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韵】妙蓝:用声韵音符燃放文字(赏析)

精品 【柳岸•韵】妙蓝:用声韵音符燃放文字(赏析)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44.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82发表时间:2019-10-29 08:26:34
摘要:朗读者是声连两端的角色,作者文章的韵之味,听众耳畔之悦声,在乎声音的传递。怀才抱器近日有《蒹葭苍苍》《素年锦时》两篇散文被江山听书吧选中,主播妙蓝老师以美声妙韵演绎了文章表达的时光美感,深为感动,于是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写成赏析,作为对妙蓝主播的致敬。谁说不能留声,我将妙蓝之声留在文字上。

【柳岸•韵】妙蓝:用声韵音符燃放文字(赏析)
   4、用抒情化的声音将故事的哲理传达出来。
   散文化的故事,若缺乏情感的点染,就会寡味,妙蓝主播很注意捕捉故事里的抒情语句,用不同的音阶语速音高,将其与故事的血肉联系表达得恰如其分。
   《蒹葭苍苍》里写农人割苇画面这样收尾:“对诗意的理解,我们可能永远也没有挖掘出深度,生活给诗所做的注脚永远是最生动的。”作者这样的感悟在朗读时候会被生硬地表达成没有情感的说教,但妙蓝借助抒情,将哲理以流水般的方式,或款款,或切切,始终给人一种音乐般的境界,面目亲切,燕语一般。
   《素年锦时》的尾声这样写道:“把日子过成诗,那就是‘诗意人生’了。”这个抒情句是与“花样年华”对举的,作者把微笑包裹在声音里,给人灿烂如花的动感享受,令听者在对偶的句子里左右眷顾。
   无论故事是沉重还是轻快,声音都可以激活其文字能量,这是上乘的表现力。也正是准确的抒情声音,将文字读出了温度,声传温度,耳测度数,朗读者与受众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才有了交互的情感沟通。我想,妙蓝主播在朗读时,也一定先体验到受众对她声音的好感和喜欢,否则那些抒情句恐怕会成为自作多情了。
   歌德说:“韵律有一种魔力,它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这个精辟的解读,说明了我们为何在倾听一段好的朗读而敛气息声,而为之惊心悦心染心。妙蓝主播对语流所具有的韵律把握与释放都是精准美妙的。
   5、“声绘”故事,惟求旋律美。
   人在聆听时会有疲劳感,并非每一个字都会入耳,朗读者如果统统以字正腔圆为原则,或许并不能产生最佳效果。妙蓝主播在处理叙述性长些的故事时,语速趋于明快,如匆匆急雨,有着入耳润心的美妙。就像只有曲子没有歌词,也可让听众入境染情。
   在《蒹葭苍苍》里作者写自己少年制笛,山坡吹笛,小剧团演戏,将笛子送人,这些情节相对连贯,妙蓝没有让听众被故事的文字牵行,而是以一段旋律的方式,让听众沉浸在故事的旋律里,思维和感知变得并不重要了,营造朦胧的体验,让听众获得韵味悠长的享受和满足。我想或许是为了以旋律的状态唤醒受众与之相似的故事,没有推生波澜壮阔,却有涟漪徐缓痒心的曼妙,声造佳境,如细波潋滟,轻音入髓,故事升温。再创作,是朗读的又一功能,妙蓝的声音具有“再创”的特点,是为境界。
   声音对于故事,是音符,挑起回忆;是旋律,在低徊里让听众沉醉;是旷野回音,撞击心胸;是溪涧跌泉,濡洗时光。这样的魅力之境的塑造,源于主播对文意的精准把握与多情演化。
  
   三、用古香的韵律唤醒平仄的节奏,表现“诗意的空间”。
   从创作个性而言,我写作散文进入情境化时,描写某些画面,叙述某段故事,脑中常不自主地跳出年轻时读过的诗句,所以,这些诗句常如弯腰拾花一般放进文中,感觉有拈花簪头的美妙。妙蓝主播的朗读,对这些古韵句子的理解与处理,让我觉得她是一个持扇行吟河畔的“伊人”,也将文句表达的诗意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特别是第二遍听音频,一种期待,不能让耳朵失聪片刻的意志,在静待她的启唇送声,希望握住那种古色古香。
