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动荡形势下普通民众的美好爱情追求(散文) ——对《三言二拍》中《李将军错认舅》的作品分析
《二拍》第六卷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此故事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
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陈规习俗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掳去作妾,金定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身份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感情。可以说在这篇经典故事中,抛弃了我们经常接触的爱情故事情节,比如家族阻碍下的爱情悲剧。我发现在阅读完作品之后,可以提取三个比较新的观点。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情节更新;第二个是文本男女主角相遇方式的新颖;第三个是在作品中阻碍爱情圆满的李将军形象的新解读。
首先就我自己的知识储存来说,古代自由恋爱的阻碍因素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占的比重非常高,该类的爱情悲剧也很多,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还有现代众多影视剧中所描写的该类情节数不胜数。家族阻碍主要考虑的原因有二,一是门当户对,二是攀龙附凤。在《李将军错认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族阻碍的问题存在,但是在文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翠翠的父母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并且善待了赘婿金定。在这里,门当户对的思想就遭到了挑战,因为在经济实力方面,金定的家庭是远远不如翠翠家的,金定本身也不是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官员。
再者就是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方式。该故事打破了古代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设置爱情故事主角在学堂相识,并且以诗会友到定终身。两人在学堂中的文学才能表现突出,知识储存不相上下,这就对旧思想讲女子应安守闺房,做些刺绣针织的文化体系进行了有力反驳。虽说在作品中也有提到,随着年龄的增大,翠翠最后退了学堂安养在家,但是总体上说男女主角相遇的情节设定,对比往常的故事,还是有了非常大的跨越的。
最后,就是造成金定和翠翠阳世不能相认,阴间相伴结合的悲剧,重要原因就是李士诚李将军的出现,打破了小家的安定,掳走翠翠占为己有,造成金定和翠翠两地分离。当金定找到翠翠之后,又不得已而为之以兄妹相见的无奈。我们或许会把李氏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者,插足了两人原本美满的爱情。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第三者”,是在双方有爱情,或者爱慕,或者喜欢的基础上的理解,“双方”是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二拍《李将军错认舅》中,李氏的插足是单方的,翠翠对李氏是没有爱慕的感情因素在两人之间的,自始至终翠翠的心里只有金定一个人。这么说来“双方”的必要条件在这段感情里边是不存在的,所以李氏也就称不上第三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疏通翠翠和金定间的爱情悲剧呢?在我看来,李氏代表的是动荡时局形式,社会动荡,家庭支离破散,亲人奔走离散。在这种不稳定的历史背景下,对美好的向往也就成了人们慰藉疗伤的良药,忠贞不移的爱情无疑是美好的象征。金定奔走见妻,翠翠随夫亡命,这都是人间典型悲剧爱情之代表。所以该故事的核心表达应当是动荡形势下,普通民众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三言二拍》中《李将军错认舅》的故事,无论是在立意上还是在形式内容上,是非常有创新性的存在。大概这就是经典故事的精髓所在,随着历史地发展而经久不衰。经典永流传。
另原创首发精品奖励也作了调整:
每位作者每季度原创首发精品达5篇就有奖励,奖励50V币,50名望积分。每增加一篇增加10VB奖励,名望积分也随之增加,上不封顶。欢迎您继续支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