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木瓜(外三篇)
五仁月饼中有红绿丝,是木瓜切丝腌制的。木瓜外形如梨,我办公室桌子上放一个,同事进门说有梨,拿起来就咬。我说那是木瓜,小心崩掉牙。木瓜是很硬的。不知道木瓜丝是怎样腌制出来的,硬而有嚼头。
今年的木瓜树很奇怪,靠西面的几棵绝收,只有一棵在最顶上结了一个,东面的几棵却果实累累,压的树枝不能碰,好像一碰就断了。去年东西都是大丰收,东面的像河北的鸭梨,西面的像安徽的砀山梨。西面的木瓜只好摘回家放在书桌上或者床头,一个足有一斤多,东面的刚好盈手,摘一个放在背包里,再放一个在口袋里,没事的时候拿出来闻闻。木瓜很香,很好闻,有一股蜜桃的香味,不过我能闻出山东莱阳梨的甜香,莱阳梨口感滑爽,肉质细腻柔软,没想到硬如木头的木瓜也有这样的味道。
成熟的木瓜外皮发亮,明黄色,是很高贵的颜色,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曾下诏:“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估计这个老儿占有欲太强,于是至此以后黄色被皇家垄断,到现在选择穿黄色衣服的人也不多。今天下午我摘了一个七八成熟的木瓜,一边黄色,一边青色,拿在手里玩,到下班的时候,它几乎变成全黄色的了。
诗经《木瓜》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由此看来,木瓜还是表达爱情的信物,就不多说了。
馄饨
一种食品有几个名字的不多,馄饨有几个名字,我们家叫猫耳饺,成型的猫耳饺有两个出尖的皮,很像猫耳朵。安徽的小馄饨的包法和我们的一样,不锁边,吃这样的馄饨需要上好的汤,汤汤水水吃的人舒服。
上海有一种大馄饨,包的很像护士帽,锁边,和包饺子差不多,就是形状不一样,我在上海一个弄堂里吃的,味道很不错,汤也很美。
饺子干吃,蘸酱油蒜泥醋,馄饨稀吃,配有高汤。
四川把大馄饨叫“抄手”,估计是从包法上叫出来的,馄饨皮一共有四个角,两个角被用作猫耳朵,另两个角往后一扁,捏在一起,像冬天人们为了暖手,相互把手拢在袖口里,抄在一起,才这么叫的。
四川人叫不锁边为小馄饨,是真小,包肉只是个意思,皮薄如纸,但是汤的味道是鲜极了。单位熊阿姨每次坐船回老家重庆,一下船就迫不及待地到码头上的馄饨摊吃一碗小馄饨再回家。她说在外面吃不到这么极鲜的小馄饨。
嘉兴人把喜蛋叫“鸭馄饨”,很费解,过去民间有一种挂件,银质的或者铜质的,是一只小鸭子的型制,寓意小孩将来荣登三甲,南方用得多,鸭甲音相近,“鸭馄饨”恐怕也是这个意思。
馄饨还可以油炸了吃,这很新鲜,我在萧县小吃馆吃过几回,我们那里还没有这样的吃法。
我小孩特别喜欢吃馄饨,清汤加酱油滴香油,有时候用榨菜炸锅浇上鸡汤,只要是馄饨他们都说好吃。我大孩子喜欢在汤里加辣椒,很奇怪的吃法,不过四川有“红油抄手”就是这样的吃法。
芝麻
清代名医张锡纯的《来复汤》中有脂麻三钱,脂麻者芝麻也,过去的人是这么叫的,因为脂麻可以榨油,所以用“脂”而不用“芝”,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改用“芝”而不用“脂”了。
有的地方把芝麻油叫麻油,开始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个是什么油,一闻才明白是香油,我们家叫香油,凉拌菜淋上几滴,香而下饭。
有一段时间听说黑芝麻好,比其它颜色的芝麻要好,一说拌芝麻馅,到了店里都说来二斤黑芝麻,很少有人说来二斤白芝麻的,这估计跟中医说的黑色入肾有关,芝麻养肾不假,黑色的芝麻效果更好些。除了黑白两色,芝麻还有黄色、褐色的,还有其它颜色。我见过黄色的,还以为是炒熟的,捡了几颗放嘴里一嚼才知道是生的。
香油可治烫伤,不留疤痕,很多烫伤膏里都有,我家里就备有《京万红》烫伤膏,如果被油锅里炸出的油喷着了,涂一下就好了。烫伤膏很香,芝麻油香。
我家里包元宵,馅都是黑芝麻馅。有一次用用黄色的芝麻做馅料,吃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惊讶,把母亲都问烦了。不论黑芝麻还是黄芝麻味道都一样。
北京人吃火锅爱用芝麻酱,我感到有些腻;也有用韭菜花酱的,太咸了。我以为芝麻油和蒜泥是吃羊肉火锅的最佳搭档,稍加点盐,蒜香香油香肉香绝了!吃火锅用香油,清火。香油是油却不腻人。
月饼
我知道月饼的时候只知道有苏式月饼,很有名的是冠生园,苏式月饼外面有一层分层的硬壳,酥脆,碰它很容易碎,没有什么味道,小时候是极不喜欢吃它的,大都拨下来留给父母,在这层薄壳上都印有红色的印文,上面有字曰:百果、桂花、五仁,也就是百果月饼、桂花月饼和五仁月饼。这些月饼是用白色蜡纸包裹起来的,买回来打开,蜡纸上油迹斑斑。
我最喜欢五仁月饼,五仁月饼里有五种果仁,瓜子(西瓜子)、旺葵(葵花籽)其它不记得了,并不是因为它们我才喜欢五仁月饼,而是五仁月饼里有冬瓜糖和红绿木瓜丝,冬瓜糖很甜,整个冬瓜糖可以含在嘴里化的一干二净,没有渣子,冬瓜糖可以化很长时间。月饼里的红绿丝像一条条小蚯蚓钻在馅料里,也很甜,长长的,我喜欢用手把它拽出来,一点一点地往嘴里放,木瓜丝不会化掉,有一点嚼头,这样我们就有很多时间去品尝月饼的滋味,延续口福,因为分到每个人手里的月饼有限。
改革开放以后,南北交通非常便利,又知道还有广式月饼,广式月饼是软皮的,单味的多,椰蓉、香蕉、豆沙、栗子,复味的有,蛋黄、鲜肉,也还有五仁的,不复是儿时的味道。
我每年中秋前都要提前买一些月饼,尤其是要买相对多一些的苏式五仁月饼,过过瘾。苏式月饼中还有一味是椒盐月饼,也深得我喜爱。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月饼,每当中秋节来临都打电话告诉我少吃点,她说你岁数大了,小心得糖尿病。我也总是爽快地答应了。其实还是我行我素,我就好这一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