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献上圣洁的哈达(散文)

精品 【丹枫】献上圣洁的哈达(散文)


作者:刘江生 布衣,19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42发表时间:2019-11-04 21:05:03
摘要:刘江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在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有著作9本出版。主要获奖著作:《感悟情缘》获首届重庆市散文奖;《沉甸甸的果实》获首届重庆市报告文学奖;《21世纪,我们做成功者》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特等奖;《寒梅弄东风》获第四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特等奖。近年代表著作有散文集《江山生灵》。曾获重庆市“影视文学组织奖”;曾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授予“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活动十佳作家”称号。

【丹枫】献上圣洁的哈达(散文)
   敬佛的人络绎不绝。佛记得这么多人?
   灵魂和来世观念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此左右着一个社会和世代人生,则令人辗转反侧地忧虑不安。
   谁从中获益。其实,人只有一次生命。老百姓本来可以过得好一点,纵然果真有来世,也应该把今生看作是仅有一次。西藏作家马丽华说得好,“缺乏的是一次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
   风口处。天空蓝而深邃,在高原阳光的穿透下,有一座风力发电站,一座座白色的标高风轮在竞转,表达着向往远处的抒情想象。那些光明和热力,有着像秋天辽阔而多彩的想象哦!
  
   六、朝圣在于生命的诺言
  
   脚下的路是通向冈斯底的路,有多少信徒、旅游者,遥远的异国异乡人,千里迢迢来到神山朝圣?无法统计。对不少朝山者看来,匆匆带着终身的夙愿,就算死在冈仁波钦的身旁,也是一种福气。
   冈斯底是胜乐大尊的圣诞地,是他开创佛法,普渡众生,降除妖神魔怪后的修行地。冈仁波钦,冈斯底的主峰,有着招魂般的向心力;即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
   我穿越在深山峡谷,感受山脚的阔叶树,山腰的阔叶、针叶混生林。在对神山亲近中,累了,我把头埋进绿茸茸的草丛。我的呼吸,也能散发出草叶的清香么?
   神山,众多教派共同的信仰之地,为广大信徒和旅游者约定俗成的精神符号,不论是数千年来信徒们络绎不绝的朝拜,还是现代人的寻觅,围绕它的众生的“走”;人类脚印的无限叠加,使它神采光耀眩目,令我感动……
   躺一会又赶路,我的肺叶不再是发面而是真肉,承受住了稀薄的空气,呼出空气像呼出水一样有质感。神山的领地,能把太阳捧在手上。向导的声音有地理的高度和长度。太阳能与我垂直为最明亮的角度。
   断断续续的人流如一条窃窃私语的小溪,在寂静的山谷里,随着金色的山岩和砾石,在草野及涧水蜿蜒起伏。朝圣道,有着超乎寻常的灵性之光。
   冈仁波钦金字塔式的阶梯,由质地坚硬的水平纹理岩层构成。那冠顶有着万年冰川白雪的晶莹剔透,接下来是裸露的岩层。错落有致的黑白之间,使人感受了冷峻、刚硬、雄浑和人类赋予的圣光。大自然的神奇在于酷似神的刻意雕琢。
   恒河流域的印度人、尼泊尔人、孟加拉人寻河源会寻到冈仁波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寻河源会寻到冈仁波钦,还有雅鲁藏布江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人们,都会在冈仁波钦找到养育他们之水的源头……
