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路】婆婆教我做棉衣(散文)
一
少女时期,我性情懒惰,家里有娘和众多的姐姐娇惯着,针线活我从来没有摸过。我自以为我是高贵的手,我的手是用来从事高尚事业的,而那些针线活只是娘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的专利。
结婚后,我从一位少女蝶变成一位少妇,在柴米油盐的熏陶下,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真正感到了生活脱离不开针线活,也开始转变自己的观点,从拒绝到喜欢,手也拈起了针线。
那年,立冬过后,孩子已经是九多月大了,身上穿的还是旧棉袄,婆婆还没给孩子做新棉衣,我沉不住气了,悄悄对爱人说道:“咱妈怎么回事,眼看天冷了,怎么还不给孩子准备新棉衣?”
爱人安慰我道:“别慌,咱妈不会不管的。”是啊,孩子还没生,婆婆就慌着把棉被棉褥,棉袄棉裤,大大小小准备了一包裹,就等着孙子到来呢!如今,孙子有了,她怎能不管呢?后奶奶也是奶奶啊,总得顾脸面吧!
那天阴着天,天格外冷。爱人对婆婆说道:“妈,该给孩子做新棉衣了吧?”
婆婆答应着,却又转变话题,对我说:“改天,我给你看着孩子,你学做吧?”
啊,我心里暗暗埋怨:这个老太婆,让她给做棉衣,她却转变话题,让我学做,真是心眼多!婆婆的话,让我心头有了几分不悦,背地里对爱人说着埋怨的话。
几天后,爱人休息,抱起孩子对我说道:“走,带上钱,我们逛商场去!”
爱人平日很忙,怎么今天有了闲空逛商场?我看他决意要去,只好抱着孩子跟他来到市里最大的一家商店。
在布匹柜台前,爱人问售货员:“你们这里最好的做衣服料子是什么?”
一位女售货员指着一卷蓝色的布匹说道:“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毛料布,不起毛,不起球,不打折,穿起来挺直,美感十足,销售量很好……”
“好了,我知道了,一米五的老人,做一身衣服需要多少布?”爱人打断她的话。
售货员思忖了一下:“应该二米半吧!”
“好,我要这么多。”爱人对她说道。
我明白爱人的用意了。继母毕竟不是亲妈,爱人心里也有顾虑,给后妈买一块好布料,恭维后妈,感动后妈,让后妈高兴地给孩子做棉衣,这也是爱人的无奈之举。
售货员剪好布,用手指在算盘上快手速拨拉着,将近三百元的价钱,爱人毫不犹豫地从兜里掏出来,递给她,我惊讶地张着嘴,回来的路上,心疼地叹息着:“三百块啊,这价钱雇个人做棉衣也用不完!”
回到家里,我拿着买来的毛料布放在婆婆眼前,揶揄地说道:“妈,我们出去给您置办了一身好衣服,让您老人家也赶赶时髦!”
婆婆看着布料吃惊地说道:“你们这是怎么了?这花了多少钱?”
爱人用手比划着三个指头:“三百。”
婆婆惊呼道:“三百块啊,该买多少菜呢?再说,就是给我买,一般的就行了,我穿这么好的衣服干啥呢?你们啊,真是不会过日子!把钱都瞎了!”
婆婆不满地埋怨着。我瞪了一眼爱人,爱人讪讪地对婆婆说:“妈,给您买了,您就不要推辞了,再说,我们不是还得用您给孩子做棉衣吗?”
婆婆恍然大悟地说道:“啊,我明白了,你们是怕我不给孩子做棉衣啊!我当奶奶的怎么能让孙子受冻呢,虽然不是亲孙子,可也是叫我奶奶的啊!老家侄子四喜说这两天就给送来新棉花,送来我就给孩子做了!”
啊,真是误会婆婆了。我顺水推舟说道:“妈,我们是真心给您买的。再说,您出门也该有个体面的衣服了,不能总是窝在家里当家庭妇女啊!”
