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宴请(微小说)
赵王两家交恶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儿。原因是“文革”期间搞大批斗时,王德五的父亲王奎山批斗赵建国的父亲赵国民,赵国民被戴高帽子、关牛棚。赵国民平反后,赵家就有了底气,咽不下那口曾经挨批挨斗的怨气,把怨气发泄到王家,说那是王奎山过去存心想收拾他。
赵国民是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曾在刘湘的部队当过几年大兵,因看不惯国民党队伍的腐朽堕落,与一帮士兵投靠了在川北作战的红四方面军徐向前的部队,后大部队撤离,留守在巴山游击队当战士,游击队被田颂尧的国军围剿达三年之久,最后弹尽粮绝,赵国民流落乡间,来到村子赵家做了上门女婿。
赵建国读小学时,“文化大革命”闹得轰轰烈烈。赵国民因在国军当过兵,被揪斗出来算旧账。王奎山是村民兵连长,批斗地富反坏右是他的份内工作。在王奎山的指挥下,赵国民等地富反坏右没少吃苦头。年幼的赵建国看到父亲被挨批挨斗受侮辱,咬着牙拳头握出了汗水,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与王奎山算这笔账。
一贫如洗的赵家,一家老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赵建国读完小学,家里再也供不起他上学,就背着比自己个头高的背篼,去煤矿卖苦力挣钱养家。好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二十出头的赵建国靠积攒的钱,买了台手扶拖拉机跑起了运输,随后买了东风牌货车,路子越走越宽广,建起了就拥有了20辆货车的运输队。车队走南闯北,日进斗金。赵建国成了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
四十岁生日这天,赵建国回村办起了“十大碗”回报众乡亲,宴请村里所有的父老乡亲,不但不收礼,还每家发100元的红包。当然赵建国还特意登门请了王德五,宴请这天,王德五带着刚读初中的儿子王旭欣然前往。
席间,赵建国满面春风,端着酒杯依次敬酒,说着感谢父老乡亲的话语。来到王德五座旁,王德五礼貌地随即起身举起酒杯。“王德五,过去,你老太爷把我老太爷整得太惨,今天我当着众人面,这一杯酒给你老太爷王奎山带回去,告诉他,今天的赵国民一家不是过去了!”赵建国的“祝酒词”说完,一杯酒沷在了王德五身上,客人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王德五涨红了脸,举起拳头,人们立即将他俩拉扯开。王德五满脸怒气,拉着儿子愤然离席。“儿子,看到了吧,人软被人欺,好好读书吧,考个好大学,要帮老爸出出这口恶气!”老爸流下几滴硬眼泪,几乎在祈求儿子。
其实儿子王旭心里比爸爸更难过,发誓言一定改掉过去贪玩的毛病,发奋苦读,为父亲挣回面子。儿子也挺争气,高考一举中榜,走进了川大校园,毕业后走进了省政府机关。王德五一家虽没有赵建国家有钱,但儿子在省政府机关工作,县上大小领导经常嘘寒问暖,面子上王德五比赵建国强多了。
春节期间,儿子回家团年,王德五对儿子说,儿子,赵建国前几年如此伤我们面子,这面子我们总得挽回来。儿子王旭使劲点点头。
眼看春节假期快满了,临回省城前一天,王旭吩咐妻子弄一桌酒菜,午饭有客人来家相聚。他便提着两瓶酒来到山梁后的赵建国家,赵家也正在小团聚。赵建国看到王旭提着酒,一时懵了头,也不知王旭脑袋瓜里卖的是啥药。他心里揣摸着,王家儿子前途大了,完全是来报前些年酒桌之仇吧。
“赵叔,过年了,来看看您,放心,一定没别的意思哈!”王旭谦逊真诚的态度,更让赵建国摸不着头脑。王旭说,赵叔,爷爷当年批斗赵爷爷确实也有些过分,但那也是那个时代的需求,任何人也阻挡不了。也不只是我们村子,那时到处都在搞批斗。这里,我就代表爷爷向你们道歉,赔不是了哈。至于您老那次酒席上对我父亲的事儿,我们作为儿孙辈的完全可以理解,发泄下心里的怨气嘛,发泄了,心里也就平衡了,但我们作为晚辈的,不可能再也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都是近邻,要化干戈为玉帛,要团结和眭相处才对呀!
赵建国点着头:我那次酒席上向你爸沷酒确实也做得太过分了,说实在的,这些年来,我心里一直都很愧疚,只是无脸来赔罪。
王旭上前握住赵建国的手,笑着说,赵叔,从内心讲我还得真感激您,您也知道,过去我读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天的一幕,激发了我努力学习,今天看来,真的是坏事变好,没有您的激发,说不定我今天还在农村守着一亩三分土地呢,呵呵,所以我还真得感谢您。
赵建国拍着王旭的肩头:“不愧是名牌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你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赵叔,我来您家时也事先没给你通电话,我叫妻子在家已经备好酒菜,走!一起去我家,与我父亲好好沟通沟通,我父亲也是通情达理之人。”王旭真诚邀请。
“好,一定去与德五哥喝几杯,感谢他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儿子。”
“好的,赵叔,我一定陪你们二老喝几杯!”
赵家院子充满了爽朗笑声。
(编者注:原创首发)
另原创首发精品奖励也作了调整:
每位作者每季度原创首发精品达5篇就有奖励,奖励50V币,50名望积分。每增加一篇增加10VB奖励,名望积分也随之增加,上不封顶。欢迎您继续支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