   塔钦,海拔4675米。小村因靠神山很近,而吸引了天下人。卖的东西与神山有关,最多的是各地汇集而来的藏饰。
   “你要3眼天珠吗?”有藏族老妪在招呼生意。
   “有5眼的吗?”我看那天珠的材质还过得去。
   老妪高兴起来:“还有手镯,纯银的。来得很远。”
   我看到那银镯,总在怀念中闪光。
   转山的路可以顺时针行走,也可逆时针行走。踩着千百年层层叠叠的脚印转神山,让人的心境悠远而博大。
   不下数亿人朝拜和瞻仰过“神山”,而冈仁波钦,至今仍是一座处女峰,举世独尊。神的驻地,只有天界之神灵可行,而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只能围绕它那伟大的身躯旋转……
   遍地摊的衣物和经幡飘荡有确切的寓意,这是转山道上第一个见到神山的地方。冈仁波钦,海拔6638米;对于人生和生命而言,这是无比庄严的时刻。
   “家在边缘,梦在中央,灵魂出游,却不敢保证按时归来。”驮工们的话很有道理。有的磕长头的信徒们,往往要提前半年或一年启程。力量在于:围绕冈仁波钦转一圈(约70公里),可以洗尽一生罪孽;转上10圈者,能免受地狱之苦;而转上百圈者,便可升天成佛了。
   西藏有象征吉祥的八座大山,呈妖女仰卧形状,最吉祥的山是喀木松山,压在妖女右乳上。喀木松山的九座雪峰像飞奔之马迎风飘扬的马鬃一样;九座湖泊裹在茫茫云雾中,让山顶流下大小溪流,远看像条条哈达……
   西藏真是博大精深,雪域的锋芒注满风声。
   沿着拉曲河谷继续前进,接近第二个能看到神山的地方——卓玛拉山口时,驮工指给我看,格萨尔王的马鞍子。一生征战的大王到神山干什么?大王与王妃的进入,也许有着我们同样的目的,也许有着不同的目的。
   有藏歌传来:“在凶狠的敌人面前,莫要畏惧缩身溜边走,要像黑蛇放毒焰;在善良软弱人面前,不要故意走得响,要像履羊毛一样轻……”据说,这歌是那王妃最先唱响的。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我翻过卓玛拉山口,当然也有氧气袋的作用。雪面剌眼的反光让人头晕,这是海拔升高的反映,每挪动一步已有山下万米长跑的难度。
   晴空之下的劲风,吹动着我打开的经幡,让我把运气升高之类的话,喊得宏亮、灿烂,让我感到一种满足。我想我与几位藏族兄弟演示的寓言,与各自的心灵世界有关。
   卓玛拉山口是幸与不幸的明确界限。翻过下山,宗曲河谷旁的草甸已显春色,河流轰响,从路过的藏民中,让人感到扶犁的手从苍老变得年青,感到有人划开岁月的漩流而升入天庭,而犁尖仍在幽深的山谷。
   我相信已经悄悄推开了天堂的大门:圣湖玛旁雍错,辉映着冈仁波钦峰的倒影,表达了夫妻恩爱的情感。醉,使一轮荒凉无端的月亮,羡慕玛旁雍错是日以继夜的新娘。
   神山之水汇流成了圣湖。表妹们在湖边洗荡一件世界之衣。她们双颊饱满,嘴唇乌厚,爱情满腔。这儿的“圣水”,可以洗掉“五毒”(贪、痴、嗔、怠、妒)。
   而喝了“圣水”,可以消除各种病痛,益年延寿。这“圣水”,我当然是要喝的,但愿能给予我超越自身的宗教体验,提升我的神圣而崇高以及包融的境界下,增加我对佛的庄严肃穆感。
   圣湖玛旁雍错,也是唐玄奘西行所著《大唐西域》中称这为“西方瑶池”的地方。传说,释迦牟尼到过冈底斯一带传教。
   冈底斯重嶂叠岭,雪峰林立;主峰冈仁波钦的周围是万世宝山、度母山、智慧女神峰、护法神大山……
   千百年以来,圣湖边的经幡从没有停止过飘动。行吟诗人在一旁倒下时,脸上还游动笑意;只因为央金玛泊泊深邃的眼睛,扬起了霞光在高高的山峰。央金玛是神山和圣湖的女儿。
   水面的诗歌女神央金玛,惊艳绝伦,一个海螺发髻,两个白螺乳房,额的顶珠亮若天眼;柔情,诗歌,梦幻中的梦幻,从岸线的挟持中鼓涌而出。
   人眼是混浊的,而海子必须一派蔚蓝。
   央金玛在歌唱:在水一方,蒹葭苍茫。放逐雪白的花丛,踏遍千年寒霜;交织无涯的情天,盛开心灵的渴望……
   我向诗歌女神央金玛祝福,敬献了圣洁的哈达。
   在互相的微笑中,我沉思,有着“我有你,你有我,我是你的,你是我的,妙谛,玉瓶”之类的祈祷。
  