婆婆点点头,忙着找出儿子去年的棉衣,看着说道:“如果孩子冷了,先穿上旧的,这个还能穿呢!”
孩子伸着小手扑向婆婆,婆婆接过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穿上旧棉衣,亲昵地说着:“宝贝,先穿上这个吧!等有了新棉花,奶奶马上再给你做新的啊!”
孩子在婆婆怀里哼哼哈哈,好像听懂了婆婆的话,嘴巴不停地亲吻着婆婆的面颊,亲的婆婆脸上满是口水。
二
老家的侄子送来了新棉花,婆婆如获至宝,忙着找出新布料,对比着孩子的旧棉衣开始裁剪。每天下午,等一家人吃完中午饭,收拾完毕,婆婆便开始在床上做棉衣。
婆婆在做棉衣,没人帮我抱孩子了,我一天到晚弄着孩子,家里玩够了街上玩,街上玩腻了又回到家里,孩子粘缠着我,我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孩子半天没见奶奶了,伸着身子扑向奶奶屋,我只好抱着孩子来到婆婆的屋里。
婆婆正在床边做棉衣,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花花绿绿的布面上,婆婆手中攥着一把洁白的棉花,光柱中折射着棉花的尘埃,星星点点,落在婆婆银发上,婆婆专注的目光盯着眼前的布片上,哪里薄了,手中花絮填补在那里,压平,还用手四周摸摸,厚的地方再去掉些,如此反复,直到把布面上的棉絮都铺得平平展展,薄厚均匀,又把面敷在上面……棉花填好了,我怀中的孩子双手扑向她,婆婆只好接过来孩子,和孩子哼哼哈哈逗着乐,婆孙俩嘻嘻哈哈,好不温馨。
我好不容易脱开身子,松了口气。老辈子说:宁拿千金,不拿“肉墩”。真是不假,抱半天孩子,浑身疲惫,比干半天活还累。
“妈,教我学做棉衣吧!”我想出了逃脱抱孩子的方法。此时,我想起婆婆让我学做棉衣的提议,坐下来学做针线活也不错,总比抱“肉墩”轻松多了。
“好的,你学吧,我给你说怎么做。”婆婆高兴地抱着孩子在我的身边。我一本正经,在手指上套上顶针,接过来针线,按照婆婆说的指点的方式,开始在敷好棉花的袄面上缝针,一针,两针,三针……婆婆翻过来一看,“不行,你不会隐针啊!怎么弄得反正一样大的针脚。记住,做针线活必须会隐针,就是把针线藏在棉花里,正面露出来的是小针脚,越小越好。”
啊,没想到,针线活里还真有学问。我忙认真起来,婆婆抱着孩子在一边指导着我:针一头扎下去,在棉花里面走线,大约有半寸长后,探出头在布面上露个针脚,再扎进棉花里一阵走线,如此反复,表里露出的都是小针脚,而大部分的线隐藏在棉花里面,这就叫隐针。这样才能做出精美的针线活。
把我袄面缝好的几针拿给婆婆看,婆婆连声夸赞:“不错,不错,就是这样的,记住,以后做被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婆婆循循诱导下,我掌握做针线活的基本要领,也有了信心。这时的我不再对婆婆让我学做棉衣有逆反心理了,反而激起我不服输的要强心。我想:什么都是人学的,只要用心学,没有学不会的东西。织毛衣我学会了,蒸馒头,包饺子我学会了,学做棉衣有婆婆教我,还替我看孩子,这么好的条件我何乐而不为呢……
每当婆婆支起来做棉衣的摊子,我总是抱着孩子在一边看,婆婆边做着示范边给我说着要领,关键的时候,婆婆抱住孩子,让我动手去做。这样,我也安心地扑在棉衣上,一针一线地按照婆婆说的方法,在棉衣上留下我笨拙的针脚,在婆婆的耐心指导下,袖子,领子,裤裆,腰子……这些复杂繁琐的部位我都能做下来了,而且还能逐个合笼在一起。当我用幼嫩的针线做出第一件孩子的棉袄时,看着孩子穿在身上,我激动地搂着孩子一阵狂吻,婆婆也赞许地望着我。没想到,我这个在娘眼里的娇小姐,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棉衣了!简直是一次脱胎换骨,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从此,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母亲了,也为世界增添了一个伟大的承担者!
