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黄庭坚与彭水(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黄庭坚与彭水(散文)


作者:刘江生 布衣,19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04发表时间:2019-11-09 20:29:42
摘要:刘江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在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有著作9本出版。主要获奖著作:《感悟情缘》获首届重庆市散文奖;《沉甸甸的果实》获首届重庆市报告文学奖;《21世纪,我们做成功者》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特等奖;《寒梅弄东风》获第四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特等奖。近年代表著作有散文集《江山生灵》。曾获重庆市“影视文学组织奖”;曾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授予“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活动十佳作家”称号。

【丹枫】黄庭坚与彭水(散文)
   你说,飘雨的时节,有竹林听雨的陶然,这雨从陶渊明的车蓬上滴落到白居易的云窗下的,裹挟的是唐宋的诗韵。这雨,穿过历史,能安然走进凄凉而又温暖的心扉,听雨的可有恩师苏轼。
   门前的竹林是你所栽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恩师被放逐黄州时写《定风波》词,让你冲着竹林发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保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雨的方式,有感情飘自源头,响得夜越发的静:有憎恨、喧嚣;有友谊、悦耳的歌唱。嗟叹和热泪,一步一步……
   你很喜欢刘禹锡在三峡写的《竹枝词九首》,并曾经念给苏轼听,才念了第一首,即“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轼就叹道,“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其实第二首更情致婉转而感人肺腑,第六、七首包含了对人心难测、世道艰险的悲叹。你俩在仰天长吁,佩服刘禹锡的倔强和爽朗。你俩何不也是气质豪迈、通脱而旷达。
   不是英雄不聚头。苏轼点评你的书法,说笔势太瘦,犹如“树梢挂蛇”。你调侃苏轼的字太偏,是“石头压蛤蟆”。这正好有各自的翰墨特色。你的行书《瘗鹤铬》,学古出新,姿态各异,绝险路宕,将王羲之行书中姿态殊导的特点夸大,开拓出壮阔豁达的意境。做饱学之士,你的声望高涨,“苏黄”齐名,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你“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彭水知县斐章用重金请你草书醉翁欧阳修的《秋声赋》。你说,那是悲秋赋,更是伤心赋,表现的是激进渐进保守的思想历程,这种退隐之念不合我意。你挥毫草书下《花气诗》相赠:“花气薰人气自闲,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里何所似,八节滩头过水船。”胸中翰墨,大道浓情。《花气诗》是在宣告中国历史上贬了一位为民请命的清官,多出一个在艺术领域纵横捭阖的大书家。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来彭水采风,分明翻动了你的读书笔记:书法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最早的文字是“钟鼎文”,给人“古奥”之感觉。“大篆者,史籀造也。李斯、蔡邑为其嗣”。书家多将甲骨、金文、石鼓文、六国文字及虫鸟篆等相互参用,以补足某种文字的短缺遗憾。
   智者乐水,天下原本是土,你研究了自己。“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闲关。”作为诗人与大书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者,能够让世人回顾和展望的东西太多了,而诗歌和书法,因为有抽象的意义,具有纯粹的被言说性,才从真正意义上呈现不可理喻的思想,这是中国文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五
   你在《答李林书》道,“今岁黔中雪霜早寒,数日来雪欲及摩围之麓,不肖到三年所未有也”。“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历史的恩怨纠结,世事的风雨聚散,都是天意了。那山乡、炊烟、野草,在舒漫起伏,像心事渐次茁壮,让你茎干中空,叶子翠绿,在风里歌唱,并开出壮丽的芦花,让你在其中行走。
   “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锁烟。”这是你在早年乡试时写在《野无遗贤》里的句子,如今你探究心灵历程,已经显得“枝绝人尽仍挺立,窃笑人间折腰郎”了。你评刘禹锡,"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它文耳”。你也在拿话来说,炼仙丹不如练字。
   你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刘禹锡竹枝词》,感悟道“欲学草书,须先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法”。你还说,“高执笔,令腕随己左右,欲双钓、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有生活的栖息地,就是心灵的天地;有思考的空间,就有朴素淡泊的心境。观察、倾听、感受、沉思,并且梦想。含蕴养育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谨严强硬的笔势,矗拔的体势,自有华贵的意态。