   引用分为直接与间接,在对画面做总结性抒情,或者对某段描写做挈领引起时,提顿有力,呈现音色。例如《蒹葭苍苍》里写在黄河入海口断苇取膜回忆笛声时,引用了词人潘阆《酒泉子》一词的句子:“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妙蓝主播诵读断句精准,显示出平仄的间隙,惊悦的声音充满暖意,合适的语速,营造了芦花摇曳,笛声婉约,百鸟巡飞,扑棱棱跃起的动感,都在词组或拉长或停顿里释放出来,为后文作者写断苇取膜做笛的往事渲染了轻快的氛围,铺垫温暖,诗意十足。
   在文中,太多的引用都是间接的,或整句拈来,或切割几个字或者词语,嵌入作者的句子。如何简单地用古诗词的朗读技法,与原作语言特点是无法衔接的,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起码是要涂抹衔接之间的缝隙的。妙蓝主播对古韵朗读,口技纯熟,声音接续无痕,不是复旧的感觉,而是浑然天成的美妙。
   如,“苇花不慕‘无限枝头好颜色’。”这个句子如果夸张平仄节律朗读处理,就割裂了作者原本叙述句的顺畅,妙蓝主播并不用间隔平仄断词拖长节拍的方式,完全是于不知不觉中,连贯而出,口语化明显,但也不失古韵味道。
   “谁言秋花落,我说苇花飞。”这个句子是借词表达,“苇花飞”是截取了“大漠苍苍苇花飞”句的后三字,只是没有加上引用符号。妙蓝主播读首句字和字之间语速平缓,没有提顿;而在后句,于“我说”之后夸张式停顿,再读“苇花飞”,一种古韵魅力被郑重捧出。这里,妙蓝主播运用了美学里的非对称性原则,前句一流一贯,不做迟顿,后句则打破平稳的对称格局,在“我说”两个字后面不仅做了较长时间的提顿,且音调拔高,凸显作者的情感指向。“《诗经》里是凄美,是‘逢秋多寂寥’的感叹”一句,谁都知道是化用了诗人刘禹锡“自古逢秋多寂寥”句子,省却“自古”是因“诗经”两个字已经表示了时间,妙蓝将“多”的声音读成重音,以音波的方式给了文句以旋律感,将凄美寂寥化成一段适度的哀乐,很有见地。可见妙蓝主播对古韵诗词句子的研读把握,是播音行家的做派。这是“二次创作”的艺术功底,是工于古韵的才学表达。
   “我送他两句蹩脚的仿句:‘所谓影人,在水一方。’”这个句子采用了仿辞的辞格,唯有运用逻辑重音才可以读准,妙蓝主播在仄声难以激越的条件下,将“影”字拉长读音,克服了非平声不能弹高的说法,实在是最出彩的声音表达。
   情感的处理是声音变色的原因,有些诗句一旦被嵌入作者文章句子中,有的已经舍弃了原意,而变成了作者所需的意念和表达,朗读者若还是沿袭原解来诵读,会让听众生出不适感。在这方面,妙蓝主播也下足了功夫的。如,“泼墨挥洒,我岂止是‘取一瓢饮’!”这个句子引用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一段,原本是佛经中语,也有古韵色彩,人们常拿来表达对爱的取舍态度,但在这里,作者是反义用之,翻新求变,这里用成句表达出对持笔撰写生活的乐章的豪迈之意,有放纵笔力,飞染情怀的韵味,妙蓝朗读的语气给足了自豪,且充满笑对傲俗的高调,唯美地演绎了作者的情绪。
   古韵朗读,因句子整齐往往显得刻板,如果再使用拖腔迟声的表达方式,往往会显得造作,有米中砂砾、醴酒飞虫的碍眼感觉,妙蓝声音,对句子情感因素的把握很到位,热烈、欢快、兴奋的,则语速稍快,平静、压抑、悲伤、沉重、追忆的则迟缓,同时平仄音准,以温雅磁性为悦耳基调,张弛有度,缓急有致,彰显了“声以养美”的艺术境界。
   古韵,有古今一致的悦纳态度。古今流传的东西,沉淀下来,人们对此都有悦纳的情感倾向,但如果不推陈出新,特别是在表达上,拘囿于平仄的限制,就会不伦不类。妙蓝的朗读,对古韵音律再生与更新,用情用力,新颖别致。
  
   四、从妙蓝朗读体验声音的美感,提高对声音美学的鉴赏力。
   一些东西是无法分解的,声音就是,我们只能做整体感知,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对声音的美妙联想和美感体验。
   声音控往往转成“外貌控”。“声优”的吸引力,会唤起因声而生的形象猜测。从江山主播介绍看,妙蓝主播给了我们一个背影图像。但这种神秘感都写在她的声音里,有人说,一个女人的美,有一半来自她的声音。正是这样的论断,让妙蓝主播选择了这样的姿态,给人遐想,宛若她的行走带起一阵清风,不睹其面,唯闻其声,声优隐住了美貌。应该说,正是听声而获的副产品。