   七、写在日光城里
  
   布达拉宫点燃太阳金色的哈达,有着生命的遐想和无际,万物在动荡中孕含。
   哈达昭示了过多的厚重、冷峻和神秘。那些埋着花朵、公主、刀和湖泊的山川,在进行热烈的朗诵,使人仍有皈依的心情。
   其中的文成公主,就被磅礴成一座文化的高山。
   641正月,16岁的文成公主踏上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三年走完7000公里的唐蕃古道,嫁与松赞干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仍决意留在西藏,促进藏汉友谊,发展生产。680年11月1日,文成公主逝世。吐蕃为她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唐高宗特遣使臣前来吊唁。
   至今西藏的许多庙宇中仍供奉着她们的塑像:松赞干布居中,犀尊公主在右,文成宫主位左,松赞干布其他的三位藏族妻子倒给忽略了。布达拉宫却给了这三位藏族夫人一处空间,三座塑像并列一排,也许是母以子贵的缘分吧。
   真是所有的佳话,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坚韧成泱泱的团结大波。所有的美谈,都在现实的大地精壮成苍苍的和谐之林。
   又听到白玛的藏歌了,那是参观了西藏博物馆,漫步在拉萨河边。几位朋友,一位旅行者,歌者是永远年轻美丽的。
   那歌,是从藏北高原的弧线上流来的,是从倾斜的鹰的翅膀上流下来的,是从拂动的草叶上流来的;高于野草的牧歌,像一支花。
   同旗去听《格萨尔王》,就很难得。那说唱艺人说他是天降的“帕布中”,故事是在他10多岁时大病昏迷中神示而成;完成传播格萨尔的英雄业绩使命后,他将被重新召回天庭。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艺人说唱的是最后一部《岭与地狱》,故事原汁原味。
   西藏有关格萨尔传说遗迹几十处。有格萨尔的马蹄印;有与魔女下棋的棋盘;拴太阳的桩子;有格萨尔爱妃珠牡的诞生地;格萨尔的大将们、对手们活动的场所……艺人们说唱的大同小异。有关部门收集整理了170部《格萨尔王》。
   太阳强烈,月亮透明。感悟中华不同文化价值的平等性,那是不分高低优劣的。我这放逐灵魂的出游者,站在药王山,已经懂得人充满劳绩,鹿集屋顶了。
   后继的修炼者可以通过相同的程序体会到同样的境界,而无限地重复是不容置疑的肯定,对信徒产生不同寻常的力量。
   洁白的哈达似拉萨河波动的胸襟,起伏过强悍的汗水所渗透的辛劳,也起伏着吉祥和收成酿醇的醉意。
   阳光灿烂,万物在以一派红黄蓝绿白的色泽与金银镶嵌。拉萨今非昔比,高楼林立,市场繁荣,旅游者处处可见,都在传导神秘的诱惑。
   在大昭寺,我们进香后,也讨论起佛教来。对于不解的人来说,佛教是原古的宗教,对于了解佛教的人来说,佛教是不念旧恶进步的、给人以希望和启迪的宗教。一个没有教条的、充满哲理、伦理、至善的,而又永葆青春活力的佛教,必然能引导人们去寻求自我解脱,努力达到完整;玄奘印度取经回到长安,让佛教在中原大地推广开来,难怪千百年以后,如今的寺院林立,释迦牟尼的塑像也越塑超高大。孙中山先生说得好:“政治能治外在;宗教能治人心。宗教能辅助政治;政治能拥护宗教。”
   匆匆地走来,又要匆匆地离去,在拉萨饭店,我向旗和白玛举杯道:“我像是被一阵风吹进高原的,那风既轻柔又刚烈。这是一种精神象征,我在西藏看到人与自然,也看见你们和自己。”
   夕阳点燃万盏华灯,拉萨的夜色很美,灯火辉煌。我们不需要找任何借口,便可以对着天空,大声地朗读自己的日记,或者向着东方忘情奔跑,再不会有人威吓说,你们要跌跤。
   充满诱惑的土地,让我不真想过要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却因为这种诱惑而走遍了我自身的每一个角落。
   挥一挥手,告别西天的云彩。列车启动在太阳拐弯的地方。
   追寻、眺望、聆听,我对雪域高原获得更新的感受,或许,某种新的里程将要开始了。
   谁在石头上刻上鹰的眼睛。哈达弯下轻柔的腰,飘起漫长的意念,有着明丽的飞越。
   圣洁的哈达,有着生命赋予的高昂热情,对欢乐、对丰满富足、对高雅恬静的偏好,对男人及女性的赞美和祈祷,有着祝福民主大地和谐富强幸福吉祥的言词。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共 1443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文笔厚重,佛心明净,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拉萨之行的见闻和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汲取了很多有相同爱好朋友的探索精华。全篇文字精炼,理论高深,引人思索,耐人品味!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0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1-04 21:07:53
  全篇文字精炼,理论高深,引人思索,耐人品味!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1-07 17:11:38
  恭喜老师又获精品一枚,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3 楼        文友:柳风熏肉        2019-11-08 22:54:05
  先看的编按,余光看到作品第一页结尾,很惊异:“灯火栏lan栅zha处”,虽然原作被精品了,也只能让我看这五个字。也可能是一种创新,故意有别于“灯火阑珊处”,管不了了,我只剩挥手了。很抱歉,可能连带着也对不起编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