   下雪不冷化雪寒,窗外又是凄风苦雨,身上寒衣单薄,行文走墨又能值几文呢?你家佃农民两亩地种的青菜、萝卜,又被刁民夜里偷去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刁民。
   夫人张氏带着大儿子进玉屏山采药,摔伤了腰,已经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好在有苗寨姓庄的老农送来一背木炭,总算能烤火御寒了。你曾资助过患有麻疯病的庄老农医好了疾病。
   “老色日上面,欢棕日去心。今慨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一年年的守望,清贫及寂寞,让你把自己比作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了。如你在《草》中所言,“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你的苍老,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百姓诚然是草。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你的伟大,在“草”之前,你加入“思想”两个字。
   两位乡贤蔺大节和于说在乌江边建了学堂,取名“鲁基”,但觉不妥,于是请你取名。你取名“朋乐堂”,意在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并作《朋乐堂记》以资赞赏、勉励。
   北京故宫收藏有你的《寒山诗帖》,其中道,“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痴属根本业,爱为烦恼阮”,你是心系黄河在咆哮。我佩服你那清瘦的面孔和孱弱的外表下,掩藏的诗品、书品、人品、风骨。凌云健笔意纵横,三千里并不遥远,理想缠绵相拥,真的很困,无法复制一个完整的梦。
   “世道之颓,吾心如砥。”《廉颇蔺相如列传卷》(原件流入美洲),是你写下的现存尺幅最长的草书作品。岳珂在《程史》中道,“山谷超出翰墨径庭,意盖以悼党锢之为汉祸也”。那年你被诬告列入“元祐党人”名册(受苏轼牵涉),哀伤于党祸,本意希望“将相和”。天地是有轮回的,你认为正义不在沉默中倒下,就在守望中勃发。
   海南的月亮好看吗?记得当年都被罢官,苏轼谪居海南,在“我醉欲眠卿可去”中,你“徘徊其下,久之不能去”。他还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世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生不挈家,死不扶柩,此亦东坡家风也”。这封迟到你手中的书信,让你在恩师画像前痛哭一场。
   你内心的苦涩和酸楚,至少是很少有人体验过的。你真想踏上北去南下的路,有机会再看一眼“朋党”挂在京师的头颅。日丽风和,天阴雨湿,那头颅仍然是旧日容颜么?故乡江西修水老家的乡亲好吗?你题写的“不可使土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不愧是“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的写照,面对苍天,接了地气。
   宋绍圣初年的那场大火,搜缴焚烧了“元祐党人”的著作及作品,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远山的竹林是存在的。在你看来,它就是真实的物质,是可以被思想的“存在”。
   你走竹林怀想往事,一只老鹰扇翅的回应声,衔接起蝉的鸣唱,携带的是禅意,你诗道,“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有乡社”。这是哲学般的命题,凝聚了晦涩及悲伤的情调。《冷斋夜话》中的脱胎换骨法,被江西诗派奉为创作纲领,而你在点铁成金的信中说得明白,“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既自有主旨,能陶冶万物”。
   山野之上,高悬星光嘹亮。哦!黄庭坚在蛮荒之地,仍是在描太平盛世之貌,或诉钟爱山水之情,或叙遭遇不平之声。“为国屏藩夜郎地,岂敢高枕梦黄粱。”你的能力和胸襟,在与风雪交融,哪怕自己已经病魔缠身,粗衣素食,表面如黔中老农。
   堂弟黄叔向读你的《幽兰赋》,称你的书法能流芳百世,“入古出新”,摆脱唐人尚法书风,以意取胜。你的书风波澜老成,笔法以侧险势,用笔遒劲郁拔,结字雄放瑰丽奇,笔势飘动俊逸,纵横奇倔,而神闲意浓,在继承怀素草书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风貌。
   恩师苏轼,知道您的厚望,也学你的“平等观”、卓尔不群的文字风轨。“余学草书30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20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曾怀素、高闲笔意,乃窥笔法之妙。”这是黄庭坚的自述,探索追求,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六
   一段“业绩”,像梦一样,豁然划着句子。那是绍圣5年(1098年)2月,你接到谪居戎州(四川宜宾)安置的诏书。你说,吃在嘴里的糖,能甜成又一个远方的笑声?!
   原来,你的表兄张向被封为蘷州路吏,上书朝廷,请求让所在任职附近的黄庭坚回避,朝廷准其所请。表兄本意是帮你换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实际上,政敌章悖等人认为你在彭水不死,还搞创作,也想借此把你安置到新的荒芜之地。不错,我们都会有痛,更有春风化雨的虔诚!