三
玉琴是我当乘务员时,在一个县站结识的好朋友。当时她在站上食堂当临时工,她虽然比我大十几岁,但她心地善良,在我面前像个大姐姐似的,当我住在站上孤独寂寞时,她总是出现在我的宿舍里,陪伴我度过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后来,当我下车后,玉琴回了自己的家涉县。如今,在电话里她得知我有了孩子正在家休产假时,热情地邀请我下个月去她的家赶会。我也想出去散散心,便满口答应了。玉琴见我答应了,高兴坏了,电话里她高声说道:“你来吧,带着孩子,下了车我找车去接你们,不会让你受罪的。”
听说我要去远郊的涉县,婆婆担忧地说道:“山里可冷了,你带着孩子去怎么行呢?这样吧,家里还有一块绸缎袄面,我给你做个棉袄,再给孩子做个厚点的连体衣,你们到了那里都不受罪!”
我迟疑地说道:“能行吗?要不给孩子做个算了,我的就不要了!”
婆婆自信地说道:“不是下个月再去的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得及的!你现在也会做了,我们俩一起上,很快就做好了!”婆婆说着,从衣柜里拿出一块缎子袄面,说道:“瞧这料多好看啊!”我摸着婆婆手里的墨绿色绸缎,光滑亮丽,繁花似锦,柔顺舒适,手感很好。
婆婆说道:“这个做个中式棉袄,穿上一定好看。你走亲戚的,得穿的像个模样啊!”
“好的!”我欣喜地答应了。
第二天,婆婆给我量了上身尺寸,然后把绸缎面放在床上开始裁剪。裁剪完我的袄面,又给孩子裁剪连体棉衣。我好奇地抱着孩子在一旁看着。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有见过棉袄棉裤连在一起的棉衣呢。
婆婆真是个巧手啊!她在那整块的布料上,放上孩子一个棉袄和棉裤,画粉笔围着棉衣画上记号,然后再把棉衣拿开,一把剪子顺着粉笔记下的记号,上下左右,来回几剪子,一个整体连体棉衣布片剪成了。
接下来婆婆开始在布片上敷棉花,边敷棉花边对我说:“这活简单,比分着做还省事呢!你做这个,我给你抓紧时间赶做你的棉袄。”
“行!”我乐滋滋地答应了。
婆婆套好棉花后,我又开始照着婆婆教会我的缝制方法,缝制棉衣面。婆婆看着赞许地点着头:“不错,不错,你的活越干越精细了!”
于是,那些日子,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了,我们婆媳俩趴在床上开始做棉衣。我按照婆婆的指点,做着孩子的连体棉衣,婆婆则给我做着绸缎棉袄。公公那几天特地换了个大灯泡,明亮的灯光下,我们婆媳摆开“棉衣阵”,一边缝制着手中的棉衣,一边你说我笑,身子摩擦在一起,影子重叠在一起,话语融合在一起,举止交织在一起,笑声荡漾在一起……
一个月后,我的绸缎棉袄在婆婆的巧手缝制下脱颖而出了,孩子的连体棉衣也在我稚嫩的针脚缝制下做成了。赶会的日子到了,我穿上了婆婆给做的绿色绸缎棉袄,孩子穿上了我做的连体棉衣,母子俩穿着一新,和婆婆挥手告别。爱人送着我们去车站坐车。
走在奔往车站的路上,冬天的天气灰蒙蒙的,太阳出来也是冰凉的,而孩子的小手却是热乎乎的,我的身上也是暖意融融,因为,我们母子都穿着妈妈做的新棉袄!
文字淳朴优美,感情温馨真挚,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暖的爱的气息,祝福您!写作快乐,一切美好!