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莲藕解作接地气(散文)
一
“生在池塘中,头顶大绿伞,芙蓉并蒂开,水当被子泥当床,孔多洁白丝线长。”说的就是莲藕了。
那么先有莲籽还是先有藕呢?有道是红莲藕上开,莲花是藕的女儿,一出水就怀上了莲籽,而成熟的莲籽又是藕的种子。花为藕而香,藕为莲而甘,本是同根连一体,故有“藕断丝连”经脉相通的情缘了。
乡村有池塘,夏风进池塘,吹暖了一汪清水,那绵绵的热流焐醒了沉睡在淤泥中的根藕,激活了生命的脉络,于是从藕节间萌发出细嫩的尖芽来,刺破泥土,一根嫩绿的茎杆朝上穿越水面,在莲叶间高傲地升了出来。水、氧气、阳光交融在刚出浴的藕茎头上,此时中通的茎杆将阳气传输到泥土间满腔气息的藕孔里,阳气与地气融会贯通妊娠了藕茎头,膨胀起来的茎苞悄然地孕育出皎洁的莲花。一朵,二朵,三朵,汲取着天地日月之精华,风里雨里长啊长,朵朵花苞尖红腮粉,状似仙桃般的伫立在根根茎杆上。那碧绿的茎杆如同是藕长长的臂膀,一头在水下头,一头在水上头;一头是根藕,一头是莲蕾,清水如透镜,藕托举着莲,将青春之梦藏在花苞里……
阳光有多热烈,花瓣就有多少激情地绽放,如下凡的莲花仙女的笑靥,婷婷玉立于莲叶比肩的绿色地毯上。风儿摇动着莲花那高挑的腰姿,水颤颤起来了,叶子跟着荡荡起来了。彩蝶儿翅膀打着欢快的节拍绕着花儿蹁跹着,嘹亮的知了为莲蓬育籽而纵情高歌着,铿锵的蛙鼓迸发出玉藕最真最纯的心声……
日头一遍又一遍地从池塘上朝起又夕落。如果说莲花是代表藕亮丽的眼睛,那它既看到了蓝天上的云朵和星空中的皎月,也看到了田野上庄稼一天天地丰满起来;如果说莲叶是代表藕圆圆的耳朵,那它既听到了树上的鸟鹊欢叫和草丛中的蛩鸣声,也聆听到了秋咚咚地迈着矫健的脚步走来。
静美,这是在秋天才能体悟到的一种美丽情愫。枯黄是一种迎接明天满塘玉藕丰盈的色调,沧桑无悔只为玉藕荣。此刻莲花也低下了谦卑的头,风将一片片淡粉的花瓣抛洒在明亮的水面上。落花并非无情意,只为展露孕育已久的满蓬圆润的莲籽。细看那莲蓬,如同是茎杆上架起的小小琴盘,每粒莲籽就是琴盘上的一个音键,风指弹奏起了丰盈的旋律。一池清水,一塘玉藕,一杆莲蓬,金秋因此增添了静美的内涵。
二
“菡萏香销翠叶残”留下来的是其洁白圆嫩的莲籽,清香甘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补钙的微量元素,加上银耳和红枣熬一碗莲子粥,强心安神是上等的滋补营养品。
但莲甘心苦,心又为谁苦呢?想想村里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纯朴善良的二大妈。夏日里当池塘中的红莲顶着流火盛开时,她冒着酷暑面朝泥土背朝天在水田里插秧、薅草,秋日里她披星戴月在田地里劳作着、收获着。
苦尽甘来,儿子上大学了,儿子毕业了,儿子在城里安家了,儿子被单位提干了……从小在泥土中长大的儿子常思念着乡下的老父母,哪怕是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回家看看,那种血脉相连的亲情,就像是成熟的莲蓬俯首凝望脚下的根藕那样的虔诚。女儿是开父母心头上的一朵红莲,情深深意切切,远在千里之外也忘不了父母一生吃苦的养育之恩,电话里头问寒问暖,一包一包的营养品寄回来了,母亲从女儿邮来的包裹里轻轻地取出莲子、枣子、银耳等,一种暖意刹时夺眶而出……
莲藕同根生,很多时候藕是黯然寂寞的,但藕的隐忍来自于对时光的笃信,笃信有一天以丰腴的姿态,从时光之水中走出来,温暧着质朴的乡亲们。
乡村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成熟的庄稼,成片成片的黄灿灿的稻浪翻滚,家前屋后的瓜架上扁豆、丝瓜、南瓜琳琅满目,小河里的鱼虾肥了,菱角也饱满了。此时,生在淤泥中肥壮如成人臂膀的玉藕,用了两个季节的时光,把玉洁清香送进了千家万户。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吃藕,春天里每逢逛庙会,祖母都会买一段热气腾腾的藕给我吃,而我偏爱吃孔里塞满了糯米的藕,口感又粘又甜又香,嘴唇上挂满了细长的藕丝,从街上一路啃着回到家,满嘴的清香味道。中秋节时屋前桂香馥郁,玉藕作为一种敬月的贡品,和月饼、柿子、菱角等一起放在门前桂花树旁的小桌子上,让月亮公公也品尝下人间的美味。藕付庖厨,烹饪以食,我一边吃着祖母做的青豆炒藕片,一边用筷子挑着藕孔抬头问:“奶奶,为什么藕有这么多的孔呀?”祖母微笑着说:“因为藕生在泥土里,所以多孔接地气呗!”还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我至今忘不了的话:“小孩子要多吃点藕,能多长点心眼,将来做个像孔明一样有智慧的好孩子哦!”
莲开并蒂,藕丝缠绵,伴藕等是代表爱情的最佳象征。村庄里有一对尚未结婚的情侣,在八月中秋前男方要给女方“送节”,礼品中必须要有又肥又白的多节莲藕,藕节相连寓意是“伴我到老”,藕节间还要有长长的芽茎,那芽茎寓意是“多子多福”,摆放在女方家堂屋里的条桌上,红彤彤的烛光中耀目又吉祥。
三
人学做玉洁的藕不容易,藕把情丝隐藏于内,把智慧隐藏于内,把气息隐藏于内。
在三代土生土长的张书记带领下,我们村从贫困到富足,都是村干部和村民们心连心奋斗出来的。一家三代连续做基层村官实在是不容易,靠的就是像藕一样的一身正气,如莲子一样与民同甘共苦,才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第一代张书记带领村民日晒雨淋开拓田地,为的就是能有一口饭吃,最后积劳成疾长眠在这块他钟爱一生的乡土里。
第二代张书记从老书记手里接过了服务村民的接力棒。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肥沃,无论是烈日与严寒他都奔波在田间地头。他像莲藕一样接地气,深入群众中去,了解民情,为民解忧,情系老百姓,抚恤困难户,他还想方设法创办企业增加村里的收入。当村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时,他己是满头银发了。
如今接力棒又传到了第三代的张书手里。在这个新时代里,他依然像藕一样有着一身正气,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依然保持着传下来的为民着想、艰苦奋斗的作风。如今村子集体经济壮大了,道路变得宽敞了,休闲娱乐广场也建起来了;路旁的绿树葱茏,小河的水清晰明亮,池塘里的莲藕飘香……
四
玉藕,生于泥土,满腔清气可谓是“圣”;莲花,净洁高雅,灿若繁星可谓是“仙”;莲籽,置于池塘,与世无争,却奉献于民可谓是“佛”。
莲藕生在最底层,烟火人间是它魂牵梦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