   妙蓝朗读,若口吐音符粒粒。她的声音有着一股莫名的推力,如注射到躯体的针剂,人可以打破原有的平静,在各种情绪里起伏,文字的波澜在身体里翻滚,播撒着热气。我几次在与朋友品茶时播放妙蓝对两篇散文的朗读,朋友马上息声闭目,倦怠慵懒,入境入情。有人听完给了一个评价:这个声音是有温度的。文字是凉的,声音是热的,这个点评应该包含了这样的听感。
   妙蓝朗读是将“文化心声”送抵受众的心底。妙蓝并不认识作者,但她参透了作者的文字,她是作者的知音。将情感变成声音的符号,带着文化注解,仿佛是从心过滤,干净而透明。声音的意义在于使文字蕴藏的精神成分和受众的心灵空间所求得到契合,妙蓝之音,有着听声临其境的效果,声诱其情,声撼其心。看,往往一目十行;听,则是一字一句地品,若品酒闻香,以感性直觉来近距离捕捉文气。气易逝,但可熏染,朗读的唯美就是这个作用。我们在声音的节奏、跳跃、急切、迟缓等表达里,与声音心心相印,将声音之美转化成一种不可抵触的心声,这也是声音文化的价值。
   妙蓝的声音恰好有着穿透时光的魅力。这两篇散文,在大部分内容上,都有对旧时光的回忆,只有生活经历的朗读者,才可以很好地理解作者笔下的时光韵味。妙蓝对文章里的时光故事做了准确把握与深度开掘,以醇厚而不苍老的声音,给时光点燃了灿烂的色彩。若是少女之声,可能既雅又俏,但总有浮华不实的东西;若老妇则暮气太沉,不能从容游弋于文字之中。妙蓝主播是阳光中年,其声饱满,其情淋漓,恰得适度。声音的美妙在于悦耳怡心,妙蓝在这两篇散文的朗读上,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美妙联系。欢快如得春讯,《素年锦时》里那段写作者人生春天的文字,仿佛被吟成柳莺啼啭,声穿入心。饱满如荣夏,《蒹葭苍苍》写秋色里的芦苇飞花,其声焕彩,成一段花事之咏。仿佛有彤云密布冬雪厉风,《素年锦时》那段写作者生命之舛,宛若雪花扑面,寒意顿生。这些悲喜交加的时光,在声音里疾走缓行,都被声音牵引着。
   倾听,也是一种能力,爱上倾听,往往是我们克制自己说话而尊重别人的方式。如果这种声音很美,倾听就会成为渴望。我对“聆听”这个词语的最初认知是指虔诚而恭敬地听长辈上级说话,其实是误解,声美而悦,悦见其人,悦听其声,才能够引起“聆听”的情绪。妙蓝主播的声音里,还有去恶去俗、温润耳鼓的审美功能,声音止而听意还在,所谓“余韵袅袅”便是这样吧。
   有些东西不是后天可以改变的,就像声带,天赋声音。妙蓝主播的音质并非完美饱满,有一种轻微的碎声,就像沙哑的嗓音也是特色,但对于朗读者而言,是不可回避的瑕疵。就是说,她的音域是不够宽广的,所以有的字吐声不能如珠圆玉润。同时,或许是散文在表达激越情绪上是有些压抑的,个别地方本应激情四射,但妙蓝主播诵读还是饱满度数不足。这或许是文章在内容对比上落差太大而不能自然过渡牵连的问题。但这些,都不足以妨害我们对妙蓝主播声音的认可和点赞,依然生出“怀瑾握瑜”的美感。
   一个主播的声音,若停留在传情达意的水平上,那就与普通人无异了,能够将声吞吐成韵,才是朗读人的境界。妙蓝主播得之。
   《文心雕龙》曰:“声合宫商,肇自血气……吹律胸臆。”意思是说,人的发声合乎五音,是本于人体气血运行,本于胸藏之品味。我们研究朗读者的声韵,求本在于声出何人,我相信,从妙蓝主播的声音里,很多听众都会给她“睍睆黄鸟,载好其音”(《《国风•邶风•凯风》》)的唯美评价的。
   妙蓝的诵读是有温度的,她对作品的理解与诵读,就是用声韵给文字再升温,将文字点燃,我们可见文字生香流韵,闪亮盈目,渴望回味入耳珠声,悦心怡情。
  
   附妙蓝主播简介:
   端庄美丽,气质高雅。
   一、擅长朗诵:叙事和情感类文章、诗歌、散文、小说、杂谈、新闻、宣传和专题片等有声资料。
   二、具有12年播音主持工作经验,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一级甲等,拥有播音员主持人执业资格证;曾主持各类大中型政务和商务活动上百场。
   三、荣誉:获得全省十大建功立业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称号,播音作品获得全省评比一、二、三等奖达40多部。
