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难忘凤师1975级(散文)
【编者按】散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回忆了“我”的一段难忘的求学经历。我是1969年秋季随母亲下乡插队到那个小山村的,小队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全部要走很远的山路求学。两年后,村里又筹建一座学校,由我来担当本村的民办教师,学校在1972年春季正式开学了。在教学中,我深感自己的文化知识贫乏,特别渴望有个学习深造的机会!当凤翔师范面向“工农兵学员”招生时,我得到了村民、大队的推荐,在公社参加了面试,等到了那张珍贵的录取通知书。当在父亲和弟弟的护送下我来到凤师时,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桂仲斐老师,他衣着虽朴素,却不失知识分子的气质。课下与我们交谈时用的是方言也很可亲。但课堂上标准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流畅!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桂老师给我们讲的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富有磁性的讲课,牢牢的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当时我对能遇到这样有才华的老师,感到非常幸运与钦佩!1974年春节后,我们冒着大雪纷飞,从凤县坐上火车到达虢镇火车站,又冒着大雪与刺骨寒风走了四十多里路,傍晚才在极度疲惫、饥饿中走到学校。第二天早上我们依然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年的学习中去。当时是语文课代课老师桂老师,事隔三十多年后,我们再次见到已经是75岁的桂老师,没想到已经是古稀之年的桂老师竟然把我们全部认出来了。可惜,三年后,老师与世长辞,令我们很难过,也庆幸能在老师有生之年和他相见。第二学期我们的语文课换成王志斌老师。王老师那时年龄大概四十多,慈祥而可亲,我们也很喜欢他。他退休后经常来我单位小坐。在他老过八十大寿时,我和几位同学还前去祝寿。后来,学校又对我们那一级模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专科教学。我被分到音乐班,虽然心情很沮丧,但也无奈地接受了现实,我还被推选为团支部书记。那时,我们还要去几十里外的北山农场劳动;去“关中工具厂”学工;下乡搞社会实践等,但我依然在有限的学习中努力汲取知识,各位代课老师也给予了我们文化知识的精心传授与培养和教育!转眼到了1975年,大家都回到自己县(区)参加实习。毕业时,我们感到终于有盼头了,不料形势突变,国家的分配政策开始“社来社区”,意味着我们这届毕业生是“哪来哪去”,我们在无奈和抵触的心情中,相互在日记本上留下“激情”的、充满“时代感”的豪情壮语,洒泪相别,劳燕分飞。多年后,当我们相聚在凤师的操场上,面对学校的变化,我们百感交集!2018年5月我们老班同学又重返母校聚会,依然是感慨不已!散文语言真挚,情感丰富,感怀岁月,回忆美好,记录时代轨迹,书写人生美好篇章,弘扬正能量,读来生动感人,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回复1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10-31 22:08:04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
回复2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10-31 22:08:35
感谢老师关注,理解,分享!
回复3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10-31 22:08:55
感谢老师热情鼓励,分享开心!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1-01 11:50:14
难忘旧时光,时光总不老,因在我们心中。每当唤起回忆,我们的心就激动。小草老师的文字很朴实,还原并深悟那段岁月,美从中透出。怀才抱器拜读留言问候。
6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1-04 10:08:22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