   上路难,你到涪州黄叔向寓所暂住两月,治病调理身体。看到乌江汇入长江,你感到生命的进程,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黄庭坚河,这条河没有惊天的浪涛,也没有血腥的厮杀,但却有时光的真实影像。记忆是岁月斑驳的影子,抹不掉的是连缀的晦涩和坚强,还有不朽。
   你拜访北岩普净寺著书讲学的贬官程颐,他称赞你书法,“因呼应而成趣、因顾盼而生姿,因错落有致,法自然而出奇”,你也报病应邀给学子开课讲学。“以甲骨书之,参以钟鼎文字笔法,略有意趣。甲金大篆有道在于,注重整体效果,善于营造变化,不拘一格、随机收放。”你滔滔不绝,也欣然为程颐的讲学处题铭“钩深堂”,此语引远《周易·系辞》的“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之意。
   涪州北岩,是你濯洗毛笔和砚台的地方,有梦为船,泉水在石头上冲出小凼和积水,后人纪念你,在此镌刻“涪翁洗笔处”5个大字。岁月很静,瀑布在高处响着:通玄达微,心悟手从,言忘意得,那高深精神境界,在于“道”,强调“行”与“思”的结合。
   你借线条抒情寄意,弄笔的幅度广阔深邃,如是说《花气诗帖》(现藏台湾故宫)是严谨、精致典型的话,那么,寄《贺兰锆诗帖》则正好相反,是一个信笔,恣肆到连形体、章法都不顾的特例,欹斜错落的线条和意象,恰恰给人以诡谲、古幻绮丽的魅力。
   你在离开彭水时,读到苏轼自嘲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你感慨道,面对跌宕起伏的政治风波,许多人仓皇不知所向,而恩师心中却有一份磊落静定。你笔下的静气,得益于强国兴邦之思和民俗的熏陶,已经是文脉传承和时代的使然了。你在回应中道,“自是文章病,无斧凿痕,乃为佳耳”。
   桃花在左岸开了,李花在右岸开了。那年月,一江好水避不开青黄不接,水流千里,载不动你的残梦呓语。归去,归去。在那风雪之夜的“怡思堂”,你把用了3年的风箱劈成小块,扔进炉火,让风箱的肢体有节奏地敲打了炉壁。
   黔州参军李长倩、训学王充等友人前来送行。李长倩低声对你说,“你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我还保存有你著的《山谷词》,现在物归原主作纪念吧”。谁谓史,自古都是对充满杀戮而言,人间自有真情在,正义在,这让你感叹不已。
   封山的大雪融化了,前来送行的还有不少彭水百姓。苗寨为你敲响了铜锣,吹起了牛角号,跳起了踏踏舞。苗女唱起了你的竹枝词,“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好呀,要爱就惊天动地,要走背起行囊就走远方!
   你依然喝了两碗亲友献上的壮行酒,喝第3碗时,你的妻儿上前帮你要去喝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碗酒,一束火,能指点江山。趁我们还不老,让梦想带着我们走向黎明,让生命充满笑语欢声!
   你有着深邃的宁静和舒展,足以冲淡尘世的疲惫,抵制精神的粗鄙。那诗歌中的铮铮傲骨,俯仰天地的目光,堪称超绝;那翰墨逸神的刚劲和典丽,博大及恢弘,已经成为时代的绝唱与文化符号。
   拿砚来!你挥笔为开元寺的主持圣与题字道,“静中得见天机妙,闲里回观世路难”。你在说,大雪无痕,落英缤纷,顺漂流。那些日渐模糊的诗文,还会在明天,捎回归期。有恨就交给风,有爱就让其茂盛吧!
   黄庭坚又是随遇而安了。但你自己全然不知,无数来自千百年后的青年因为你的文笔,深爱上你脚下的土地:心的旷野,繁花似锦,野草也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独领风骚。你诗赞苏轼道,“九州四海,知有东坡。东坡归矣,民笑且歌。一日不朝,其间容戈。至其一丘壑,则无如此道人间”。这又何不是对自己一生的礼赞。
   路过泸县,你应邀挥毫题下“玉蟾”两字,这字,至今仍在玉蟾山的石壁上熠熠生辉。签个名吧!收个弟子,我们一道去笔下走龙蛇……今天,野草不野了,种在世人的心中,如诗,如书,正在美化人们的灵魂。
  
   七
   黄庭坚去世了,那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5年)。噩耗传到彭水,亲友们为你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为你在玉屏山下垒起衣冠塚。山民泪眼模糊,介入渐渐走近的足音,撑起的桅杆,是乌江的巨笔!