   四、声音稳重大气,口腔共鸣感极强,具有非常悦耳的磁性;能够很好的掌控文章的节奏、情感、气氛(主持稳重大方且控场能力强,指通常讲的能压住台)。
   五、为人谦和、善良;具有极强的责任心,敬业且敬天爱人;超级喜欢用声音去表达和抒发情感;更愿意通过声音和自己具备的能力及素养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团体,创造有形无形的价值。
   以上简介来源于“江山听书吧”。
   原文链接:有声文学《蒹葭苍苍》http://www.vsread.com/index.php/tingshu/index/detail/1293 />  
   原文链接:有声文学《素年锦时》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tingshu/index/detail/1289 />  
   2019年10月2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编者按】赏析文《妙蓝:用声韵音符燃放文字》,是一篇怀着惊喜和感激之情,对江山“有声文学”主播妙蓝老师抑扬顿挫、感人肺腑的美妙声音的赏析作品。作者说特别喜欢妙蓝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近日作者的《蒹葭苍苍》、《素年锦时》两篇散文被江山听书吧选中,而主播正是妙蓝老师。妙蓝老师以极富表现力的音色朗诵了这两篇文章,演绎出了文章所表达的空间时光美感,创造了声音的童话梦幻世界,让作者深为感动,于是在反复研究品读的基础上,写下了这篇赏析,表达对妙蓝主播的敬意。文中介绍到妙蓝主播是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一级甲等,获得全省十大建功立业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称号等。作者通过对有声文学《素年锦时》和《蒹葭苍苍》制成的音频文剖析,挖掘出了其中的特质与亮点,从四个方面对妙蓝老师的朗诵给予了赞扬和肯定。一、用极富表现力的音色绘出散文所表达的颜色美感。作者认为主播精心拟声,不拘一格,释放出的声音,韵致精当,余味流丽,跌宕生姿,并且善于营造声音的美妙意境,创造了声音的童话梦幻世界,仿佛如给金银掐丝,自然成趣。二、用声音唤醒散文中故事的旋律,用抒情化的声音将故事的哲理传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声音为载体,呈现多变的有声画面,以及用声音刻画故事的灵动起伏效果,口语化的讲故事风格,卸下文字的沉重,让“声绘”故事,在惟求旋律美中达到完美境地。三、用古香的韵律唤醒平仄的节奏,表现“诗意的空间”。认为妙蓝主播的诵读断句精准,显示出平仄的间隙,惊悦的声音充满暖意,合适的语速,营造了芦花摇曳,笛声婉约,百鸟巡飞,扑棱棱跃起的动感,都在词组或拉长或停顿里释放出来,为后文作者写断苇取膜做笛的往事渲染了轻快的氛围,铺垫温暖,诗意十足。四、从妙蓝朗读体验声音的美感,提高对声音美学的鉴赏力。作者在反复听读妙蓝朗读后,产生了对声音的美妙联想和美感体验,感觉其声音是有温度的,有着一股莫名的推力,如注射到躯体的针剂,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在各种情绪里起伏,文字的波澜在身体里翻滚,播撒着热气。此篇赏析文听“音”生情,用极其真切感人的话语,描述了听到妙蓝主播诵读自己两篇散文的感受,果断地抓住其“音”一挖到底,仔细推敲声音色韵里的精髓,并将其一点一滴地用文字的形式给读者展示了出来,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直播妙蓝的感激和钦佩之情,文笔犀利独到,语言精练优美,论点明确,有根有据,且叙述从容得体,是一篇集意、韵、情、美、境、理为一体的赏析佳作,值得大家拜读学习。问候作者!力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3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9-10-29 19:22:35
