年却还是时需电扇,方驱热意。
不光如此,雨少便显得阳多,失水却无法补水,那长时间的秋阳艳照,加之光有哀号没有眼泪的朔风,还成反比的更加蒸发和风干了可怜的残余水分,使得大地干裂,哪有金秋的生机模样。徜徉湖周,只见大片的湖床,都被干旱的皮鞭抽打出条条伤痕,深达肉骨,龇牙咧嘴,惨不忍睹。虽说有人预料,今年的蓼子花肯定会开得更加广袤可爱,可那是母亲鄱阳湖丰满不出水域,只能用流出的血泪染成的啊,犹如濒死前的回光返照,儿女们怎道欣赏?完全是错把异象当景象!
看来有句话真颠扑不破,水是生命的源泉。没雨便没水,没水会消退生命原色,自生出荒凉世界,缺乏本真水嫩嫩的蓬勃姿态。
人亦生命之物,也不能逃离水的所需。在人的那块心田里,如果缺乏水的滋润,同样会出现气血不足,精神委靡,甚至枯死。
或许有的人会说,现在的水系这么发达,供水能力这么强,南水都可以北调,何缺生命之水?然而可曾想过,那只是普通意义的生活之水,只能供人们洗洗刷刷,却无法荡涤人们浮躁的心情。
是的,人的心情也相通万象,常需要合理分布的雨水进行调节。干燥的山林,一不小心会发生火灾,人在烦躁时,一不小心会生出乱子。乱子若发生在工作中,可导致错误甚至违纪,若发生在家庭中,可导致失和甚至离散。此时若有场及时雨,便许能像一壶甘露,浇灭山火,冷却人的冲动,清醒人的脑子,使人心态平和,变得理智。
秋雨如春雨,还能代表人的思念。“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意思是:竹丛里的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那飞向远方的相思之情啊,却被重重的高城无情阻隔。秋天的阴云连日不散,使得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只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徒听深夜萧瑟的雨声。充分表现了诗人借秋雨抒怀,夜生思念的缱绻多情。
的确,在诗情画意的秋雨里,在有情人看来,那不轻不重不疾不徐的温柔雨丝,就像乍甜还苦乍喜还忧的善感心弦,被秋风巧妙撩拨,被秋雨诱惑发声,其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浅漾于红腮痴眼,那是种只有自己方能听到的享受,是一种惟有自知的幸福陶醉。
晴空虽好,雨天亦要。今年的秋天不知咋的,连续数月似乎将雨君给忘了,吝啬得一点都不愿释放。然而下雨就是下粮,就是给痴男怨女们寄托情愫,就是给滚滚红尘洗去浮躁,人们谁不盼望?
多想来一场秋雨,灌溉大地,灌溉心田,灌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