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左手磨坊,右手巴扎(散文)
五、夜市
初夏时节,麦子初黄,杏子未熟。农事不忙天气好,正是巴扎红火的时候。
浓绿的桑树结满胀鼓鼓的桑椹,散发着水甜的味道。树下的鱼塘清波荡漾。左手磨坊,右手巴扎。周围的农家,庭院齐整。菜园里的蔬菜品种众多,棵棵长得精神。黄瓜茄子葫芦瓜,豆角辣椒西红柿,这些过去在这里少有的菜,结得稠密均匀,摇头晃脑等采摘。一年前杂乱的村子,像一条滚在尘土里昏睡的汉子。如今灰尘洗净,换了新装。虽然还是村子,堪比一个小乡镇。
我们此时来到,亲戚家没有多少农活要帮忙,把蔬菜蛋禽多多变现才是正事。巴扎便成了每天午后的活动中心。
现在的巴扎,水泥硬化的场地,搭起高大宽敞的遮阳棚,彩色招牌一派喜色。7间门面各具特色,各种经营积攒了一定的名气。麦海提的抓饭包子,图尔荪的拉面,阿不都热伊木的铁炉烤鸡,每天都有本村和外村的人排队等候,每天准备得总是不够卖。
烧烤是南疆所有巴扎最丰富的美食,烤鹅蛋却是这里的特色。工作队给贫困户发的几百只鹅下蛋了,队员阿克拜尔自制了木炭烤蛋炉,当起“蛋司令”。每天下午骑着电动车,拿两个柳条筐到各家收蛋。第一次见他收蛋回来,两只筐里有70枚,摆在那里煞是好看。每天晚上,烤蛋炉最夺人眼球。硕大的鹅蛋烤出来,吃的人两手烫得拿不住,左手右手来回倒。他笑着要回来,一刀切成两瓣,放在小盘里,洒上自创的秘制调料。那种带着热气的蛋香,让吃的人永远难忘,每天也是很多想吃的人吃不上。
夜晚来临,几十张桌子坐满了人。工作队另一位队员祖农.艾山,是义务“账房先生”。给各家记账结账。巴扎上的麦西来甫每夜进行,啤酒烤肉肯定会卖光,包括花生葵花籽。
我们请亲戚在巴扎吃夜市,所有的家人一起来,所有烧烤和美食上一份,让亲戚们好好吃一顿。
这一天,巴扎来了新加坡的客人,一辆面包车,大小十几人,占了三张长条桌。几个皮肤白嫩头发油黑的少年,吃着过去没有吃过的食物,睁着新奇的眼睛,看着巴扎夜市的风情。在旁边的农民家里住了一夜,体验这里不同的生活。
我们临走的前一夜,巴扎迎来一场婚礼。贫困户奥布力喀斯木的儿子艾力江,牵着新娘努尔斯曼古丽的手,就在巴扎的夜市上,开始味道十足的新生活。
婚礼不能没有麦西来甫,所有的人都跳起来。工作队外号伯爵的队员,和他的包户78岁的艾尼排罕一起跳舞。老太太住在村委会旁边,每天路过都会见到,给她一个糖果,她会笑着与你拥抱。伯爵以绅士的礼节请了她,她吃了我送的一个葫芦包子,流着口水就跳开了。在她的基因里,跳舞和吃饭一个样。伯爵原地不动,只伸出手臂,微笑着,看着她,做着跳舞动作。像久别的儿子看母亲,或者凝视心中的情人。老太太跳得有些疯,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他们跳,周围的人们停下来,齐声鼓掌。他们跳跳跳。伯爵始终微笑,直到她有些趔趄。他们停下来,他给她一个拥抱。
艾尼排罕说,她小时候的巴扎,就是土路上有很多人。不像现在的巴扎这样好,每夜都能来跳舞。
巴扎的灯光,在乡村的夜晚,异常明亮。伴着音乐与人声的嘈杂,远远望去,显出一种吸走黑暗的神奇。人由不得就要走进去。巴扎能变出很多东西,把人变得开朗。除了财富,变出更多的是快乐。巴扎上有没有爱情不知道,但能产生真情。人们喝酒,长谈,能沟通很多心里的事情。
这片灯光,照亮村子的生长。让夜里的梦,有了方向。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