  老师真是全才,各类题材至您笔下,立马如鲜花怒放。古语之生花妙笔,即谓此耳!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0-29 19:36:25
  妙笔生花,不敢当啊。很感谢汾阳王裔老师拨冗到访磨目留墨。妙蓝的声音很美,是其一,其二是为怀才小文朗读,感恩得很。所以尝试解读妙蓝老师的声音。谢谢汾阳王裔老师雅评。遥握,谨祝绝品成功,名副其实。
1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9-10-30 09:19:37
  欣赏怀才总编的赏析,解读到位,深刻,文采飞扬,值得品读学习!大赞!
清心如云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0-30 11:15:01
  谢谢清心如云社长到访留墨。怀才只是感恩于妙蓝老师的朗读,尝试以赏析推介。文采不具,诚心可鉴。谢谢如云社长雅评。遥握,谨祝创作丰收。
13 楼        文友:罗莲香        2019-10-30 17:33:22
  妙蓝主播的声音唯美动人,精彩地诠释了怀才老师两篇散文的无尽魅力!老师的赏析文字精湛、全面、具体、深刻,将主播的声韵美、情感美、内涵的丰盈表达得淋漓尽致,边读文边回忆您的文字,回忆主播老师的声音,的确荡气回肠,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0-30 17:59:07
  罗老师的点评总是切中文脉和精髓,很敬佩。妙蓝主播的声音的确是我之爱,并非读了怀才小文而爱,只是引起我写作的冲动。罗老师点评文字精粹,优美,很喜欢。怀才问候罗老师秋安,谨祝创丰。
14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31 01:22:33
  唉,老才的文字就是妙,若蓝敬上!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0-31 06:21:19
  很感谢若海先生为怀才小文留墨鼓励。遥握,谨祝笔健。
1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11-02 01:14:02
  泡杯茶,静静地听轻音乐,或钢琴曲,循环地听是我最安娴的时刻,音乐能让人忘记所有,就沉静在那份静默里,享受那份只有自己的片刻安宁。就如同怀才老师所言,“声乐一股清溪,本在深涧,突然从音箱里铺开,款流入心,冷落了溪渠,却润了心田;一袭清风,如从秋树的缝隙,带着清脆的哨音,灌入耳孔,摇荡着心神。”而妙蓝老师的嗓音清脆干净,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很有磁性的发声让人陶醉其中。怀才老师的《素年锦时》我也是听读了好多遍了。怀才老师此篇诠释妙蓝老师的声韵美妙绝伦再恰恰不过了。拜读,学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02 07:22:32
  谢谢若雪老师留墨点评,辛苦了,磨目了。若雪老师亦是声控吧,情趣投也。妙蓝主播的声音唯美流韵,润心洗耳,甚美。若雪老师关注怀才小文,令怀才泪奔。创作路上有若雪老师的鼓励,足矣。遥握!
16 楼        文友:东方玉洁        2019-11-05 10:30:34
  一个声音,就让老师写这么多,感慨的深。
   我于声和音,总是分不清,《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明显就是声与音分开的,而对这句的解释,又各不相同。
   此文是写朗诵之美,我们通过此文,也品出如《琵琶行》的妙处,但作为一个专业,郎诵和吟诵真的要有专业知识才能体会到其精妙。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05 11:13:18
  是啊,我对声音的赏析,就是凭着一点感觉而已,当年这方面接触一点点,实践里也接触一些实例,总有不尽之处。谢谢雅评。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