   惊回首,素车白马,送走终于溃败的残冬;桨声渐行渐远,你分明在告别道:阳光是身体的一部份,身体是阳光的一部分。这里有太阳的铜砚,月亮的清水。一种思想,在无声无息的瞭望中,会给我光,给我温暖,给我惊涛裂岸!你的诗书是政敌无法烧毁的,因为他已宛如第一滴夜雨,瞬间化作了妖娆的山花……
   黄庭坚!后来的宋高宗得到你的日记,置之案头,爱不释手。一代代大书家,纷纷为你敬上一柱柱香了。释居简说,“山谷草圣,不下颠张醉素”。祝允明也说,“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沈周亦云,“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字中有笔,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草圣也!
   你走了: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那乌江边的一块礁石镌刻着你的名字,三月之魅,让人耕耘播种,细心采撷;茶山的时针总把你的衣冠塚镌刻成墨绿一片片。你的故里,江西修水县,修建了黄庭坚纪念馆。彭水,是你人生和事业最为壮丽的里程碑。
   黄庭坚!你是一种情绪在骚动,一种寒冷在燃烧,一种活力在奔突,一种信息在蔓延。你可以和秋天一同隐居于一面高悬的明镜,从镜中,你可以随时拣出忽然钟爱上的陌阡或成熟。
   我来衣冠塚前拜谒,真想为你塑一座雕像,而这雕像比其他地方的更为高大挺拔,大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不长”之意。你对宋代诗书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你更冥想在天堂有着一方如船的砚台,还有铁血般的心脏;如椽的大笔在挥动,要向那超然的岁月流道求得永恒。告诉你吧,你的书法作品《砥柱铭》在2010年,拍卖价达4·37亿元,每一个字上百万,创中国书法拍卖最高纪录。
   你,一笔一笔地全都发挥在往返的等待中,空灵的诗景,其爱的生命长河无止境,你让世人洞察到生命的本质。采菊东篱,侧脸荡尽人间凡尘。你已经走上山巅,感受到辽阔。你的诗书,有暴风骤雨,有山花烂漫,有生命的呐喊,有灵魂的流连!
   万物静中得。你以旷日持久的坚持,“本质地”看事物,诠注了生命的价值;你用道德前景,塑造了无限的华夏文坛风光。宋时的大诗人杨万里就曾题咏道,“我高宗初作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岁月恍然大悟,黄庭坚垂范千年,是一座文化丰碑砌进中华民族的精神墙体!
   要达到你的诗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你的人格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的敬仰之情。为真理而死难,为追求理想而生更难,你让理性高于了一切!
  
   (原创首发)

共 1097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百度可知,黄庭坚(1045年8月—1105年5月),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作品有《山谷词》,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作者对黄庭坚的研究非常深入细腻,对其生平、性格、才学、秉性以及在为官、做人、文学、书法等方面的建树都了如指掌,叙述起来栩栩如生,合情入理,仿佛黄庭坚就鲜活在眼前。因为黄庭坚曾谪居彭水,留有衣冠塚屹立在玉屏山下。故此作者以黄庭坚与彭水为题,分七个部分从黄庭坚被哲宗皇帝贬谪为涪州别驾,遣黔州彭水安置说起,娓娓道来,如泣如诉,一个有血有肉、才华横溢、形象丰满的黄庭坚就巍巍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黄庭坚!你是一种情绪在骚动,一种寒冷在燃烧,一种活力在奔突,一种信息在蔓延。你可以和秋天一同隐居于一面高悬的明镜,从镜中,你可以随时拣出忽然钟爱上的陌阡或成熟。黄庭坚的诗书,有暴风骤雨,有山花烂漫,有生命的呐喊,有灵魂的流连!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清新,构思精妙,布局合理,引经据典,考证有据,脉络清晰,描述生动细腻,人物呼之欲出,形象丰满,令人折服!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1-09 20:31:21
  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清新,构思精妙,布局合理,引经据典,考证有据,脉络清晰,描述生动细腻,人物呼之欲出,形象丰满,令人折服!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11-10 21:42:46
  爱竹之人有风清正气的品格,黄庭坚盛名赫赫,才华折人事迹感人,好文大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